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间少了一个“唐火神” 唐步祺

民间少了一个“唐火神”
    晚报记者 苏瑜
    
    
  2004年夏末的一天,正潜心于医案整理的向天清像往常一样拨通了师父唐步祺家的电话,然而,令他震惊的是,师父唐步祺已于8月1日逝世。向天清不敢相信,此前十几天,他和师父通电话时,师父的声音还一如既往的宏亮。
    
  向天清来自河南南阳一个普通的医药世家,出生成长在医圣张仲景的故乡,他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是唐步祺收下的惟一一个河南籍徒弟。
    
    生命烙印之一 民间老中医出国讲学
    
  1992年夏日的一天,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飞机穿云破雾,飞行在北京-法兰克福的航线上。机上坐着一位古稀老人,他叫唐步祺,是四川成都的一位民间中医,他这次出国,是被德国友好人士邀请去讲学。
    
  一个民间中医还能出国讲学?有的人可能会不胜惊讶。是的,讲“身份”,他确实不高,几十年靠行医挣钱吃饭、养家糊口,至今还是一个只有别人誉称而没有任何行政机关评聘的“中医师”。可就是这样一位“中医师”,却具有大学本科的学历,出版了连一些中医院校的专家学者都叹服的几部著作,并且应邀出国讲学了。
    
  在这个德国,唐步祺惊喜地发现,几乎所有的中医诊所的门上都有一个太极图。这是德国人认识的中医?还是中国医生或是德籍华人在向西方形象地寓意中医?太极,有多少人能真正破解它的奥秘,唐步祺不得而知,但对他来说,有一点是真实的:他同他们相通了。
    
  阴阳及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有很深的内涵,正确地研究、把握和运用它,是打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谁掌握了它,谁就可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上耕耘丰收。唐步祺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多年的行医经历和经验,使他深刻地认识到:掌握了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医理论的认识、研究和运用,就有了一个总纲,就能走上一条正确的民间中医的行医道路。
    
  唐步祺在德国、瑞士、荷兰等国讲学,听课的人除了这几国的中医和热爱中医的人士外,还有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的一些同行。由于他抓住了阴阳这个总纲,许多外国人一听就懂。经他讲解,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再也不那么陌生了。他们尊称他为唐老师——这是一个普通的中国民间中医在国外获得的殊荣!
    
  有一天晚上,一个叫卡尔的学员打来长途电话,称她的手臂抬不起来了,唐步祺通过其他人询问病情后说:“开两副姜附茯半汤。吃了准好。”第三天,卡尔打来电话说,痛症全好了,手臂活动自如,“唐老师太好了,中医实在太好了!”她热情地说。
    
  此后,唐步祺又多次应邀到德国、瑞士,新西兰等国为那些热爱中医、学习中医的人士讲学、答疑、行医用药示范。一次在瑞士讲学,全国的传统学校、中医杂志的人都来听他传道、授业、解惑。许多人受益匪浅。
    
  如今,听过他讲课的人散居西欧不少国家,他们用中国传统医药知识,也包括从唐步祺那里学到的“伤寒学”去行医,治病救人,效果明显。
    
    生命烙印之二 治咳嗽初显才能
    
  唐步祺194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后分到四川省民政厅工作。1957年开始潜心研究中医,擅长治咳。咳嗽,在民间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症。有大学语文底子的唐步祺,泛览历代中医典籍,对咳嗽的研究有特别的兴趣,并为此奋斗几十年,悉心体察推求,以“唐火神”历代医家有关论治为指导,建立了他自己的“咳嗽学”。
    
  1972年夏天,“文革”中期,唐步祺来到北京“避风”。在前门和老同学王利器的偶遇,成为他大展才能的开始。王利器是北大著名教授,他的孙子一年四季都咳,吃了许多人开的药,都没治好。而唐步祺几剂汤药下来,王利器孙儿的咳嗽病便被治好了。在王利器的支持和引荐下,唐步祺在北京住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期间,他给许多人看病,治好了他们的咳嗽、支气管炎、肺气肿。


0

    • 举报  |
    • 2005-01-30 17:22
    • 回复
    219.156.93.*

    2楼

        
      唐步祺想写一部论述咳嗽的专著,把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推广开去。对于有理论有实践的他来说,写一部书不难,但难的是出版,如果他是一名中医药院校的教授,自然另当别论,可他不过是个民间中医。苦苦思索之后,唐步祺决定走名人名家推荐的路子。
        
