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湖医侠 脉与气的思考
1z2009年8 月下旬在广州学习交流期间,与新加坡中医学院周载胜教授、中山大学陈肩博士、广西中医学院一附院李启荣院长等人聊到中医理论的起源时,周载胜教授说:“科学的科学是哲学,哲学的哲学是玄学,玄学的玄学是佛学”。说科学、说哲学易理解,玄学、佛学则颇令人深思。玄学的代名词是什么?是巫术!佛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悟道!我们推崇科学,科学的分科在现代是如此之多、如此之广,单是医学的分科,看了三级甲等医院的科室分布,就叫人眼花缭乱!中医的起源与巫术、酒(毒药)有关,中医的医字的繁体字有两种写法:毉、醫,有三部分组成,毉由医、殳、巫三部分组成,醫由医、殳、酉三部分组成,《说文解字》训“医”(醫、毉)字为“治病工也,古者巫彭初做医”,第一个“毉”字与巫术有关,原意大概是,医者是一个能与天地通神的、懂巫术的、拿着利器的工匠。第二个“醫”字与酒有关,《汉书?食货志》说:“酒,百药之长,嘉会之好。”《礼记?射义》说:“酒者,所以养志也,所以养病也。”《说文解字》说:“医之性然,得酒而使。”医者是一个懂得用酒治病的工匠。现代中国许多人的日常生活“以酒为浆,以妄为常”,把毒药当做食品,把不正常的当做很平常的,怎么会不生病?!周教授的一席话,令我茅塞顿开,大彻大悟,此前我一直在思考脉象与气的关系,思考脉象的本质是什么?为此我写下了这么一个箴言:“大道无行,神用无方。入道至易,曰阴曰阳。内外合一,唯脉唯气。气之运行,脉形无循。邪踞有形,病从脉类”。在解释这段话的内涵之前,我先说两个故事。
07年6月的某一天,邻县万安县的一个领导过来看病,他的司机、一个年轻的很壮实的小伙子约二十七、八岁,见我摸脉如算命一样,叫我也试试他的脉,结果一按脉,就感觉他的左寸脉浮细弦而硬且短,在左侧颈部中段扪及一绿豆大的小硬节,问其有无不适,答无任何不适。当即告诉他必须重视,应当尽快去做鼻咽部的检查。约一个月后,小伙子来诊所告诉我,他第二天就去了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在鞍蝶部发现一个小肿物,确诊为鼻咽癌早期。小伙子非常感激,告诉我已做了放疗治疗,云那个检查的医生非常惊讶,说这么小的病变摸脉都能发现,简直是太玄了。
08年8月份的某个下午,一个结识不久的姓黄的朋友,来诊所请我吃饭,见诊所无人,叫我把脉,下指三关,我心中大惊,其人左寸脉浮弦硬过寸,右寸及双关弦滑,而尺脉沉弱近无,又在其左侧颈窝摸到一个黄豆大的肿物。我怀疑他颈部或鼻咽部有肿瘤,当即告诉他今晚别喝酒了,作好明天一早去医院做相关检查的准备,但第二天检查影象及生化检查结果一切正常。第四天,又去了省城某肿瘤医院结果仍无任何异常。那朋友对我比较信任,一个半月后由我介绍赴上海445医院做PTCT,结果是恶性淋巴瘤,肿瘤病灶已广泛转移。当即住院行伽马刀及化疗,恨无力回天,于春节后四天而殁。
何以我能发现这两例患者自己毫无感觉的病变?凭的就是从患者的脉象中感觉到了病变部位的气机的异常。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中介绍到:“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该脉法条分缕析,其实用价值,非同一般,确实值得深入研究。  
可以去学金伟和许跃远。我个人以为这样毕竟是本末倒置,源流混淆。
人们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大约有两个极端:一是盲目崇拜;一是极力否定。对于脉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崇拜者多是患者,反对者多是医生。所以,真正的脉诊高手被同道视为江湖骗子,这才是本末倒置。

脉与气的思考(二)
一、大道无行,神用无方
“大道”乃天道、地道、人道的合称,《易传?说卦传》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天、地、人三者之道高度概括了宇宙规律、事物本性及做人准则。换言之,人与天地相参相应、与事共济、与人和谐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推而广之,在生理现象上、在人的病理变化上也是有规律性的。然而,这种宇宙间的规律在当前的科技水平下却不能完全客观化。无论是自然规律即所谓的“天道、地道”,或是人为建立的社会准则即所谓的“人道”,绝大数都无法感官化,既看不见也摸不着,需要思想感悟、必须理性思维思考才能把握,所以说“大道”是无行的。“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医的最大特点即是天人相应说,大自然这一大宇宙与人身这一小宇宙全息相通,通过同类比象或司内揣外,以意会通,悟道即凭智慧悟出与生命有关的所以然和之所以然,此种哲学的原始思维虽然与现代科学所提倡的“实验证据”的精确不能相提并论,但这个方法善于从实践中归纳、从结果中总结,合理性无须置疑,是哲学化的科学。