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统工艺】北京工艺品四大名旦

       人们口中的“老北京指的是古都北京的传统风俗。北京作为七大古都之一,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官员们对衣着打扮都相当重视。在北京,景泰蓝、雕漆、玉雕与象牙雕刻被称为北京工艺品的四大名旦,她们是工艺美术世界里璀璨的明珠。悠久的历史、典雅优美的造型、精美华贵的视觉感受以及全部为手工完成、凝结着制作者聪明才智的各种特性赋予了四大名旦别样魅力。


       这四大名旦无一不是造型严谨,做工精美,独具匠心,而又都有自己独特且鲜明的风格,小编接下来就来详细给大家介绍一下久负盛名的北京工艺品四大名旦。


景泰蓝北京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又称“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

(戴嘉林景泰蓝作品)


       关于景泰蓝的起源,考古界至今没有一致的答案。一种观点认为景泰蓝产生于唐代,另一种说法是元代忽必烈西征时,从西亚、阿拉伯一带传进中国,还有人说在春秋时就出现了这种工艺。但不管怎样,有一点是学术界一致认同的,明代宣德至景泰年间是中国景泰蓝制作工艺的顶峰时期,丝工粗犷,饰纹丰富,釉色匀肥,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景泰蓝”一词也因此而来。现在景泰蓝已经成了一种工艺品名称,而不是指颜色。


(戴嘉林景泰蓝作品)


       景泰蓝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最具北京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它采用金银铜及多种天然矿物质为原材料,集美术、工艺、雕刻、镶嵌、玻璃熔炼、冶金等专业技术为一体。古朴典雅,精美华贵,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深刻文化内涵,被称为国宝“京”粹,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适用于鉴赏收藏、商务礼品、日常用品、室内外建筑工程装饰等。


(戴嘉林景泰蓝作品)



戴嘉林,出生于北京市,先后毕业于北京艺术设计学院和齐白石艺术学院,长期从事景泰蓝的传承、设计、生产、研发及教学等工作。在5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戴嘉林大师硕果累累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创作视野开阔,能广泛吸收古今中外姊妹艺术营养;他善于把景泰蓝的掐丝工艺和工笔画的线描技艺有效结合起来,并在国内首创“垂绕式装饰法”,作品能以形写神且富于生命力。尤其是在色彩运用上,他讲求作品的整体色调和美感,被誉为“中国景泰蓝色彩第一人”。作为一位“德艺双馨”的大师,戴嘉林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北京市特级工艺美术大师 、高级工艺美术师兼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金属艺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象牙雕象牙雕刻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象牙雕刻艺术品,以坚实细密,色泽柔润光滑的质地,精美的雕刻艺术,倍受收藏家珍爱,成为古玩中独具特色的品种。




       中国的象牙雕刻历史源远流长,考古发现,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就以象牙雕刻作装饰品而随葬了。而《史记·微子世家》也已明确记载:“纣始为象簪。”也就是说,最晚到商纣王时,就开始拿象牙作发簪了。因为象牙材质珍贵与特别,象牙艺术自诞生起,就与皇家结下了不解之缘。辽、金、元、明、清历代帝王都把象牙作为皇家珍品来看待。


       北京牙雕即北京象牙雕刻,可考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外地迁徙或被招募到京的优秀工匠与北京当地的工匠不断切磋,经过数百年的实践,北京牙雕具有了雍容华贵的宫廷艺术品格,形成独特的工艺特点。北京牙雕在清末曾一度衰微,后经杨士惠及其传人的努力,这一古老工艺又得以复兴。




       早期的象牙艺术品主要是笏板、镇纸或是妇女的饰品,造型品种比较单一,工艺也谈不上精美。进入清代后,由于皇帝的喜爱和重视,专门在清宫造办处中成立了负责象牙制品的机构。但作品并非工匠确定,而多由皇帝出设计,宫廷画师出图纸,再借用工匠的巧手完成。这样一来,这一时期象牙制品的艺术性大幅度提升,同时也造就了不少名家名工,象牙制品的品种也更加多样。


