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宝宝缺钙比“摇晃”更可怕

宝宝缺钙比“摇晃”更可怕

核心提示:家长通过摇晃来达到哄孩子的目的,这种习惯确实不好。轻微的摇晃导致硬膜下积液的可能性较小,除非孩子本身脑部发育就不好,长时间摇晃或导致硬膜下积液。

  “我家宝宝喜欢哭闹,必须是晃着才能入睡,不会脑子也出现什么问题了吧?”近日,微博上一则消息引起了众多家长关注。文中说,如果不断摇宝宝,会导致硬膜下积液。难道,真有此说吗?

  【微博全文】

  【小婴儿不要再摇了】抱着孩子不断抖动,哭得越凶,抖得越厉害,直到孩子睡去,实际上孩子是被抖晕过去了。一岁半之前是婴幼儿大脑发育高峰期,由于出生后额叶尚未完全发育,脑组织的发育慢于颅骨的发育,因此颅内空腔较大,剧烈地摇晃头部会导致“摇拨浪鼓效应”,而最常见的是硬膜下积液。

  轻轻摇晃

  不会造成硬膜下积液

  郑州市儿童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齐林表示,家长通过摇晃来达到哄孩子的目的,这种习惯确实不好。

  轻微的摇晃导致硬膜下积液的可能性较小,除非孩子本身脑部发育就不好,长时间摇晃或导致硬膜下积液。

  “一般情况下,外伤、碰撞才会导致硬膜下积液。”齐林表示,硬膜下积液又称硬膜下水瘤,多是外伤后硬膜下腔出现的脑脊液积聚

  宝宝1周岁之前,颅腔不断扩大,生长的速度极快,确实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时家长更应该关注其头部发育情况,比如宝宝的头围是不是过大,是否因缺钙引起了方颅等,大可不必因轻微摇晃了几下宝宝而过分担心。

  缺钙比摇晃宝宝更“危险”

  相比摇晃宝宝产生硬膜下积液的可能性,因缺钙引起的方颅更易诱发硬膜下积液。

  方颅一般是缺钙引起的。正常的头颅是圆弧形的,没有棱角,而由于骨骼缺钙,软骨发育不良,不能钙化,不能沉积,额骨、顶骨、枕骨的类骨质增生而形成了畸形。

  齐林表示,正因为颅骨钙化延迟,便更容易让脑部形成积液来填充大脑与颅骨之间的空隙,从而形成硬膜下积液,或颅内出血

  因此,缺钙比摇晃宝宝更易导致硬膜下积液。“宝宝一定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来促进钙吸收,可以多让宝宝进行户外活动,但切记不要让太阳直射。”齐林提醒家长。

  当然,补钙也不宜过量,否则也会使颅骨过早钙化,从而限制孩子的脑发育。

  头围过大不一定就好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硬膜下积液情况?齐林说,根据头围大小就可粗略判断颅内组织容量情况。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孩子头大就是聪明的体现,其实这是错误的。

  齐林表示,头围过大时要注意硬膜下积液、硬膜下血肿等疾病的发生。

  “对于宝宝来说,其头围大小只要在正常值内就好,不要因为自己孩子头比别人小,就觉得没别人家宝宝聪明。”齐林说。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家长不必因为网上一些传言而过分紧张,并且自行判断用药,如果有什么疑问,最好到医院给宝宝确诊,并听取专家的意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睡前最好别吃这3样食物,否则就会停止发育,后悔都来不及
那些让人心塞的补钙良方 骗的就是你
孩子科学增高,家长会犯的4大误区,一定要看!
可爱的宝宝越长越丑,没准患上了“鬼脸综合征”,父母别不当回事
宝宝“囟门”中蕴藏的奥秘
娃的发育时间表,对照看看你家娃达标了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