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际护士节专题:燃烧自我照亮别人的叶新梅

  2007年2月5日,原广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正式“变身”,加入了中山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的行列,并更名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经过一批“垦荒者”的辛勤努力,医院的发展终于迈上了正轨,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垦荒者的精神是六院成长的动力。

  护理部的叶新梅副主任正是这批垦荒者中的一员。作为中山六院护理团队的领军人物之一,她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讲述,有太多的管理经验和工作能力可以学习,她用行动践行着南丁格尔“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牺牲精神,也时刻激励着我们。

  勤奋好学、乐于传授的“护理导师”

  从1988年毕业到现在,叶主任从事护理工作已经26年。由于护理工作一直不被公众所重视,在这26年里她看着很多同事转行,自己也曾多次被家人和朋友劝说,但是她依然选择在这条路上一直厮守。

  当初还在中山一院时,年仅28岁的她就已经当上胃肠外科的护士长,2001年她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国际造口师,同期全国仅有11人获得这个执业资格,后来叶主任又成为了一名造口和慢性伤口护理专家。2007年,她跟随汪建平教授来到中山六院,成了建设新生的中山六院的中流砥柱之一。叶主任与她的团队组建了一个又一个的专科病房,培训了一大批优秀的胃肠专科护士,使中山六院的护理工作走上正轨,并在此基础上蓬勃发展。

  这一切缘于她对理想坚持不懈的追求和对困难迎难而上的态度,她的这份倔强的精神一直鞭策着年轻护士们,不因环境怨天尤人,也不向困难低头屈服。

  在业务上,她鼓励护士们多学、多写、多看,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在中山六院护理论文薄弱的时候,发动护士们多写论文,并专门请来时任中山六院副院长的兰平教授给全院护士讲授如何撰写论文。她还不满足于只从事造口伤口处理,在护理业务上,只要有机会多学一种,她都会亲力亲为的去钻研。

  叶新梅副主任常对护士们说的一句话是:“学海无涯,护理工作是做到老学到老。”

  亲力亲为、甘于奉献的“专医专护”

  任意“百度”一下“叶新梅”这个名字,几乎每条都与造口护理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赴意大利领取证书到开设专家门诊,从在专业杂志发表文章到开堂讲课,无不表明着她这些年在造口护理工作中取得的成就。

  她还亲自带教造口学校的学生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生,每天奔走在各临床科室,为准备做造口的患者定位,帮助造口和复杂伤口患者换药,并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护理和饮食指导。

  曾有一位高流量肠外瘘合并尿瘘的病人,每天流出量多达3000ml,由于肠液腐蚀皮肤,瘘口周围皮肤潮红、糜烂,病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还需专设2名护工用棉球和棉垫不停地吸腹部流出的液体。叶主任想尽了各种办法对流出液进行收集,以保护周围皮肤,减轻病人的痛苦。经过不断的尝试,通过专门的手段终于收集成功,瘘口周围皮肤再也没有肠液腐蚀,潮红、糜烂的皮肤很快好转,病人的痛苦解除。这毕竟不是简单工序的换药,叶主任成了该患者的 “专医专护”, 不管是上班还是休息,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电话一来,叶主任就得跑回医院给患者换药。在叶主任的精心护理下,病人很快康复,迎接二次手术。

  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为提高造口人的生活质量,叶主任坚持电话回访,她时常利用休息时间回复造口病人的电话、邮件咨询。她对接诊的每一位病人都热情对待,通过谈话去体会隐藏在病人语言中的感情和情绪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与病人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过年过节,她手机上收到的信息都是病人发过来的祝福,都是感激的言语。经叶主任换过药的病人都说她是他们的恩人。

  “姑娘们总说我那么厉害,好像病人的什么语言都听得懂,其实我都是用心去猜测的。”叶主任笑着说。

  因此,很多病人指明要叶主任换药,但是为了培养新一代的造口师,为了巩固整个护理团队的专科护理技术,每到换药时她都会领着一个或几个护士,让她们在她的指导下换药。其实只要看到她在场,病人们就会安心。

  忘我工作、谦逊待人的“姐姐、女儿、母亲”

  作为护理部副主任兼病区护士长,叶主任积极探索适合中山六院的优质护理模式。她深入病房进行调研,了解患者需求,征集医护人员意见,然后再自己所在的病区外五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试点工作,然后汇总经验对护理工作模式进行改革。

  通过近半年的尝试,护士们对基础护理的服务意识有所提高,红灯呼叫次数明显减少,患者健康教育的意识增强,医护患关系融洽,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显著提高。此外,护士之间协作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所提高,更加熟悉了解分管患者的病情,也缩短了护理记录的书写时间,提高了执行医嘱的效率。

  叶主任在病人的心目中可以拿到100分,然而,忙碌的工作使她牺牲了自己陪同家人的时间,在女儿的心目中她却只有60分。在刚转到中山六院时,病房的布置、人员的培训安排等许多事情让她忙得团团转。又恰逢女儿生病了,高烧到39.8度,但她根本顾不上女儿,结果医院开业的第一天,自己的女儿却成了第一个病人。

  平日里的叶主任并没有那种让下属们畏惧的严肃,反而非常的平易近人,她经常下到各个科室,关心同事的工作和生活。偶尔,她也会亲自下厨,请一些同事去她家中共享美食。逢年过节,她都会带上食物到科室给值班的医生护士,让他们在这种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时候感受到来自科室的温馨。她的这份谦和还感染着她的病人,在他们的心目中,叶主任不仅仅是一位白衣天使,更是一位姐姐、女儿和母亲,耐心呵护着他们的健康和生命。

  叶主任的故事还有很多,讲也讲不完。她的经历彷如一本书,不仅限于冷暖自知,还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和优良的品质供我们去学习、效仿。她的故事让编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古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光亮的烛光,给苦苦求索的造口人指明方向;

  慈祥的烛光,给护理团队的新生力量带来关爱;

  奉献的烛光,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晨间护理,6招教你应对不配合的病人
面对疫情坚守岗位的血液净化中心
【虞见.战疫】医者逆行,为爱坚守
优秀护士长先进事迹材料
“60后”护理专家成守珍:战疫前线的“定海神针”
外科护士进修心得体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