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歇斯底里”是精神病吗?

“歇斯底里”是精神病吗?

核心提示:癔症性精神障碍,又称分离性障碍,是指对过去经历与当今环境和自我身份的认知部分或完全不相符合。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一组病症。临床主要表现为癔症性精神障碍和癔症性躯体障碍两大类症状,而这些症状没有可以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为基础。症状具有做作、夸大或富有情感色彩等特点,有时可由暗示诱发,也可由暗示而消失,有反复发作的倾向。

  一般认为,心理社会因素是癔症的主要病因。急性的、能导致强烈的精神紧张恐惧或尴尬难堪的应激事件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因素。首发年龄以20-30岁最多。

  (一)癔症性精神障碍

  又称分离性障碍,是指对过去经历与当今环境和自我身份的认知部分或完全不相符合。主要表现以下几种:

  1.意识障碍

  包括周围环境意识和自我意识障碍。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又称意识改变状态,以朦胧状态或昏睡较多见,严重者可出现癔症性木僵,也有的患者表现为癔症性神游。自我意识障碍又称癔症性身份障碍,包括交替人格、双重人格、多重人格等。

  2.情感爆发

  是癔症发作的常见表现。患者表现为在精神刺激之后突然发作,时哭时笑、捶胸顿足、呼天撞地、吵闹不安,有的自伤、伤人、毁物,有明显的发泄情绪的特征。在人多时,表现得更明显,内容更丰富。

  3.癔症性痴呆

  为假性痴呆的一种。表现为对简单的问题给予近似回答者,称Ganser综合征;表现为明显的幼稚行为时称童样痴呆。

  4.癔症性遗忘

  又称阶段性遗忘或选择性遗忘,其遗忘往往能达到回避的目的。

  5.癔症性精神病

  为最严重的表现形式。通常在有意识朦胧或漫游症的背景下出现行为紊乱、思维联想障碍或片断的幻觉妄想以及人格解体症状,发作时间较上述各种类型长,缓解后不遗留症状。

  (二)癔症性躯体障碍

  又称转换性障碍,是指精神刺激引起的情绪反应以躯体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多种检查均不能发现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有相应的器质性损害。

  1.运动障碍

  较常见为痉挛发作、局部肌肉抽动或阵挛、肢体瘫痪、行走不能等。部分患者可出现言语运动障碍,表现为失音、缄默等。

  2.感觉障碍

  包括感觉过敏、感觉缺失、感觉异常(如咽部梗阻感、异物感、头部紧箍感,心因性疼痛等)、癔症性失明、失聪等。

  由于癔症往往在他人暗示与自我暗示下发病,因而也可用暗示方法消除其发病或减轻症状。心理暗示疗法是治疗癔症的经典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乔装高手——分离转换障碍
许又新:神经症的描述性定义
关爱抑郁病患者---抑郁症知识100问
精神病知识问答
世界双相日:躁郁症常被误诊为抑郁症?快点开看看患者属不属于这些情况
精神疾病名称大全内容有哪些 介绍精神疾病的主要类型和危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