      1980年,唐步祺将整理好的书稿带到北京,请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任应秋教授审阅。任教授为全国著述最多的中医教育家。他以极大的热情看完全书后,称赞此书为“与余之论有所合、实亦得咳嗽之机要!”最后,给予高度评价:“确是一本诊治咳嗽的佳作”,欣然为之作序。唐步祺又找到廖沫沙,请他题写书名。廖曾请唐步祺治过病深知他的本事,所以不仅题写了《咳嗽的辨证论治》的书名,还题写了“中医师唐步祺”的匾名相赠。
        
      有名人名家的首肯还不够,还得找有一定地位的人推荐。唐步祺去西安拜访同学、西北大学校长郭琦。时值郭琦夫人患肺气肿,寻医不遇,唐步祺用其所长治愈。郭琦夫妇十分感激,问其回成都的打算,唐如实告知。于是,郭琦将唐的书稿推荐给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社慧眼识珠,1982年该书出版。
        
      《咳嗽之辨证论治》问世后,受到读者欢迎。1984年,成都晚报社副社长林开甲听说唐步祺善治咳症,找上门来求治。林开甲患慢性支气管炎,长达20余年不愈,最后发展到肺气肿,动则气喘吁吁,走上一二十步,形似翻山越岭。唐步祺汤药、丸剂双管齐下,3月而愈。林开甲十分高兴,找到书法家周浩然为唐步祺写一中堂相赠,称为“大国手”。
          
        
        生命烙印之三 发扬传播“火神派”
        
      把唐步祺引向这一条正确道路的,是清朝末年的一位医家郑钦安。郑钦安在医学理论上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他善于运用汉代名医张仲景以阴阳为总纲的核心思想,并创造性地加以发挥于其医理、医术中。而唐步祺的祖父唐蓉生,是四川省永川县名医,所以唐步祺幼时便诵读方书,学以郑钦安所著医学三书:《医理真传》、《医法圆通》和《伤寒恒论》。
        
      唐步祺博览医书数十种,《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典籍常置于案头,但他尤其偏爱郑氏三书。行医几十年来,始终以此为指导,逐渐有所积累。至晚年,他深谙郑钦安三书精华已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其行医用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不仅纠正了郑氏三书中的错讹之处,在一些方面还有所发挥。郑钦安善用姜附等大辛大热之药治病,许多人称他为“姜附先生”、“郑火神”,唐步祺亦效法,不少人也渐渐以“唐火神”称他。
        
      就是靠这把金钥匙,唐步祺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令许多人包括一些专家学者刮目相看。孟宪钦,某医科大学教授,二十几年前患阵发性心悸,经心电图检查为心房性期前收缩。她曾三次住院做系统检查,没有找到病因,后诊断为阵发性、特发性房性心律不齐。她曾运用现代医疗手段系统地对症控制筛选有效药物,均无效果。经人介绍,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她找到唐步祺,经3个月治疗,唐步祺治好了困扰她多年的疾病。这位用现代医药科技知识培养出来的名牌医科大学教授,用现代医药手段治愈过不少病人,但治不了自己的病。她的同行中不乏现代医药学专家,也对她的病束手无策。然而,一个不起眼的民间中医只用了3个月30副中药,便治好了,费用也不过是二百元钱。
        
      从郑氏三书中受益不少,唐步祺便萌发出把郑氏三书整理,加以阐释出版的想法。从事这样的学术专著,要查阅大量资料。这些工作即使在藏书万卷的高等中医学府做起来也相当困难,况且唐老当时已年过古稀,坐的时间久了,双腿发麻,眼睛昏花。可为了阐释三书,唐老每天坚持到深夜。1985年还干脆关了业务兴旺的诊所,每周只在华西中医药研究所看两个下午门诊。
        
      三书的出版,在医界传为佳话。成都中医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员、原副院长侯占元兴奋地说:“当今像唐老这样连续出版学术专著的个体中医,在全国也不多见。郑氏三书著作精深,未有阐释,所以不为世人所知。想不到一个民间中医竟把这件大事做了!”