这种天人相应的哲学化的科学研究方法 就是中医行之有效的“大道”。一个真正的中医应该知识丰富,前贤的经验会应用,现代科学知识也能采用,用中医哲学指导临证实践,以科学的态度实践中医哲学。《素问?气交变大论》中说:“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所强调的是善于学习,思维活跃,灵活变通,贯古知今,与时俱进,尤其是取类比象的思维方式及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应用能力,是中医业者的基本素质。这种素质作为基本功无论是对于中医理论的理解、还是对于脉法的学习与运用都非常重要的。所以,《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  
神,《说文?示部》义其为:“天神引出万物者也”。寓有神为万物的主宰之意,引申为神倶万能。
神可以是先天本能,也可以是后天经验反馈获得的感悟能力 ,故神又是直觉思维的代名词,《素问?八正神明论》说:“何谓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倶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强调的是通过潜行修行,静心悟道,才具有的神能与悟觉,甚至可能达到“倶视独见”的特异功能。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神、圣、工、巧概括了诊疗水平的四个层次。业医者哪怕只能掌握其中的一项技能,医术也一定是很高明的。
我的一个朋友刘皇英大姐,今年近60岁了,誉称“刘半仙”,有关她的传说神乎其神,未结识之前,我当她是乡间一般的迷信如巫婆、神汉之类,只知道她非常有能力,凭她的三寸不烂之舌弄来了很多钱,当地政府不但专门为她家修了一条水泥路,她还募捐修了一座七栋楼房的大型庙宇。有关她的传奇故事虽然早有所闻,但作为一个有着20几年临床经验医生,我并不相信这世界上真有什么邪门巫术,可众多的病人时不时向我推荐,所以在去年九月的某一天,在朋友的引荐下,终于下定决心去见识她。第一次见面,与她很投缘,她告诉我了一些故事,介绍自己自7岁开始就在爷爷的指导下学习练功,每天晚上数小时的静心打坐,非常的辛苦,到16岁时的某一天,村里一位邻居生病住院治疗无效,回家准备后事,见大家在村旁议论纷纷,出于好奇,她也过去一瞧,竟一眼看见那生病的妇女的肺上有一个伤口正在出血,并当即告诉了大家,他爷爷闻此当即竟对她下跪,说终于开天眼了,自己修炼了一辈子都没成功,想不到她孙女竟有此福分。从那以后,她就开始断断续续给人看病,但不敢公开,因为那还是在文革时期,她的爷爷还时不时被楸去批斗,自己也被迫辍学,所以没读多少书,对医学并不大懂,仅依靠本地一本编写的培训赤脚医生的草药书给来求诊的人弄些草药,后来随着名气越来越大,下至平民百姓,上至达官贵人,求医的越来越多,虽然大多时间实行了排队限号,还是无法招架,感觉十分的勉为其难,所以现在改行学习易理、研究风水,对看病没什么兴趣了。我与她这一聊竟达半个下午,可对她所谓的“看病”我还是半信半疑。今年6月14日上午下大雨,我诊务不忙,从吉安市来了两个朋友过来找我,一个当老板的姓徐,一个当领导的姓郭,姓郭的朋友做了相关的检查,来找我开方,抓了药等煎药机把药煎好,大家闲聊,聊到“刘半仙”,徐老板建议去找找她。我们三加上司机一行四人顶着倾盆大雨约半个小时到了刘大姐家里,一见面,什么也没说,大姐对郭姓朋友说:“你没什么大毛病,就胆囊上一个小结石。”闻此言我大吃一惊,因为郭姓朋友的所有检查结果中除了B超提示胆囊小结石之外,其余都正常。刘大姐见我惊愕的样子,还问我:“徐医师,你没看出他就胆囊中一颗小结石吗?”真是不可思议呀!
有关刘大姐这种望而知之的神通,汉?司马迁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早有记载:“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缓候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候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候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候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公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序中写道:“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落眉,落眉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谓曰:‘服汤否?’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言。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现代人对此文中记载的扁鹊、张仲景的故事相信的有几人?
