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许剑民:如何预防大肠癌?

许剑民:如何预防大肠癌?

核心提示:现代人生活不规律、饮食过精过细、缺乏运动、忙碌时憋便都使肠胃蠕动减少,正常的排便排毒系统被扰乱,毒素被大肠反复吸收,通过血液进入循环系统,就有可能诱发大肠癌和其他健康隐患。

  结肠作为人体的“下水道”,担负着吸收水分,形成大便和运送废物毒素的任务,人体每天肠道内产生的毒素需通过及时清理“下水道”才可正常排毒。然而现代人生活不规律、饮食过精过细、缺乏运动、忙碌时憋便都使肠胃蠕动减少,正常的排便排毒系统被扰乱,毒素被大肠反复吸收,通过血液进入循环系统,就有可能诱发大肠癌和其他健康隐患。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复旦大学大肠癌诊疗中心副主任许剑民一直致力于大肠癌的早期筛查的推广,他连续两年在上海政协提案,推动了去年全市大肠癌普查的市政府实事项目,为100万上海居民提供免费的调查问卷和大便隐血试验大规模筛查工作,这是我国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癌症筛查工作。

  大肠癌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许剑民: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食用了致癌物质;结、直肠癌的慢性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使肠黏膜反复破坏和修复而癌变;遗传因素,抑癌基因突变和遗传不稳定性导致成为结、直肠癌的易感人群;癌前病变,如直肠腺瘤,尤其是绒毛状腺瘤更为重要。

  近些年人们生活方式改变,饮食结构逐渐向高脂肪、低纤维转变,加上作息习惯和环境污染等因素,也导致大肠癌发病率不断上升。比如日夜颠倒的方式,打乱了人体正常的排毒秩序,可能诱发大肠癌的形成。

  大便中的毒素在体内积累时间过长,有害物质被肠道吸收,就可能出现精神萎靡不振、头晕乏力、食欲减退和口腔异味等症状。长此以往,容易导致便秘、肛裂、痔疮等病。

  喜食肉、不吃粗粮,也可能增吸毒素。肠道喜欢粗纤维食物和水分。很多人容易患便秘,就因为他们的饮水量和吃的水果等粗纤维较少,肠道水分变少,因此大便就容易干燥。

  近年来发现患肠癌的年龄有所提前,虽然年轻人比例不高,但是已明确和饮食结构有关系。

  一位17岁的男孩喜欢放学时在路边吃烤肉串,平时“无肉不欢”,体重达200多斤,因便血来看门诊时已是肠癌晚期,术后1年又发生肝脏转移;另一位19岁的男孩平日尤其喜欢吃洋快餐,几乎天天不落,来看诊时已是肠癌晚期并腹腔内广泛转移。

  调查显示,常食高脂肪、高蛋白以及低纤维类食品的人群,患肠癌的概率要明显高于食用这些食品较少的人群。这是因为动物脂肪代谢的产物、低纤维素的饮食以及细菌分解的产物都能够直接导致肠蠕动功能的减缓,并且粪便长期停留在结肠会使吸收毒物质的机会大大增加,尤其是诱发肠道疾病的发生。

  此外,大气的污染、水源的污染、家庭日化品和应激情绪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体毒素水平的高低。

  不少人会有这样的体会,一旦工作学习上碰到紧要的事情,除了精神上表现出抑郁、多疑、紧张、焦虑外,肠胃道也会出现腹痛、腹泻、排便频繁或不成形等症状,这些症状被称为“肠易激综合征”。比如在餐后,尤其是早餐后多次排便,食用粗纤维蔬菜、生食、冷饮后出现腹痛腹泻或大便不成形。此时应减少“产气食物”摄入,让肠蠕动慢慢正常,恢复排毒功能。

  久坐办公室的人群更要经常运动,选择散步、慢跑等,可以帮助肠胃蠕动,缩短粪便在肠道停留的时间,减少对毒素的吸收。

  大肠癌如何进行早期诊断筛查?

  许剑民:一般高危人群包括:大肠癌高发区40岁以上有症状人群、患过大肠癌手术后人群、患过大肠息肉经肠镜下电灼术后人群、有大肠癌家族史直系亲属、有大肠息肉家族史直系亲属、溃疡型结肠炎患者、有血吸虫性直肠肉芽肿的患者、胆囊切除术后的人群。

  这些人即使无症状也必须定期去医院进行结肠镜的检查,我们建议1-2年做肠镜检查1次,可发现癌前期病变——大肠腺瘤和早期癌。

  据统计,在一般人群中,94%新发结直肠癌病例和91%的结直肠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大于50岁,男性患结直肠癌的几率比女性患者高35%。

  因此建议,每年1次粪便隐血试验,每3年1次结肠镜检查,每年咨询专业医师。

  如何预防大肠癌?

  许剑民:对于大肠癌的预防,改善饮食、规律生活是关键,平时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首先,多吃纤维食物。少吃高脂肪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这是预防大肠癌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每日饮食中要有足够的蔬菜,如芹菜、青菜等,平日可有意识增加一些粗粮、杂粮的比例,饮食不宜过细过精,也可以帮助肠胃蠕动消化。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过分饥饿、不暴食暴饮,这样有利于肠道消化吸收平衡,避免因无节制饮食而致肠道功能紊乱。美国防癌协会推荐每人每天摄食30-40克膳食纤维;日本70岁以下每天标准摄入量是19-27克;我国推荐的标准是每日膳食纤维30克。

  其次,要多运动。保持每日大约20分钟中度日常运动,有助排泄物通过肠道,协调排泄。有研究表明,运动可以将患大肠癌的危险降低一半。

  另外,积极治疗已患的大肠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肠腺瘤等。如有大肠癌的高危因素存在,如家族性结肠癌或息肉病、家族性多发性息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定期去医院咨询或检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便秘是癌症的种子,经常便秘要注意了!
广州人饮食清淡,为何大肠癌发病率全国第一?
为啥肠癌发现多是晚期?排便时3种异常,别忽视,可能是癌变信号
《肠道内经》
再次劝你:3类食物是大肠癌最爱,再喜欢也要忍住
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