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统工艺 | 珐华诱惑


珐华器,是由山西晋南地区所创烧的民窑器,属于低温釉陶瓷,接近于硬陶,烧结仅高出陶器100度左右,与唐三彩相类。

容斋 | 中国风 艺术 生活  /   订阅号:rz17668


珐华渊源


有考证认为,珐华一词始出方言俚语,原意为粉花、粉画。即用袋装粉泥,在成坯之上挤粉泥而立。由于晋东南人法粉不分,外埠人误粉为珐。

据民国时期著名收藏鉴赏家赵汝珍所著《古玩指南》一书记载:“由于法花质釉的情形与元代的瓷器物相近,故人们多认为它是始自元代。明代法花的用途较为广泛,故法花在釉质等一切方面都要比元代进步。清初汉族民间尚有制造法花的,雍正以后则停止制造。”


在珐华器短短三四百年的发展史中,其生产和制作工艺水平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并以其复杂而特殊的制作工艺和艳丽而明快的低温彩釉,成为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独特历史地位的一朵绚丽的陶瓷奇葩。

珐华器的主要产地在山西的蒲州、平阳霍州等晋南地区,以及陕西、河南等部分地区。其中,山西晋南地区(蒲州、阳城、高平、晋城一带)生产的珐华器最负盛名。


珐华器的烧制工艺与其他陶瓷不同,加上其所具有的艺术视觉效果更为立体直观,在明代时期各地多有仿制,陕西西安、河南洛阳、河北宛平都生产过陶胎珐华器,其中以景德镇所仿珐华最为经典。

有史料记载,景德镇于永乐始烧瓷胎珐花器,但迄今尚无确认的实物。目前见到的最早的景德镇烧制的珐华器为明宣德年间的作品,造型有瓶、樽、罐、绣墩及透雕盒等。其器以孔雀蓝或匣皮紫釉为地,纹饰凸线内填黄。白、孔雀绿诸色,画面形象生动,色彩艳丽,成化蓝釉碗的堆粉作款工艺即受此影响。

景德镇的珐华器在纹饰上与同期的陶瓷纹饰类似,在制作中由技术高超的工匠立粉填彩,因此景德镇珐华器艺术价值较高,较受藏家欢迎,特别是成化至明晚期的珐华器。


明代景德镇所产珐华与山西珐华器在制作工艺上基本相似,主要区别于胎质和釉色:

山西珐华器的胎质为陶胎,景德镇珐华器的胎质为瓷胎;

山西珐华器的釉色以蓝色、孔雀绿色、黄色、紫色、白色等多种色调为主,景德镇珐华器的釉色以黄、绿二色为主。


由于这两种珐华器生产工艺的复杂和特殊,制作历史的短暂以及其生产的地域相对较少,所以,能保存完好、流传至今的产品并不多见,传诸于世藏宝于民的精品更是凤毛麟角。


珐华与琉璃


山西珐华陶瓷由琉璃演变而来,属琉璃陶瓷的一个支系,当时有晋地琉璃遍天下一说,无论皇宫庙宇,商宅权府,山西琉璃无处不在。山西大同明洪武十三年筑造的九龙壁,便是琉璃与珐华陶瓷完美的结合体。

珐华的化学成分与琉璃基本相同,珐华器与琉璃器的最大区别是在釉中添加了草木灰,也称牙屑釉,在色釉上比琉璃器更纯正丰富,刻画细腻。

珐华檐梁

山西产的珐华与琉璃从外观来看相近,且都为陶胎。琉璃多为绿黄色,色彩单一,珐华彩则比较丰富,绿、黄、白、蓝、紫、黑等,特别是茄皮紫、葡萄紫、色泽透明鲜亮历久而弥新。


工艺 技法


珐华器所用胎体皆为陶胎,分为砂胎与缸胎两种,砂胎酥松,缸胎坚细。装饰手法是在修好的胎体上先雕刻花纹图案的轮廓浅条,再用毛笔蘸瓷浆在纹饰轮廓线中堆起凸起的线条,入高温烧成素胎,再在烧好的素胎上按花纹图案的需要,施以蓝、白、黄、紫、绿、孔雀蓝等彩釉,二次入窑低温烧成。


胎:元末明初的珐华器胎质介于白陶与缸胎之间,胎质疏松内含颗粒较大,釉面剥落严重,叩击发出木质之声,立粉突出部分几乎釉不存在。明早期胎质开始呈细缸胎,有白色、米黄色,灰白色和砖红色。