其实对于扁鹊神通能力的来源,司马迁自己也不理解的,认为传授扁鹊功力的长桑君也是神仙,他描述道:“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乎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是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癥结,特以此诊脉为名耳。……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解读此段文字 ,我们可以读出以下内容:
1.    特殊的技术传承必须由特殊的人才才能胜任,秘术秘传,必须投缘,惺惺相惜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2.    技术传承有一定的方式,扁鹊是服了长桑君的药,且“以上池之水三十日”送服。  
这个故事值得怀疑,服某些中药会产生幻觉倒是真实的。但刘大姐的经历是静心打坐,她每天都修炼,始终如一,从未间断过。道教秘籍《太乙金华宗旨》说:“回光在纯心行去,只将真息凝照于中宫,久之自然通灵达变也”。
3.    掌握秘术的都是神仙高人,长桑君“忽然不见,殆非人也”。传说中这样的故事
太多,折射出普通人对持有独到技术者的崇拜或嫉妒心理。刘大姐说自己就是一个食人间烟火的凡夫俗子,人家叫她刘半仙,听了很不舒服。
4.    秘术是真实存在的,“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癥结”。但可能此秘术的掌握并不仅仅
是“饮是以上池之水”,反而是因为掌握了修炼方法才得到的,更因为扁鹊掌握了望诊、切诊的真谛,所以司马迁说“特以此诊脉为名耳。……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素问?金匮真言论》说:“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脉法的奇妙,只有懂行入道的才清楚,在外行人眼中,永远是那么神秘,因此被怀疑其玄虚,一点也不奇怪。
刘力红博士在《开启中医之门》中介绍他的师傅李阳波的预知能力以及在《思考中医》提到的内证实验,理解的少之又少。内证实验简言之,就是通过修行而悟道。践行悟道的有识之士即谓道士。中医实际上也是一介道行,因而非常重视习者之自觉的悟性。古往今来,有许多有识之士对内证实验是值肯定态度的,如唐?孙思邈自己就是一个身体力行者,他认为 :“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 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 ,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此中提出的业医者的素质与现代中医培养的教育模式相比,简直是以一滴水去比对大海,也无怪乎现代中医的不伦不类。
明?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提到:“内景髓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练就神通能
力的“返观者”可以如现代的物理检查一般看到人体内脏器组织的种种景象,听起来似神话,以李时珍的博才,相信他不可能胡扯。曲黎敏教授在《中医与传统文化》一书中不可避免也涉及了这个问题,但不深入,她在探讨经络实质的问题时认为“经络是关于循环能量的体验,是最能体现医与道切近的一个当量”,必须重视意象的知觉,“推测即或在古代,象‘工’这样有内视、内证功能者也是不多见的”。
《黄帝内经》中神的本义除了强调中医业者需要具备有神能与悟觉的修行之外,另一重要的涵义即是指生命的本能。
中医理论中“精、气、神”三位一体并列,生命秉承于父母遗传的先天之精,以水谷之精微物质滋养,精旺生气而为神,精气合一,神清气爽,生生不息,生命强壮。中医的“神”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内在动力,气是神的外在表现,神气合一,顾名思义谓之“神气”。精气合一,所化的能量表现称之为“精神”。五脏六腑都具有与生俱来的自主运动能力,这种能力就叫“神”,所以“神”是生命的主宰力量。在《素问?宣明五气论》中,神入舍于五脏六腑各有名称,五脏六腑皆有神明所主, 所谓: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在传统中医眼中“心旷神怡、心灰意懒、丧魂落魄、意志薄弱”之类的精神状态都可找到其生理原因。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出入谓之魄,精神不治,病入膏肓,故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素问?本神论》)。我们可以推测,神、魄、魂、意、志之类的精神状态分别与相应的脏腑功能的能量变化有关,这种精神能量变化的多少与程度就是气的多少与程度,所以明?张景岳说:“视目之精明,诊神气也”。从眼睛的晦暗与光亮观察神气,与从脉象的变化中推测出神气的多寡也即相应脏腑的功能变化,机理并无二致,古人将其机理总结为:“理色脉而通神明”。切脉与望诊的综合运用是医者观察病人体质状况、疾病状态、把握预后的最佳途径,《素问》说:“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性质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我不怀疑扁鹊以及刘半仙的神通。但要让所有的医生都通过修炼达到神通的境界是不现实的。所以古圣慈悲方便,而有术数(阴阳五行)之传,它是一种功具,是可使常人达到近似神通的功具。自王弼扫象开始,在汉代就已经将术数(阴阳五行)视为理论了。它的实用价值已不被重视了,所以,医圣不得不另辟溪径。仅得其术数,就可未卜先知,更不用说神通了。当知一切的一切,皆源自生命的本能。人类越进化,科技越先进,本能越退化,可惜可叹!
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   ,绝对经典,不容怀疑。赞一个!
楼主境界超然,对传统文化理解深刻,令人敬佩!!!然大道非人人可学,故老子曰:上士闻道劝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仰天大笑,不笑不足以为道。佛学尚有大小乘之分。
传说中的神仙都是世外高人,且居住的环境必定是深山中幽静的洞府,如此方可隔绝世俗,清心寡欲,才得潜心修炼!现代人身居闹市,在如此繁花似锦的花花世界里,又急功近利,哪有修炼的闲情逸致?!刘大姐的居住位于井冈山下的崇山峻岭中,环境近乎原始,山泉潺潺而下,林间花香鸟鸣,更得晨钟暮鼓,真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好羡慕呀!

脉与气的思考(三)
二、入道至易,曰阴曰阳
阴阳是古人说事的托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象与数是古人认识世界的基本准则,演绎的是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如何把握这一过程,古人“象天则地”发明了“阴阳”一词,从天地自然之理将事物的复杂性往往一分为二,从对立又统一的规律分类事物,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立统一是宇宙自然的基本法则,以阴阳类分世界,一切都变的有条不紊,阴阳的思维虽然原始,但其原理却是认识世界的一把金玥匙,即便是科技认识水平到了离子、粒子、量子的今天,也不失其实用性。“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可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素问?阴阳离合论》)。人类积累的知识力量已经达到、甚至可以“敢叫日月换新天” ,可宇宙的基本法则又怎能改变?生命有限,而宇宙无限,以有限的生命历程探索无限的宇宙奥秘,“然其要一也”,先人打开宇宙大门的方法是如此的简便!
