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阻碍了中国人更长命?长寿秘诀在生活不在医生

谁阻碍了中国人更长命?长寿秘诀在生活不在医生

核心提示:我国人均寿命尽管已经提高到2005年的73岁,但东西部省份人均预期寿命相差多达15岁。尤以慢性疾病造成的疾病负担最为沉重。目前,我国肝炎、结核、艾滋病等传染病以及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不断上升,重大地方病亦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同时,食品药品安全、吸烟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环境污染的加剧。这两方面对国民健康都构成威胁。

  一个国家的人口平均寿命,常与该国经济水平挂钩,因为经济决定了人们的生活、医疗水平,进而对寿命有决定性作用。然而,我国90年代后经济加速发展,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但平均寿命却只有5岁左右的提高。《纽约时报》2010年底甚至将我国“封”为。世界上人均寿命增幅最小的国家。究其原因,应是医疗保障、环境、工作压力和饮食产品问题过多导致。经济增长解决了许多社会问题,但无法保证给每个人带来更好的生活和更好的健康状况。

  环境污染 我们住在“垃圾场”

  中国目前被嘲讽是“世界的垃圾场”,化学农业和粗放型工业污染了水、空气和土地。农业废水和倾入河流的城市废水、工业废水,一起导致我国60%地表用水已经不适宜人类“接触”。

  食不安 我们吃遍化学元素表

  从三聚氰胺奶粉到苏丹红鸭蛋,从皮鞋胶囊到甲醛白菜,中国人经历一波又一波的食品安全问题,被普及化学知识,以至于有人戏称“不把化学元素表吃个遍,都不敢说自己是个中国人”。

  看病难看病贵 我们治不起病

  在和平年代没有饥荒和战乱,对寿命影响最大的要数疾病。然而,在我国现在的医疗体制下,看病难、看病贵困扰着一大批人。医改一直在进行,但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医生病人互不信任。

  长寿其实不一定靠医生 

   人的寿命长短,剔除基因等不可改变因素之外,除了跟医疗保障健全程度、环境健康水平有关之外,更重要的是“生活习惯是否健康”。研究表明,由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引发的疾病约占60%。即使再高超医术,也只能减少10%的早死,而健康生活行为方式,不用花多少钱,甚至花得更少反而能减少70%的过早死亡。全球如今已有共同的认识,即通过调整生活行为方式,可预防80%的冠心病、90%的2型糖尿病、55%的高血压病以及三分之一的癌症肿瘤。

  饮食不当引发慢性病成“岁月神偷” 均衡饮食可令人均寿命提高13岁

  卫生部公布的数字表明我国已有2.6亿慢性病患者,目前,我国八成的死亡者死于慢性病,在过早死亡和寿命损失中,慢性病占多数,其中在过早死亡的494万人中占75%;早死导致的减寿人年数(即所有早死者与人均寿命差距总和)1亿中,慢性病占49%,为4900万人年。

  根据测算,如果扣除慢性病原因,可增加人均期望寿命13.2岁。而“病从口入”,营养学专家认为,目前引发我国居民死亡的前三位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中,前两者与膳食结构不合理有明显关系,心脑血管、肿瘤、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大多是吃出来的。

  清淡饮食多吃蔬果 但不可“人吃亦吃”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中国人好美食,目前居民的膳食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动物性食物增加,植物性食物下降,脂肪摄入量增加,碳水化合物下降,与此相伴而来的则是相关的慢性病随之增加。

  饮食原则很复杂,但另一方面其根本原则很简单。应以清淡,保持合理体重、减轻心脏负担;同时增加粗纤维和水果蔬菜的摄入,蔬果对身体的好处很明显。此外,你可以什么都吃,这有助于营养均衡,但都不能吃太多;而且,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膳食,别人适合的食谱,对你未必适用。

  吃好不运动 也是致命的“流行病”

  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18日发表两份报告,判断全球三分之一的成年人运动量不足,“坐沙发、看电视”类型的生活方式每年致死大约500万人。研究人员把运动量不足称为“流行病”,与吸烟和肥胖相当,是致命风险因素。

  运动量不足现象如果能减少10%,依保守估算,可以每年挽救50万人的生命。人们越来越少走路、跑步和骑自行车,越来越多坐在汽车内和电视、电脑前。运动其实很简单,而且什么时候都不算迟,台湾的一项研究显示,只需坚持每天15分钟中等强度锻炼(如爬楼梯、打排球、骑车、跳高、郊游等),即可长寿3年。
      从细节做起 长寿随时可争取

