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快评】发展智能制造将带动就业升级

短期来看,智能制造将引发替代效应,导致那些重复性强、中低技能的工作岗位消失。同时,智能制造具有一定的自感知、自决策和自执行等功能,并实现了信息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能够节省大量管理人员,使企业组织结构向扁平化、去中间化的趋势发展,从而减少了对管理岗位的需求。

但长期来看,发展智能制造将创造大量新的就业机会,并带动就业升级。

01

发展智能制造将带动一线工人的知识和技能升级。智能化生产线对工人的知识、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产一线将需要大量的既懂生产工艺,又懂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装备操作技巧的“数字工匠”。例如,宁夏共享集团通过建设智能铸造工厂,将原来铸造操作工人从繁重的造型、制芯、合箱等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传统的翻砂匠变为只需要操作3D打印机等智能制造装备的“数字工匠”。

02

发展智能制造将在企业内部创造新的部门和岗位。由于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企业将会成立信息管理部门,并设立网络管理员、现场服务技术人员、软件开发和维护人员等新的工作岗位。而随着自动化技术的逐步普及,对技能人才的需要会只增不减,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就需要有人去维修。即使无人驾驶汽车,也仍然需要维修工人的帮助。

03

发展智能制造将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并产生大量新的就业岗位。随着智能制造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将会带动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从而产生大量新的劳动岗位。例如,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统计,在20102015年期间,美国工业部门安装了大约13.5万个新的工业机器人,主要的驱动因素就是汽车行业领域的自动化需求不断升高,而同一时期内,汽车行业的新增员工数量达到了23万人。

04

发展智能制造可拉动经济增长,增加新的就业供给。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技术进步是打开经济增长之门的“钥匙”,并成为拉动就业的主要力量。智能制造提高了机器人产业的“从业工人”的收入,这些收入将主要进入服务业,创造更多服务业就业;同时智能制造将进一步降低产品价格,给全民带来了更大的购买力,进而创造更大的需求和就业。有研究表明,100万台工业机器人可以直接创造出近300万个就业岗位,且汽车、电子产品、可再生能源、先进系统、机器人技术以及食品与饮料等行业的就业率将随着机器人的应用而上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去工人化与再工人化
机器人代替人工风暴席卷企业三年50万工人仅剩下5万
【休闲关注】智能机器人来袭后的结果!
工业机器人之痛:市场逐渐扩大,但痛点却在这里
【警醒】三成企业智能化的难关在人才
多地出现“机器人抢工作” 人力成本优势遭挤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