阴阳学说是架构中医理论的重要支柱,剥离了“阴、阳”二字,脏腑气血的辨识支离破碎,那中医的特色便不复存在。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强调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知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所以,中医入门的首要即必须了解“天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素问?玉机真藏论》)的“一”,懂行入道。若能够善辩阴阳,可以从阴阳推知血气之盛衰、脏腑之虚实,疾病之进退,那就可以“谨熟阴阳,无与众谋”(《素问?阴阳别论篇》),仲师的 “料度脏腑,独见若神 ”(《伤寒论?平脉法》)也非难事!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此言提出了两个命题,寓有的意义很值得玩味,一是指出真正擅长脉诊的良医,他能够谨慎细心审察五脏六腑的变化,从血气的顺逆,从阴阳、表里、虚实的变化规律来分析,并把这些道理紧记心中,精心体验,悟道入微,做到得心应手。二是提到一个学术传承的问题,怎样的人才能学习脉诊?
“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一定要有聪颖敏慧的秉质,强调了脉法学习必须心悟意会的特点。
徐大椿有医非人人可学论,可参考。
叶天士临终前说过“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吾死,子孙慎,勿轻医生。”

沙版主所言徐灵胎的原文如下:“今之学医者,皆无聊之甚,习此业以为衣食计耳。孰知医之为道,乃古圣人所以泄天地之秘,夺造化之权,以救人之死。其理精妙入神,非聪明敏哲之人不可学也。黄帝、神农、越人、仲景之书,文词古奥,搜罗广远,非渊博能之人不可学也。凡病之情,传变在于顷刻,真伪一时难辨,一或执滞,生死立判,非虚怀灵变之人不可学也。病名以千计,病症以万计,脏腑经络,内服外治,方药之书,数年不能竟其说,非勤读善记之人不可学也。又《内经》以后,支分派别,人自为师,不无偏驳。更有怪僻之论,鄙俚之说,纷陈错立,淆惑百端,一或误信,终身不返,非精鉴确识之人不可学也故为此道者,必具过人之资,能空人识,又能屏去俗事,专心数年,更得师之传授,言能与古圣人之心,潜通默契。若今之学医者,与前数端,事事相反。以通儒毕世不能工之事,乃以全无文理之人,欲顷刻而能之。宜道之所以日丧,而枉死者遍天下也。”

徐灵胎所提及之五不可学,颇令人深思之。

脉与气的思考(四)

三、内外合一,唯脉唯气
荀子认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孟子也感悟到“体,气之充也。”这种认识“至道在微,变化无穷”,何以“孰知其原”呢?
气在古文字中有三种写法:气、氣、炁。
气:许慎《说文?气部》:气,云气也。象形。此气,指云气、空气。
氣:许慎《说文?米部》:馈客之刍也。此氣,指食物之气,和呼吸之气。
炁:是魏晋以后炼丹的神仙家造的字,本义指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的原始之炁,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素质,,也是生命本有的一种潜能,所以叫作先天一炁,或元始祖炁。      
从“气”的文字的推衍,可知气的涵义有两种:一为自然之气,即大气;二是生命之
气,即生机。两者密不可分,且生命之气依赖于自然之气。大气压的恒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美国心脏病学》杂志上的一篇报道称,大气压快速下降可以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风险,研究者分析了自1993年~1996年德克萨斯的1327名心肌梗死和839名卒中患者,观察大气压与心肌梗死和卒中发病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在秋冬季节,大气压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大气压的下降,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而非卒中的发病率会增加。这种相关性尤其在秋冬季节明显。大气压是自然之气的一部分,大气压可以流动,人体的血压随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气压的变化引动人体能量的变化反映于血压和脉率与脉形,所以脉象有“春弦、夏钩、秋毛、冬石”四季的变化。
自然之气除大气外,还包含了天地间无形的能量或地球南北极的磁力。《黄帝内经
以大量的编幅阐述了五运六气的感应之道,这种感应性皆属无形的能,在中医都名为“气”。香港《文汇报》报道,日本“大气离子地震预测研究会e-PISCO”资深地质学家弘源海声称从大气中离子的浓度可以预测地震。因为大气离子平常埋在地底2至3米,在大地震前,震央释放巨大压力,导致地层龟裂,这时离子就会趁隙排出,浓度因此也异常增加。这种离子的能量聚变就是大自然之气的变化。
气是运动不息的功能态,大气的存在只能在对比中感受,大气成分可以用仪器检测,但肉眼看不见,风、雨、雷、电四者自然现象的风也是看不见的,我们并不否认它的存在。风因大气的运动而存在,所以叫风气。人体的血液 因气的作用而循环,所以叫血气。《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强调的是肉体的原始构造;《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强调的是肉体的功能态,只有肌肉组织与功能的结合,才具备生命的特征,故《灵枢?本藏》强调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
