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94清华投毒案】
我再说些物化2班的情况。这些是我私人的观点,可能未必客观。
   
  物化2在大学5年中拿了不少荣誉,至于是否名副其实,仁智共见。班里的矛盾从一开始就是很大的。甚至到了毕业,可能还有一些矛盾没有解开。男生之间,女生之间,干部之间,种种矛盾只是被掩盖在荣誉虚幻的光环下。而至于为何“大家”维护着这一个“荣誉集体”,我的一个同学说其实是因为这是那些干部的荣誉。我的观点是物化2与其说是一个大学生的班集体还不如说是一个高中生的班集体。
   
  物化2的干部也是变迁的。薛刚张利因为入学就是党员,所以一直是核心干部。政治辅导员主要还是通过这两人来了解同学的情况。但是大一班长,班副是刘丽敏和左晨。大二时因为一些利益上的冲突和各种各样的矛盾,刘和左退出权力中心,此后两三年主要由薛和张全面掌管班级事务。 到大四大五,支书是潘峰,班长是李现平。中间可能还有短期人员更换,已记不清了。
   
  左,薛,张,潘还有杨春光是同屋。大四大五之后杨成为刘的男朋友。左晨可能是班里唯一了解情况比较多但是还敢直言的人。他的离职实际上是因为看不惯薛张的一些做法,而且他在政治上属于“小资”倾向严重的人。而物化2的政治辅导员祈是很讲马列的。顺便提一句,祈好像是物化9的。物化9人才辈出,池宇峰就是该班的。他们班当年太活跃,以致于和系里矛盾,系里对他们印象很不好。但是恰恰是他们班出了很多人才,而优秀班集体物化2众人却表现平平,实在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左晨出国后在West Virginia University, Dept. Chem., 师从Paul W. Jagodzinski,从事Raman光谱方面的研究。我不知道他是否已经毕业了,我以前和他联系过,但是没有联系上。但是他的导师必然知道他的联系方式。我想你们可以从他那里了解更多有关物化2,薛刚,张利,女生之间矛盾的情况。最好是你们有信得过的人和他当面接触,了解一些情况。
   
  刘丽敏作为大一时班长,对于女生之间的矛盾应该知道很多。她和杨春光毕业后结婚,随后就不知去向,按理应该是去了国外留学。毕业的时候他们在同学的毕业留念册上几乎很少签字,甚至连通讯方式都没有留下。毕业后,开始还有人不很确切地知道一点情况,后来就什么消息也没有了。5460.net上有个访客杨威,是化学3班的,上面有联系方式。他和杨是老乡,也许知道杨春光的去向。但是我没有和他联系过。说实话,我觉得他们的不辞而别是非常奇怪的。刘和班干部固然有些矛盾,但是在男生这边并没有不好的印象。杨春光和薛刚张利同屋,平时似乎也不见有甚矛盾。而且杨春光足球踢得很好,为班里出过不少力。他们两人没有理由不辞而别。还有一个细节,我有印象刘丽敏曾在校合唱队呆过,具体可以找人核实一下。朱令是校民乐队的,她们应该比较熟。
   
  物化2的通讯录到现在也不完整,对于一个“优秀班集体”实在是非常奇怪的。我以为实际上反映了荣誉光环背后的种种矛盾。
   
  物化2很多人不愿提朱令这件事,我想原因可能很多。有些人不了解情况,有些人因为在漩涡中心,感情上不愿提,或者担心自己卷入此事太深,也未可知。
   
  我现在想到这些,告诉你,希望能对你们查找线索有点帮助。在重重迷雾之中,我也不知道到底隐藏了什么,但是也许你们知道的东西越多,对于朱令一案最后水落石出,找到真正的凶手帮助越多。
   
  另外,这次信件的内容请你一定不要把我的身份泄漏出去(删去若干字)一方面,我现在无法判断背后到底有什么阴谋,我自己还没能积蓄足够的力量对抗万一可能出现的险象。另一方面,我今后可能留在国内也可能去国外,我的同学知道我讲了这么多可能会孤立我。虽然这些事情我已经尽可能客观描述,但是人看问题总会有个立场的问题。而且许多细节涉及某些人的形象,我以为客观的,他们以为我在诋毁他们也未可知。虽然我并没有受到任何压力,但是,这件事情毕竟是谨慎为好。

中国的重重社会关系,直面很困难的,我站出来了也就准备付出代价。警方调查之初,我的一位关系很好的大学同学,女友在清华且和朱令班上一些女生关系不错。说清华传言朱令中毒是因为他爸爸走私铊,不小心沾染的。当时,我想这个谣言如此恶毒,实在不像是无聊的人可以编出来的,告知警方调查出谣言的来源有助于此案的侦查。好友因此差点和我决裂,我被讯问时警方态度很友好,他的女友被询问警方的态度就完全不一样了。我对同学很抱歉,但是这件事还是要做。同时,我补充一点,谣言的来源最后查到了,确定为孙维所为。