  除了影响人类健康的生物、社会和自然因素外,不良的心理、行为因素也是导致人类疾病的重要因素。健康长寿原理总结起来很短:合理搭配饮食,调节心理健康。健康生活,需要学会劳逸结合;饮食有道,需要调整饮食习惯;运动健身,需要进行合理运动;科学用药,需要注意用药事项;疾病防治,需要定时进行检查;情感调适,需要抛开病态心理。而一切都从细节开始。

  烟能戒最好

  中国是最大的烟草消费国,其中男性抽烟的占66.94%,主动抽烟的占37.6%,被动抽烟的占53.4%。国有吸烟者3.5亿,约占世界吸烟者总数的三分之一,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吸烟相关的疾病。研究表明,抽烟能导致人早死,让人的寿命缩短15-20年。”

  酒是肝肾大敌

  适量喝酒(啤酒0.5-1.5瓶左右)对身体有好处,但若长时间大量喝酒,对肝脏、肾脏和胃部伤害很大,可造成脂肪肝、慢性胃炎等疾病,我国公务员和业务员群体因此患病几率颇高。专家指出,戒酒或适度饮酒,控制体重指数,合理饮食是防止脂肪肝的关键。

  高盐、多油=高危

  食用油超标是慢性病决定性因素,油的90%成分都是脂肪,对心脑血管极其不利,还易诱发胆囊炎、胰腺炎等疾病。而且,油炸过度易生丙烯酰胺等可能致癌物;摄入过高盐分则危害血压,还会引发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影响骨骼生长。正常人每天摄入油应控制在25-30克,盐6克。

  用生命换事业“博”不过

  在绩效工资的压力下,久坐、熬夜、为工作睡眠不足,过度疲劳,作息与饮食没规律,容易导致慢性疾病,影响寿命,甚至导致猝死。有一句话总结得很到位:年轻时搏命赚钱,年老时搏命用钱延长生命。这是不划算的,将导致年轻年老时皆无从享受生活。应学会淡定对待压力,保证6-8小时睡眠。

  久坐伤不起

  心脏病也是可以“坐”出来的!久坐少动者,血液循环减缓,血液黏稠度增高,心肌收缩乏力,长久将导致动脉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此外久坐还让颈肩腰背劳损,且损脑伤胃影响食欲。专家指出,过软的座椅会阻碍血液流通,因此应该多坐硬板凳,且每工作一两个小时应起来活动活动。

  抑郁比感冒更普遍

  全球有超过5亿人正在遭受抑郁症这种疾病的折磨。世卫证实抑郁症已是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超过癌症,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而研究发现,抑郁症本身也是引发心脏病的因素之一。化解抑郁,需要有开朗宽容的心境,已经多社交、运动。

  适当的时候要会做“医生” 遇到小病却别以医生自居

  学习必要急救方法 不只是为防止猝死

  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心脏性猝死人数达到54.4万,每天至少有1000多人猝死,这让中国心脏性猝死总人数位居世界之首,远超美国,有70%的人因没有得到急救而丧命。

  猝死的人群有一半以上都是因为心源性的意外,意外发生后五分钟之内抢救的黄金时间,人们应学会急救。一旦发现病人猝死,要马上进行胸前区心脏扣击,最好在硬板床或地上,按压胸部双乳头连线的正中,频率为每分钟100次,同时赶紧拨打急救电话获得专业人员的帮助。

  即使遇到猝死的机率很低,但学会必要的救护知识,在受困、遇到灾难或者有人受伤时,也能迅速反应,避免生命健康受威胁。

  别忽略小病而随便用药 感冒自用药常被吃多

  南京市一项千人大型调查显示,有63.5%的人感冒了都是自行用药。这也引发专家对用药安全的担忧:感冒病情因人而异,随便服药不仅起不到治疗的效果,还可能耽误病情。

  对于一些有心血管疾病、肺病的人来说,流行感冒容易诱发心肌炎和肺炎,带来致命的并发症。自服不适合病情的感冒药,更可能增加并发症的几率。

  很多人想要感冒赶紧好起来,于是几种药一起服,殊不知这种做法很可能是错的。具有同样功能的药物很可能成分类似,若按说明服用,往往一次服用几种不同的感冒药,导致吃多药。如市面上畅销的日夜百服宁、新康泰克、维C银翘片等都含有部分相同的成分,最好不要一起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年人想“少去医院多省钱”,这14条“核心知识”,一定要记好
中国人均健康寿命仅68.7岁,长寿的四大秘诀简单,遗憾的是你很少做
建立一份属于自己的健康档案
世卫组织:德国人均寿命超其他国家近10岁,究竟与什么有关?
心脏支架有寿命?降压药不能长期吃?万能的阿司匹林?
什么决定了我们的寿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