气首先是物质的,然后才是意识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过来为物质服务。现代科技中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特性,被认为是能量场的变化,可以认为是气的另一种表述。对有机体而言,气是自然界能量场与生命活性物质能量综合变化的总称。生命活性物质包括有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水等等,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都离不开气的运动。认识中医,理解中医当从解剖“气”的生成及变化方式入手,认识了气了解了气的基本内涵,对生、老、病、亡即生命的本质及生命的现象就会有一个全新的感悟,对中医的基础理论、中医脉法、中药的性味等等,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如中药的使用价值并不是唯成分论,单味中药在复方中的作用与其单纯的生物碱成分并不完全划等号,中药处方疗效的优劣在于方证对应,起决定因素的关键在于针对症候的君臣佐使、四气五味的配伍是否合理。
现代科学已经证实生命是由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水等构成,生命物质的变化
即新陈代谢过称是一个能量场的变化过程。生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能量转换及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转不仅仅与营养物质、激素、胰岛素等相关、与构成自然界的大气、磁场及居住环境等也相关。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呢?脉象就是这种新陈代谢的能量场变化的外在表现,也即人体气机的变化。各个脏器的能量聚集与释放有一定的规律,生理条件下能量聚集与释放是恒定的,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 “脏腑气机”。而在病理条件下,能量聚集与释放必定不平衡,增强或减弱的反应,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 “脏腑气机失调”。包含有自然之气和生命之气的能量聚集与释放所构成的生物磁场而呈现的信息波或信息流,通过心率或心律反应到动脉 血管的波动,即气的变化,就是脉象,所以把脉就是“把气”,从脉象推测脏腑的气机而预知疾病的变化。如《素问?脉要精微论篇》说:“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
恕愚直言,楼主引用了这么多经典,为什么不多谈些体会与心得?
脉与气无非是体和用的关系,脉为体,气的升降出入聚散交合为用。

脉与气的思考(五)

四、气之运行,脉形无循,
人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素问?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与天地自然相适应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各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灵枢?经脉》中的这段话是对人体构造的高度慨括。对于生命的养护,古人有清晰的认识,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素问?六节藏象论》),呼吸自然之气吐故纳新,以五味补充生命之气新陈代谢,是生存的方式。生机之始始于气,生机之灭终于气,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于是气绝便成了身亡的代名词。
气是一切中医理论的基础。在《黄帝内经》中与气相关的名词有阴气、阳气、天气、
地气、水气、火气、气血、血气、真气、神气、营气、卫气、谷气、正气、邪气、清气、浊气、金气、土气、六气、五气、肝气、心气、肾气、脾气、肺气……凡肉眼看不见的无形之能量变化、身体能感受的有形之质的功能态都称“气”,气的滥斛、气的广义性无以伦比。《素问?举痛论》:“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从气的角度来理解疾病的本质,是中医气一元论的本质内涵。
《素问?五脏别论篇》:“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意即五脏六腑精气的变化,都能从寸口的脉象上表现出来,可以判断疾病状态。我以为脉象的实质可能是机体机体代谢过程中相应部位或器官中包含有自然之气和生命之气的能量聚集与释放,能量聚集与释放所构成的生物磁场而呈现的信息波或信息流,通过心率或心律反应到动脉血管的波动,这种脉搏的波动现象古人取类比象概括为气的变化,所以从脉象可推测脏腑的气机而预知疾病的变化。神经疾病的定位诊断与神经传导的特定部位相关,从特定部位的异常症状也可以推知体内相应器官的病变,血管却没有神经的敏感,且动脉血管深藏体内,在体表只有两额角、两颊下的人迎脉、手腕近端的寸口脉、踝下足背的趺阳脉表浅,容易触及。但脉之象是否也包涵有似神经传导那样的作用机制呢?