       在清末民初,北京已有十几家这样的象牙作坊,主要分布在花市大街、下堂子胡同,上、下唐刀胡同。其中最有名望的是耿润田,当时人称“耿子”。他擅长雕刻立体圆雕,仕女和罗汉艺术造诣也很高。而他的的手艺,则完全出于宫廷。到了20世纪30年代,象牙雕刻行业更是蓬勃发展,从业人员一百八十余人,其中,较有名望的是王彬、杨士惠、杨士忠、曹彬等人,而这些人后来大都成了北京象牙雕刻厂的得力干将。


       新中国成立后,艺人们陆续成立了几个象牙雕刻合作社,到了1958年,由北京象牙雕刻生产合作一社、二社和公私合营的象牙雕刻厂3个单位合并成北京象牙雕刻厂。尽管胡同早拆了,但如今的牙雕厂依然没搬离花市,坚守着牙雕艺术的“老根儿”。


       北京象牙雕刻技艺以口传心授方式承传。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于保护大象种群的考虑,国际上曾经一度禁止象牙贸易,这使得完全依赖进口象牙原料的北京象牙雕刻工艺陷入了困境,面临着一无原材料、二无年轻传人的局面。近年来,国际上已开始摒弃死板的贸易禁令方式,允许库存象牙贸易。即使如此,也无法解决作为特种工艺的北京象牙雕刻技艺无人传承的问题,应尽快建立保护机制,对这一古老的特色技艺加以发掘抢救。


雕漆是中国传统民族艺术,至少有一千四百余年历史。横跨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在明清两朝还是皇家宫廷工艺器物,历来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和艺术价值。雕漆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漆雕、剔红、剔黄、剔绿、剔犀、剔黑、剔彩、堆朱、堆漆,明朝中后期才统称雕漆。




       雕漆是把天然漆料在胎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纹的技法。由于色彩的不同,亦有“剔红”“剔黑”、“剔彩”及“剔犀”名目。



       北京雕漆有金属胎和非金属胎两种,前者是珐琅里,后者为漆里。着漆逐层涂积,涂一层,晾干后再涂一层,一日涂两层。涂层少者几十层,多者三五百层,然后以刀代笔,按照设计画稿,雕刻出山水、花卉、人物等浮雕纹样。所用之漆以朱红为主,黄、绿、黑等做底色,分为剔红(堆朱)、剔黄、剔绿、剔彩、剔犀等工艺品类。北京雕漆造型古朴庄重,纹饰精美考究,色泽光润,形态典雅,并有防潮、抗热、耐酸碱、不变形、不变质的特点。雕漆工艺是中国漆工艺的一个重要门类,也是北京传统工艺美术的精华之一。它体现了我国工艺美术家的高超技艺和聪明才智,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瑰宝。



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商周时期 ,制玉成为一种专业,玉器成了礼仪用具和装饰佩件。玉石历来被人们当作珍宝,在中国古代,玉被当作美好品物的标志和君子风范的象征。


       玉,实际是优质的石。玉石的种类非常多,有白玉、黄玉、碧玉、翡翠及玛瑙、绿松石、芙蓉石等。玉石经加工雕琢成为精美的工艺品,称为玉雕。工艺师在制作过程中,根据不同玉料的天然颜色和自然形状,经过精心设计、反复琢磨,才能把玉石雕制成精美的工艺品。




       北京玉雕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就用玉器作为妇女的装饰品。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历代繁衍,逐渐形成工艺精湛、造型优美的玉雕艺术。北京玉雕是原宫廷玉雕工艺的继承和发扬。


       北京玉雕技艺源远流长,深厚精湛,在制作上量料取材,因材施艺,遮瑕为瑜成为琢玉的重要法则。能工巧匠利用玉石的自然形状、色泽、质地、纹理和透明度,创作出许多巧夺天工、妙趣天成的珍品。玉器制作的工艺过程,概括为“议、绘、琢、光”几个阶段。表现手法有:圆雕、浮雕、镂雕、线雕等。




       北京玉雕品类繁多,玉雕的品种很多,主要有人物、器具、鸟兽、花卉等大件作品,也有别针、戒指、印章、饰物等小件作品。2008年,“北京玉雕”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台北故宫收藏漆器,燕京八绝之一
燕京八绝:独特的“京作”艺术!
【1417期】清宫御作之翘楚——“燕京八绝”,件件极致,令人大饱眼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燕京八绝”
非遗传承丨惊艳时光的“燕京八绝”,你了解多少?
《千里江山图》珍贵,它们更珍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