      • 举报  |
      • 2005-01-30 17:22
      • 回复
      219.156.93.*

      3楼

          
        书刚问世,就受到了日本医界的重视,日本东洋医学会副会长、汉医专家伊伊藤良大加赞赏,称填补了日本研究汉医史缺清伤寒学派的空白。日本北里东洋医学综合研究所长、汉医权威矢数道明还将其收入《汉方临床》丛书。1996年,巴蜀书社准备将三书合为一册发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主席、泌尿病专家吴阶平欣然题写书名。
          
          生命烙印之四 唯愿医理得真传
          
        一个古稀之年的个体中医不图钱财而如此醉心于阐述祖国传统医学,究竟为了什么?一幅对联表达了他的心迹:“唯愿医理得真传,只求医法能圆通。”
          
        然而,这条路走得多少有些艰辛。在唐步祺看来,目前西医抗生素滥用,再加上中医的寒凉药(清热解毒类)的误用,使得人体的阳火降灭,导致许多很简单的疾病恶化。可温热药素来被盛行的中医派别所排斥,甚至有人称其为背叛主流的旁门左道,以致于真正拜倒在他门下的全是外国人和外籍华人。这让“唐火神”感到颇有些墙里开花墙外香的怅然。
          
        1999年秋,唐步祺接到了河南读者的一个长途电话,电话那头名叫向天清的小伙子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两人在电话里聊起中医,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大陆竟然还有年轻人对此感兴趣,唐步祺很是感动。
          
        不久,向天清登门拜访。开门的正是唐老,年近80岁的老人,看起来精神矍烁,差点让向天清误以为是他的儿子。那半个月,向天清陪着唐老行医问诊,闲暇时则深入交流中医的现状和发展,年龄相差悬殊的他们,成为了忘年交。临走,唐老在书的扉页上写下“愿天清学友熟读而深思之,在继承中发扬、弘播火神派医学,是所至盼”的话作为鼓励。把向天清送上车后,唐老还给了他一个治疗咳嗽的秘方,并教给他其中的禁忌和泡制方法,交代他可以此为生,增加些收入。
          
        2002年秋,向天清第三次到成都跟随唐老行医。唐老胸闷,让家人请来向给他诊治,向按照“火神派”的思路大胆用药,唐老的眼神里流露出赞许。第二天,唐老将向请去,向全家人一一介绍,向天清有幸成为“唐火神”的正式徒弟。
          
        拜过师后,向天清很有危机感。两个韩国的大师兄,他们花巨资来中国的中医药院校学习中医,留学第二年就开始四处打探民间医术高明的老中医,而我们国家的中医学生似乎很麻木,根本没有拜师学艺的渴望,仅仅满足于一些书本知识,而中医却重在师承。
          
        让向天清和师兄们痛心的是,一直力挽中医的师父,最终也迫于种种压力而屈服,住进医院动起手术——自己的学术,自己最终却无力坚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究其原因,还是“火神派”只局限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没有广泛地被社会和大众承认。
          
        目前,向天清和师兄们正在抓紧时间整理数年来的医案,以期出版成册,这也一直是唐步祺生前的心愿,只有系统化,才能让“火神派”尽可能快地被更多的人知道、接受和认可。
          
          唐步祺简历    
      1917年2月生于四川永川。自幼从祖习医,1980年经开始个体行医,著有《咳嗽的辨证论治》《医理真传阐释》、《医法圆通阐释》和《伤寒恒论阐释》,使这一中华宝贵医药文化遗产得以发扬传播。 


        • 举报  |
        • 2005-01-30 17:22
        • 回复
        211.96.109.*

        7楼

        中医的骄傲,民族精英!唐老一路走好!


          • 举报  |
          • 2006-04-20 18:33
          • 回复
          219.154.116.*

          8楼

          让向天清和师兄们痛心的是,一直力挽中医的师父,最终也迫于种种压力而屈服,住进医院动起手术——自己的学术,自己最终却无力坚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究其原因,还是“火神派”只局限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没有广泛地被社会和大众承认

          矛盾????//


            • 举报  |
            • 2008-07-08 21:49
            • 回复

            9楼

              刚阅完张存悌《中医火神派探讨》一书。书中称唐步祺先生《医理真传阐释》、《医法圆通阐释》和《伤寒恒论阐释》等书阐释研究、归纳整理郑氏学说“可谓用心最专,用力最勤,成绩最著,称得上火神派最忠实的传人。”“他在火神派理论的传播上功不可没!”
              没有想到唐步祺先生只是一个只有别人誉称而没有任何行政机关评聘的“中医师”!?
              唐步祺先生常用方剂有:四逆汤,白通汤,附子理中汤,补坎益离丹,麻黄附子细辛汤,干姜甘草汤,潜阳丹,封髓丹,等。