在《黄帝内经》时代,脉法的应用十分繁杂,但以“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的寸口脉法为主,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倡导六经辨证的“病脉证并治”的脉法主要为寸口脉法和趺阳脉法,在晋王叔和厘定《脉经》以后,寸口脉法一统天下,分析其原因,历来的解释都强调了“气口独以五脏主”,如《》:黄帝问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难经》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何谓也?扁鹊曰: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气口何以演变为寸口?在《素问?经脉别论篇》别有论述:“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把这段话的涵义归纳成现代语言,即是通过饮食吸收的营养物质参与机体各器官组织的新陈代谢,新陈代谢过程是一个均衡机体能量聚集和释放的过程,此过程所释放的信息波或信息流即是机体阴、阳、气、血的动态变化,此变化呈现在气口这一寸部位,所以称“寸口”,寸口动脉搏动的波形变化即是脉象,脉象反映着全身机能代谢的状况,代谢正常,脉象和缓;代谢失调,脉象异常;代谢停止,脉象消失,生命终结。
《濒湖脉诀》概括了明代以前的脉气理论,李时珍简要指出:“脉乃血脉,气血之先,血之隧道,气息应焉。其象法地,血之府也,心之合也,皮之部也。资始于肾,资生于胃,阳中之阴,本乎营卫。营者阴血,卫者阳气,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阴阳之义。气如橐蘥,血如波澜,血脉气息,上下循环。十二经中,缘有动脉,惟手太阴,寸口取决。此经属肺,上系吭嗌,脉之大会,息之出入。一呼一吸,四至为则,日夜一万,三千五百。一呼一吸,脉形六寸,日夜八百,十丈为准。” 从脉动的态势来分析机体气机的变化即是“气之运行,脉形无循,”的真正涵义。

脉与气的思考(六)

五、邪踞有形,病从脉类
“阴、阳、气、血”四个字是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撇开“阴、阳、气、血”,一切便无从谈起。“ 阳化气,阴成形”(《阴阳应象大论篇》),凡无形之用皆为气,凡有形之质皆是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仲师从内因、外因、不内外因概括的百病,无论是外感六淫、还是内伤七情,其致病机理也不外乎阴、阳、气、血四大因素的失调。
《素问五脏生成篇》:“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欲知其始,先见其母。所谓五决者,五脉也。”从五脏的脉息来判断疾病是诊疗的第一步,所以《伤寒论?辨脉法》开篇便讲:“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百病的名目虽多,类分只需阴阳,阴阳的病变虽繁,细分不外气血,病因病机只在于阴阳不调、气血失和,病理表现只在于表、里、寒、热、虚、实,仅从仲师的阴五脉、阳五脉即可条分缕析,见微知著,病在表、阴虚、阳亢、血气有余、火热偏盛、等机能代谢亢奋的状态属阳,在脉大、浮、数、动、滑;病在里、阳虚、阴盛、气血不足、寒郁气滞等机能代谢低下的状态属阴,在脉沉、涩、弱、弦、微。尽管后世的医家将脉象析丝入微,甚至纤毫必分,如晋王叔和《脉经》脉象有: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计24种  明李时珍 《濒胡脉诀》脉象在《脉经》基础上去除了软脉,增加了长、短、牢脉、濡计27种,明李中梓《诊家正眼》的脉象在《濒胡脉诀》的基础上增加了疾脉,共计28种。,清黄宫绣《脉理求真》的脉象在《诊家正眼》》脉象的28种基础上又增加大、小脉计30种,等等,一家有一家的见识,一家有一家的道理,名目繁多,虽然是著作者的经验总结,却是挂一漏万,趋明愈晦,令学者糊涂十分,倒不如仲师的阴阳脉法的提纲脉的简便适用。
阴阳有偏颇、气血有多少,病位有表里,病势有轻重,病踞必有形,诊当从脉类。阴阳机转,虚实兼杂,寒热互见,自有一定之理,皆可从脉判别细分。急症、表证的脉象寸关尺三部九候多单脉,显而易见;杂病、里证的脉象三部六位多兼脉,且以独见为真。脉之实者,其证必实;脉之虚者,其证必虚;证兼虚实,脉亦虚中见实或实中见虚,当从脉位中去辨析。又有真寒假热或表寒里热,当舍脉从证或从证辨脉。
附:脉法的应用
脉法的具体应用,易于掌握又切合实际的脉法主要有两种:
1.三部九候法,《难经?十八难》:“脉有三部九候,各何主之?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鬲以下至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 三焦脉法定位与此类同。在《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还提到:“尺内两傍,则季肋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有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着,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三部九候法对病位的确认有指导意义。
