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润年父亲的死
    小时候,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润年父亲的死。
  润年是我的同学,跟我住同村,且是同族,同辈。从小,我们一直很要好,是形影不离的伙伴。我们是同时上的村学春季班,又是他姐姐桃子教我们认的字。他姐姐出嫁后,我们又一块上了大队小学一年级。
  那时,学校是春季开学的。记得一年级头一学期快放暑假的一天,润年父亲死了,是上吊死的。听说清晨村里人上工时发现,他已吊在自家门前河滩的一棵柳树杈上,人已经僵硬了。
  我们村有二百多户近一千口子人,全都住在一起,很攒趋。不知为啥,润年家独自住在离村子较远的小河畔上。当时我总担心,他们住在那里很孤独,很害怕,不可思议。因为有一次,村子里来了一只狼,没有叼上羊就被人发现了,并且是从他家门前把狼赶跑的。我问润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住在那里,说从记事起,他家就住在那里,住惯了,也不是很害怕。
  给润年父亲办丧事的那天,下午放学后,我仍和往常一样去给猪拔草。但不是从他家门前走过的,是从另一条路上绕过去的——不是怕见润年伤心的样子,只是心里觉得很害怕。但怕什么,说不上。
  那天傍晚,给猪拔草时,我总是惦记着这事,时不时眺望着河对面润年的家:大门前的杏树下,搭着一个旧帆布帐篷,几个穿孝衫戴孝帽的人,出出进进。间或有一个人,从帐篷里端一盆水出来,泼在门前园子里。听人说,那是在凉尸,因为天气热,尸还没有凉下来。至于在大门外落草,那时因为人是在外面殁的,不能进家门,这是忌俗。
  黄昏时分,我背着猪草,仍然绕道回家。晚饭时,我很少(应该说不敢)往大门外张望。晚饭后,也没有出门玩,早早睡了觉。
  后来,听叔父说,润年父亲是他初小的老师。不论在校内,还是校外,也不论是小时候,还是后来长大了,他都很器重他,他也很尊敬他。
  叔父说,润年的父亲比我父亲还要大几岁,上学时很勤奋,成绩一直很好。但上到初中,家里人手紧,肄业回来,早早操持家务了。即使这样,他在我的父辈们中间,仍算是念书最多,学问最深,最聪明,最谦虚,字儿好,人更好的一个人。
  在我的记忆中,他的个子高而端直,脸色白而和善,走路快而轻,说话沉而稳,总是微笑着。
  叔父说,他上大学时,一年寒假回家,大概是除夕或除夕前一天,润年父亲拿着一沓红纸来叫他写对联,他再三推辞,说字儿难看,拿不出手。可润年父亲坚持说,行!你是大学生,有功名了。你正写,你写啥,我贴啥。叔父实在推辞不过,只好硬着头皮写了。他一边端详,一边点头,一边微笑,说,不错!不错!真不错!叔父说当时他脸很烧,很不好意思,知道那是在鼓励他。
  叔父说,六零年开春,大家都已饿得不行了,我父亲又远在引洮工程上,他还上初中,家里只有娃娃女人,没有一个撑杆杆拿主意的人。有一天,润年父亲来了,给奶奶说,婶婶,不要惜可家里的东西,有啥值钱的,叫娃娃拿去卖几个钱,再买点粮食,不要饿出事儿来,只要人在着,啥都是闲的……听了他的话,奶奶叫叔父把家里唯一值钱的一根羊毛毡卖了,买了几十斤粮食,应了一下急,慢慢渡过了难关。叔父说,就是那几句话——也只能是几句话,可真是比钱还要值钱。
  叔父还说,润年父亲临死前一段时间,他还见过一面。那次,润年父亲低声对他说,这几天,我把《语录》和《毛选》翻来覆去看了几遍,觉得里面尽说胡话,前矛后盾,没有几句是实的,都是哄人。说过这话不到一月,他就死了。
  听人说,润年父亲临死前,有十多天没有出门,一个人呆在屋里,白天黑夜写什么,但写什么,没有人知道。后来就连润年老哥也说的确在写什么,但写的东西,找不见了——大家对他们兄弟的话半信半疑。我想,润年是真的不知道的,因为他的确还小。
  润年父亲死的时候,是一九七零年麦黄时间,人们正在准备收割,但还未开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何李白能一生潇洒?年少有个好爹,中年依靠贵妇,晚年投奔叔父
月非故乡明
大龄儿童
杨慎励志故事:身处逆境,勤于著述
治家篇四
子孙虽愚,诗书宜读4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