              • 举报  |
              • 2008-08-29 00:37
              • 回复
              61.170.155.*

              10楼

              哂。


                • 举报  |
                • 2009-02-07 11:42
                • 回复
                123.4.53.*

                11楼

                一位热心公益的中医医生去了 


                 35岁的南阳人向天清是一位热心的中医医生,家境贫寒,十多岁没有了父亲,他一人外出打工数年来,在郑州租房居住养家糊口,却常年致力于中医药的钻研研究,矢志传承家乡南阳医圣张仲景的中医药学科,让中国的中医文化从南阳再度发扬光大。 
                 
                  几年来,他遍访名医,向天清为河南省中医学院图书馆捐赠了图书馆正需要的中医论著《伤寒恒论》。持之以恒坚持传承中医火神派理论及实例,出版有一本中医火神派临床经验撷录“举罕集”,形成了他本人独到的中医理论,他的医术更是达到炉火纯青之境。 
                 
                  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年来,他一边学习,一边治病救人,施医舍药,义务诊治善行遍布:他曾自费在雨中前往鹿邑为患怪病的兄弟俩人和他们的老父亲诊治;他曾为素昧平生的上海网友开方治病,药到病除解脱痛苦;他曾为南阳28岁的乡村教师陆建每天熬药医治精心照顾四十天仅收药费300元;他曾为卢氏的白血病少年小相超多次奔波。。。。。。不论是大河网、中医网,认识不认识的网友,只要有求于他,他都是义不容辞认真负责地帮助,大家给予向天清(网名一源)医生以极高的威望好评。 
                 
                  就是这样一位医生,因连年来钻研医术,尝药致伤,加之生活拮据,刻苦学习劳累,二零零八年八月一日住院,短短四个月,十一月份即不治而逝,噩耗传来,无数人哀叹:苍天太不公,好人何命促! 
                 
                  35岁,上有近七旬的高堂老妈,下月不足十岁的一双儿女,治病欠下14万元的债务,望着他翻读十多年的数千册医学书籍和尚未出版的几部医学书稿,他的妻子和母亲哭天不应,叫地不灵,她们哭着捆绑装箱,离开郑州,回到了离别十多年已是满院荒草的老家。。。。。。 
                 
                  当命运无情地折磨我们时,我们能做点什么?我们只能尽一点力量,众人拾柴炎焰高,帮一帮她们,让她们渡过这个难关吧!从网上打探到他老家的地址后,我于正月十五去看望了从不曾见过面的一源的家人。因为家中房子年久失修,从一源的后事办过,在郑州把家什分成几份拉回来放在几外,她们婆媳儿女四人暂切寄住在一源的岳父母家里。带着网友给他儿女的压岁钱,带给我的礼物和心意过去,本想给她们安慰开导,却和她们一起哭成一团,一源的老妈哭着:“我是遇到了好亲家啊,我的儿子一走,我这一家以后咋办啊?” 


                我询问她们最需要什么帮助?一源的妻子和母亲都坚决地说,大家弘扬中医就是对一源最好的帮助。虽然眼前困难,但不愿意以一源曾经的什么而得到。。。。。。只是当父母的希望有人能给女儿在南阳找个从医药方面的工作,继续一源的事业,也尽快让她从悲伤中走出来。而我坚持要来他们的银行账号,因为网上有网友想尽力帮助她们。。。。。。 
                 
                  就在昨天,一源的妻子再次向我苦诉:我其实不是一个坚强的女人,一直不愿面对这残酷的现实,总想逃避。以前总是听他的,这么多年他执著中医,我虽说不太理解他,但还是支持他,总觉着他忧传统文化忧中医,是一个好学上进有责任心的人。上天为什么不可怜可怜他?我不只是作为他的妻子而痛心,我知他心,知他憾,心更痛!我不愿相信他已去!他从前外出寻访学习中医,离家一、二个月是常事,我现在总想着有一天他会和从前一样又瘦又累地走回来了! 

                  
                  在此,放上他的账号,希望这里有好心人能帮助这个可怜的家庭,帮助他善良、贤惠的妻子、母亲和一双儿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火神派三书《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
                《中医火神派三字经》之一、二
                火神派的精髓在于:提醒临证先辨阴阳(附扶阳派源流、入门学习方法)
                中医健康知识讲座(28、29)
                火神派资料汇编(
                (转)经方本草溯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