2.独脉法,《素问?三部九候论》:帝曰:何以之病之所在?岐伯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急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应用三部九候脉法定位,以举、按、寻的指法找出左、右寸关尺三部中某一部位的特异脉象。此脉法多用于杂病的判别,对单个的器质性病变的诊断率非常高。百病皆生于气,所以从特定部位的特殊脉象可以推测特定器官的气机变化,故独脉法甚至可以发现物理检查未能发现的异常。如仲师《金匮要略》中的积聚脉诊法就是应用独脉法的典范。
我将三部九候脉法简化为三部六位脉法, 将寸口脉法的寸关尺三部,按左、右分 六位,即寸关尺三部、左右寸关尺六位分别界定 :
左寸络属于心与小肠:相关部位:头部、颈椎、血管 ,舌头
左关络属于肝脾: 相关部位:胸背、左胁
左尺络属于肾与膀胱: 相关部位:少腹,腰腿以下
右寸络属于肺与大肠:相关部位:胸膈以上,肺、咽喉、扁桃腺、鼻腔
右关络属于胆胃: 相关部位:右胁、脘腹
右尺络属于肾(命门): 相关部位:少腹,腰腿以下
与传统的脉法定位不同的是,我将“心肝居左,肺脾居右,肾与命门,居两尺部。”的肝脾均置于左关,右关增加了胆胃。因为气机的运行的规律是左升右降,左升是肝脾,肝气宜舒,脾气宜升,右降是胆胃,胆气宜泻,胃气宜降。虽然肝胆相照,胆附丽于肝,但胆主决断,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从现代解剖学、生理学知识可知,胆、胰管的结合部居于脘腹偏右,胆、胰的功能对于消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消化功能即胃气的强弱或有无是生存的基本条件,“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因此,疾病的发生与预后均与胆胃相关,在B超检查中绝大多数疾病都能发现胆囊壁毛糙的现象,只不过毛糙的程度不同而已。脉弦主饮、主气滞,炎性水肿必见弦,关脉弦尤其右关弦是众多疾病的一个共有脉象,这也就能够解释临床上经方柴胡剂运用广泛的原因。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为下工,下工十全六。”脉法的运用水平可分三个层次:一、上工看脉,凭脉知病,持脉在手,三部六位九候细参,不待患者言即可断定所患何病,如“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二、中工把脉,以寸、关、尺三部分类,左右不别,以脉知证,如“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三、下工诊脉,从脉形大概辨证,判阴阳,别表里,定虚实,测预后。如凡脉大、浮、数、动、滑为阳证脉象,脉沉、涩、弱、弦、微为阴证脉象,伤寒六经中分别以太阳病脉浮、阳明脉大、少阳脉弦细、太阴脉浮缓、少阴脉微细、厥阴脉微为主脉,提纲挈领,再以兼脉辨寒热,等等。《素问?八正神明伦篇》说:“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救其已败。救其已成者,言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因病而败之也。知其所在者,知诊三部九候之病处而治之,故曰守其门户焉,莫知其情,而见邪形也。”见微知著与见病治病,孰优孰劣,无需赘言,若以此标准去衡量现代中医,且不说上工、中工少见,就是下工也不多见的。
脉法的学习掌握其实并不难,古人几句感叹不知吓阻了多少中医学子,什么“心中了了,指下难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实除了阴阳、气血、虚实的理解,关键还在于“举、按、寻”指法的练习。历代脉诊典籍对脉象的形、势、位详论有加,对脉法之运用也见智见仁,惟独对脉法的下指法练习忽焉不详。古人也不曾料到摸脉竟另有西方人对着钟表数脉跳的一套,以致寻常的指法成了密宗独门。现代中医的博导、硕导们碍于中医的情面不得已也把脉,少数聪明的大概能摸出个浮沉迟数、阴阳表里,绝大多数只能按西医的方法摸摸一分钟跳动几次, 见古人把脉象说的神乎其神,便说不可凭,见旁人以脉说病,便讥为故弄玄虚。这也难怪,《素问?脉要精微论》只告诉了“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持脉有道,虚静为保,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馀;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此六者,持脉之大法。” 仲师《伤寒论?辨脉法》仅强调 “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最早的脉学专著是晋代王叔和的《脉经》,王叔和在《脉经?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第三》告诉我们:“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关,以关为界,阳出三分,阴入三分,故曰三阴三阳。阳生于尺动于寸,阴生于寸动于尺。寸主射上焦,出头及皮毛竟手。关上射中焦腹及腰,尺主射下焦少腹至足。”其《脉赋》又云:“左辨心肝之理,右察脾肺之情。此为寸关所主,肾则两尺分并。”此节记载将寸口脉法的寸、关、尺三部及其左右六位主射的相应体位初步予以了界定 ,但如何下指却没有告知。