 每个身不关己的人,每个看似毫无动机的人,最后都是凶手,他们每人捅了被害者一刀。
  
  然后是集体的若无其事和失语,因为出卖任何一个,都是出卖全体。

问得好!通过已经看到的所有帖子透露的信息,我同样非常鄙视这个所谓优秀的班集体,鄙视这些个号称优秀的zl的大学同学们。是他们的极度的冷漠、自私、没有血性的明哲保身、过渡圆熟等等特性,间接导致了真凶的逍遥法外。
    现在居然还好意思、明显地一边倒地为sw辩护,而未曾见到他们在这十一年里对同是亲密大学同学的受害人zl有过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看看sw声明里,这几个所谓的sw、zl的同学们的言论吧?冷漠、理性、语言表达圆熟得如同外交辞令……
    鄙视这些人。
    这个班集体,牢牢地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子上到现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除非有人、有很多人,勇敢地、公正地站出来,提供真实的回忆和线索,除非他们真的能作出符合他们作为zl同学身份的、对zl有实质性帮助的事情,而不是像这个班的某个班委那样,在事隔十多年自己都无所作为后,在为sw辩护的帖子里,轻描淡写地抛下一句:你们(指网友们)要做的事情是帮助zl,为她建一个国内网站(——详见sw声明中3号凌晨以后,sw的某个优秀班委的回复)……kao,这么多年,十一年啊,你们都干什么去了?!怎么在为自己的另一个亲密同学sw的辩护中那么整齐地出现了呢?——真不愧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很少来天涯。虽然不是这两天才注册,但今天以前从来没有在此发过帖子。
    今天很凑巧看到了关于朱令的一个热贴。因为对其在协和的医疗过程稍有了解,在此提供一些片断的记忆供大家参考。
    医疗过程本应保密,但是此事已过去多年,且反复被媒体、网络报道,本人亦不是她的经治医生,谈一些非隐私的所见所闻应该不违背基本伦理吧。
    朱令是由当时协和医院神经内科第一把手李主任收入病房的,当时记录在门诊病卡上的入院诊断是:“重金属中毒,锰?铊?”。千万不要砸我,听我讲完,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朱令入协和时的主要表现是四肢无力以及剧烈疼痛和触痛(以至在床上还需要穿棉鞋),任何稍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周围神经受损的表现。
    刚入院时,医生们便了解朱令是清华学化学的学生,而中毒是周围神经病变的常见病因,因此反复追问朱令有无毒物接触史。可朱令一再表示自己是低年级学生,否认接触毒物的可能。考虑到朱令在寒假前后有两次病情加重的情况,且缺乏中毒史,病房医生首先考虑“慢性Guillain-Barre 综合征”。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年轻女性常见,有复发型。
    因为症状不很典型,而患者又是一位优秀的年轻大学生。病房高度重视,组织了全科大讨论。除李主任坚持重金属中毒诊断外,其他医生多支持病房的意见,否决了中毒论。(由此也可以了解协和医疗上的民主作风,只是有时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当然科主任的意见还是值得尊重,主治医生决定查一下朱令的重金属含量。因为协和医院的化验室不能化验锰、铊等的浓度(绝大多数的医院都没有这个能力),当时的一些住院医生和实习医生便查询114,向职业病研究所求助。当时职业病研究所接电话的同志很热情,详细了解了朱令的病情,回答说这肯定不是重金属中毒。这下协和的医生们便偷了懒。
    后来朱令的同学们拿着网上国外医生的回信去找协和,因为上面的原因和协和的自傲,很长时间不被重视,以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此事在当时非常轰动。其实媒体开始针对的是协和的误诊,直到了解了到纯学术的问题没有炒作价值而转为鼓吹互联网的作用,这些报道对初期互联网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虽然确诊了,病情的两次加重使大家(包括协和的医生)想当然的认为是中了两次毒,由此才会推测是否有人下毒。
    其实,大家还是对铊中毒了解太少:在铊中毒的急性症状后可以有一段潜伏期,再出现其他的如周围神经损害等症状,因此朱令的症状完全可能是一次偶然的中毒所致。
这个案件很有意思,跟看侦探小说一样。我很朴素的发表如下观点:
    
    首先,从出发点来分析,贝志城与事件的任何人都没有利害关系,和孙维又不认识,为啥要死咬孙维不放呢?还不是他看不过凶手(当然是他认为的)逍遥法外。说明贝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其次,贝作为北大的理科生,早年能想出网络救助的方法,而且锲而不舍的达到让医院接受的目的,料想脑子和判断力也不会太差。
    
    再次,贝作为朱令事件的关键人物,贝从朱令的父母,从当时的警方,应该知道很多信息,包括他们的态度,他们心目中谁是最大的嫌疑人。我想说的是,贝的观点有可能正是朱令的父母和警方的观点,即孙维就是最可能的凶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定罪,这在中国也不是没有先例的。
    
    试想,一个有正义感又有脑子的人如果看到朱令的惨况,听了朱令父母的哭诉,能不站出来说话吗?贝志城的观点是有分量的,我相信这背后有着朱令父母的悲愤和无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黑马王子131122留影:清华班集体商定的两条太极线
你好一字班|朱秋果:遇见清华,遇见更好的自己
原创:七年级,那些拥抱留在我心中 / 朱俊和
【山东】朱博文《我们的班集体》指导老师:程琼阁
#清华 #清华最难进班 #天之骄子
zl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