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大原因致糖尿病漏诊误诊

三大原因致糖尿病漏诊误诊

核心提示:通常情况下,只有当血糖明显升高(超过10mmol/L),患者才会出现“三多一少”症状。而根据糖尿病诊断标准,只要空腹血糖≥7.0mmol/L便能诊断糖尿病,由此可知,对于空腹血糖介于7.0 ~10mmol/L的轻症糖尿病患者,如果单纯依赖“三多一少”症状来诊断的话,多数会被漏诊。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已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作出明确规定,因此,临床诊断糖尿病并非难事。但就是这个看似很容易诊断的疾病,临床上却时常出现漏诊或误诊,使患者错失了早期治疗的时机,最终导致各种严重并发症。为此,笔者就临床常见的漏诊、误诊原因加以归纳总结,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提高基层医生的临床诊断水平,减少糖尿病的漏诊或误诊。

  原因一 单纯依靠“三多一少”症状来诊断糖尿病

  有些患者甚至包括少数基层医生错误地认为,凡是糖尿病患者都有“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症状,若患者没有此类症状,便可排除糖尿病。这样一来,许多症状轻或无症状的糖尿病患者便被漏诊了。这种情况在老年人群中非常多见。

  解析:通常情况下,只有当血糖明显升高(超过10mmol/L),患者才会出现“三多一少”症状。而根据糖尿病诊断标准,只要空腹血糖≥7.0mmol/L便能诊断糖尿病,由此可知,对于空腹血糖介于7.0 ~10mmol/L的轻症糖尿病患者,如果单纯依赖“三多一少”症状来诊断的话,多数会被漏诊。须指出的是,“口渴、多饮、多尿”并非糖尿病的专利,某些其它内分泌疾病(如尿崩症)也可出现上述症状,因此,医生不能完全根据症状来诊断或排除糖尿病。

  综上所述,诊断糖尿病,症状不是必要条件,关键是看血糖是否达标,后者才是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只要有2次血糖检测结果达到诊断标准,即便患者没有症状,同样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原因二 对糖尿病临床表现多样化认识不足

  许多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而是以各种并发症作为突出表现,有的因视物模糊就诊于眼科,有的因频繁尿路感染或蛋白尿就诊于肾内科,有的因手脚麻木或脑卒中就诊于神经科,有的因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心绞痛就诊于心内科,还有的因恶心、呕吐、腹痛就诊于消化科。如果接诊医生对糖尿病症状多样化认识不足,势必造成诊断延误或漏诊。

  解析:糖尿病是一种累及全身的慢性疾病,临床症状多样化是其一大特点。除了“三多一少”症状外,还要熟悉和了解糖尿病其它不典型症状,切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当今医院专科越分越细,这就要求专科医生具备一定的全科知识,不能仅满足于首发疾病的诊断,还要注意查找隐藏在背后的原发病,不要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及时检测血糖,以防漏诊。
          原因三 对餐后血糖检测重视不够

  一提到血糖检测,人们往往习惯于抽空腹血化验,并认为只要空腹血糖正常,就没有糖尿病,其实未必。根据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只查空腹血糖会导致至少60%的糖尿病患者被漏诊。

  解析:在2型糖尿病早期,尽管患者胰岛β细胞受损,但尚有部分保留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因此,患者往往表现为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升高。而当餐后血糖升高并超过11.1mmoI/L时,同样也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因此,诊断糖尿病不能光查空腹血糖,还应重视对餐后2小时的血糖检查。对于空腹血糖大于5.6mmoI/L且肥胖的人应常规做葡萄糖耐量试验,以避免漏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的空腹血糖值是多少,饭后血糖不超过多少?
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
​高血糖患者需牢记三组数字。
血糖正常值是多少?
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