另一部被认为最实用且流行最广的脉书是明代李时珍的所著《濒湖脉诀》,李时珍介绍指法时说:“初持脉时,令仰其掌,掌后高骨,是谓关上。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寸阴尺,先后推寻。寸口无脉,求之臂外,是谓反关,本不足怪。心肝居左,肺脾居右,肾与命门,居两尺部。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决断,两在关后。人无二脉,病死不救,左大顺男,右大顺女。男女脉同,惟尺则异,阳弱阴盛,反此病此。脉有七诊,曰浮中沉,上下左右,消息求寻。又有九候,举按轻重,三部浮沉,各候五动。寸候胸上,关候隔下,尺候于脐,下至跟踝。左脉候左,右脉候右,病随所在,不病者否。”这段口诀把持脉的要领及脉法的三部六位九候分辨得比较清楚,相对于王叔和《脉经》的简洁,已有非常的进步,遗憾的是,李时珍脉诊的下指法仍遗漏了一个重要的关键细节。也许,这个细节在当时的年代司空见惯,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只是到了现代,受了西医的影响才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
实际上,李时珍只需要在他的持脉要领“初持脉时,令仰其掌,掌后高骨,是谓关上”之后加上这么一句话就行:“左手候右,右手候左,食指居寸,无名在尺。” 正确的脉诊下指法即是:看准了掌后高骨,医者以自己左手对应患者的右手,右手对应患者的左手,中指先下,定位在关,然后食指、无名指齐下,食指的部位为寸,无名指的部位是尺。左右三指各就各位,左寸、左关、左尺,右寸、右关、右尺,合计三部六位,以举、按、寻三法共计九候,仔细体会指下脉动的感觉,如此则寸关尺三部一一品察,浮中沉九候纤毫必分了。
仲师凡治必“××病脉并治”,脉证并举,方证对应,脉法中应用较广的除了寸口脉法,另有趺阳脉法、少阴脉法等。趺阳脉法的下指法及其应用在《素问?三部九候论》中表述十分清晰:“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仲师应用趺阳脉法主要与胃肠相关疾病诊断与治疗及预后,自晋?王叔和《脉经》只推广寸口脉法以来,趺阳脉法、少阴脉法殊少有人会用。
民间传说脉法有不传之秘,推测所谓的秘法多与医者的悟性有关,也与脉诊运用不当相关。所以,如果疗效之秘在于剂量,那脉法之秘则在于指法。指法不准,下指即错,何来正确的脉象?脉象不确,何以推测病机?更何谈病位、病势的细分?脉诊下指法自古相承、代代相传却无人点破,其原因或缘于中医成才的模式重在师徒授受,师傅就这么教,徒弟就这么学,根本就是寻常。近代、乃至现代中医的教育都是一个模式的“批量生产”,西式教育体制的格式化加上西医知识的普及,使得中医学者数典忘祖,绝大多数人成了西医的附庸,以西医理论解释中医术语,指鹿为马的东西在现代中医比比皆是,如脉诊的异化即是似是而非的典型。不会用则责怪没有用,己之昏昏还使人之昏昏,以至于有人异想天开用猪的血管跳动来作脉诊教学的模型,这样的方法竟还是国家级的科研课题,浪费了纳税人的钱不说,更可恶的不单单是误人子弟,更毁坏了中医的根基。光嚷着要振兴中医,却忽视作为中医四大基本技能之一脉诊的培训,中医哪有不被西化、不退化的道理?!
        
关脉弦尤其右关弦是众多疾病的一个共有脉象,这也就能够解释临床上经方柴胡剂运用广泛的原因。
左关脉弦为常(弦为肝脉),右关脉散为常(散为胃脉)。
以上可以算实践对理论的质疑吧(左以侯左,右以侯右)。

脉与气的思考(七)

三部六位脉法应用的常见规律:
寸脉:
左寸主心、血管、头脑和颈项 ,左寸浮弦主心火,左寸上竟上弦紧,提示颈项不适,眩晕、头痛、痒疮等。左寸沉弱,示头晕、血虚、大脑供血不足等。
右寸主肺,主气的运行,右寸浮弦主肺热,右寸上竟上,提示鼻腔疾病、鼻塞,鼻甲水肿、鼻涕多,易上火、咽壁淋巴滤泡增生,扁桃体肿大、牙龈肿痛,、咳嗽呛急,喘促、大便秘结等,右寸沉弱,示气虚,胸闷不舒、
关脉:
左关主肝脾,左关弦,示肝脾气滞,提示精神抑郁,腹胀,失眠等,左关弱,示脾气虚,表现为,脘腹隐痛,失眠、梦多、睡眠障碍、情志异常、月经不调、内分泌紊乱
右关主胆胃,右关弦,示胆胃不和,脘腹饱胀,打嗝,消化功能障碍,口苦、口腻,口苦泛酸,灼热嘈杂等
尺脉:尺脉主肾,命门,尺脉弦数,提示水液代谢问题,女性为盆腔积液,紧弦主结石,腰痛等。下竟下,提示腰腿痛。
左尺主肾: 少腹部,左侧腰腿部,
关联症状:少腹胀、腰痛、腿足痛、男、女生殖系统疾病,泌尿系疾病、
右尺络属于肾(命门):
相关部位:少腹部,腰腿部,
医侠急,连续剧慢慢放。我下载都来不及。
我见到的颈椎病很多是左寸沉,右寸弦紧。
等完整看完后再发回复。
老师平脉断证如神,跟师学习感触颇多,往往不等病号主诉,老师就把病号的不舒服症状一一说出,甚至一些病人自己感觉无明显不适的而却有器质性改变的病症,老师也能一一点明。文章里面讲的脉法规律虽有些笼统,有些内容可能限于篇幅,老师也没有详谈。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把脉就是把气”,而血液的运行也是靠气,疾病的发生都会影响到气的变化,并反映于脉象。对于一些特殊病症的典型脉象,老师常常让我亲自体会,详细讲解,这篇文章的观点也是老师心中已久的对脉学的认识,理论基础很深,道法自然。我受益良多!
徐老师常常以脉测证,以脉测病,诊病先诊脉,病人常常喜出望外,心服口服,加上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往往是“一剂知,两剂已”。由衷的佩服并深知自己功力太浅,以后应多向老师讨教。
左关弦,示肝脾气滞,提示精神抑郁,说得太绝对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引用】中医脉诊汇编(二)
?行者老师讲中医第十三讲《伤寒脉法01-02》
脉诊图示学习法,让把脉定性、定位、定量、可视!
胡希恕先生解析仲景脉法(收藏版)
* 脉学笔记
实践脉学(黄杰熙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