元代珐华器因由琉璃建筑构件转换而成,所以胎质厚、笨,烧结窑温为1050度到1100度左右,明代略显轻薄致密,胎釉结合甚好,但仍有剥釉现象存在。烧结窑温在1100度到1150度。


釉:珐华器由琉璃转换而来,最大的特点是隔釉见胎,开芝麻纹片,琉璃则开大甲纹片。

珐华器蓝釉分两种:一为孔雀蓝,一为孔雀绿,蓝釉色彩正品应为天蓝+毛蓝,绿釉为军绿+墨绿,统称为孔雀蓝。黄色正色为娇黄,有葡萄紫,茄皮紫,所有珐华器均为有紫为贵。由于珐华釉隔釉见胎,从元晚便出现了珐华釉下墨彩,但墨彩处剥釉严重,墨彩大多绘花鸟人物。

蓝釉之美

孔雀蓝,天蓝+毛蓝色,色泽鲜亮欲滴,开芝麻纹小片积釉处略显墨绿。孔雀绿,军绿与墨绿之间,积釉处偏黑,开小片。白釉偏米色,积釉处发青,开小片,黑釉带焦状。茄皮紫、葡萄紫、鲜亮透明,开片少,黄釉为娇黄,积釉处桔红仍可见胎,开芝麻纹下小片,且四周上翘。

纹片的开法均为片四周起翘,如胶泥地日晒后的龟翘状,且反铅,隐现蛤蜊光。

纹饰:元末明初以立粉,堆花为主,明中出现刻、画花、戳印纹。模制出现。立粉多彩缨络纹,山水、人物亭榭楼阁纹,动物植物花卉纹,明中期开始出现印纹、划刻纹,同时出现模制脱胎器,如:狮、貅、香炉人物等。


明 珐华镂雕牡丹孔雀纹


常见的纹饰有花鸟、云龙、人物等,色彩浓艳,纹饰具有立体感。

窑口:长治八义窑、临汾窑、榆次窑、潞州窑、介休窑、大同窑、泽州窑、孟家井窑、马庄窑、从唐、五代的三彩陶瓷,辽金的三彩陶瓷,宋代的南青北白,山西的珐华陶瓷,传承综合了各代的具象审美,突显独创了珐华彩釉陶瓷,它以北方文化为背景的粗犷、豪放,朴实的农耕文明、游牧文化,揉合的民族情结刻画在了陶瓷之上,形成了山西黄土高原独特的琉璃珐华文化。

器型:珐华器型有瓶、罐、钵等。明代山西生产的珐华器,主要是器型较小的花瓶、香炉等陈设器,其形精巧玲珑,华丽活泼,观赏价值和陈设价值很高。

明中期以后珐华器从建筑构件走向庭堂,其精美不言而喻。其中盘、碗、碟、香炉、文房用品,人物造像、瓶罐、缸、吉祥神像、神兽,最为多见。

装饰技法:珐华器普遍采用了压模、捏塑、刻划、贴花等传统民间工艺手法。


历代珐华精品


明成化 珐华童子拜观音瓷板

明正德 嘉靖 珐华八仙纹大罐


明 珐华釉双龙耳瓶

明 珐华兽耳花鸟纹大罐

明 珐华花卉纹鼓墩

珐华釉莲花纹罐

明 珐华釉龙纹抱月瓶


明 中晚期 珐华开光瑞兽罐


明 珐华釉龙纹梅瓶


清 素三彩珐华立粉酒仙瓶


清 珐华缠枝花卉瓶


明万历 珐华双龙莲花纹兽面足香炉


明 珐华开光花卉八棱梅瓶


清 珐华菊花纹双耳瓶

明16世纪 珐华莲花纹罐


明16世纪 珐华缠枝牡丹纹葫芦瓶


明 珐华釉一鹭莲科八宝纹大罐


明 珐华釉人物梅瓶


明 珐华釉梅瓶


明 珐华釉刀马人物大罐


明 珐华绣球钮压鞋枕


明 珐华瑞兽纹大罐


明 珐华镂雕人物图盖罐


明 珐华缠枝莲纹梅瓶


明 珐华花卉灯台


明 珐华花卉梅瓶


明 珐华花卉双耳瓶


珐华釉地粉彩开光锦绣前程纹盖罐


明 珐华彩花蝶纹出戟花觚


明 珐华缠枝莲梅瓶


珐华红绿彩龙凤葫芦瓶

------

本文由<容斋> 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珐华器鉴赏
浓妆艳抹 说珐华
实物赏析:从满池娇纹梅瓶探讨珐华器鲜为人知的魅力!
惊艳天下
元明清精美珐华器
汉代琉璃工艺:法华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