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条街70岁了,曾经是条河,有闸又有桥

原创 ·通州纪事

从通县,到通州,再到副中心,变化之大,让几代老通州人的记忆有些不同。不同的年代,我们不一样。

新华大街街景 摄影 烟火大叔

我,就说说我们所看到的。我小的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是新华大街的闸桥,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到本世纪初,这里曾经是通县最繁华的地区。

闸桥位于新华大街东段与南大衔,北大街交会处的十字路口,是通州镇商业中心所在地,围绕这周边有一大堆的百货商场,记得西北角的是“通百”(通州人给通州百货商场起的简称)、东北角的“金鼎大厦“(通州商业大楼),还有金鼎大厦对面的人民商场,号称京东“三剑客”。在其它郊区县还在此起彼伏争当京郊第一个万米商场名头的时候,通州这三座万米商场,早就齐刷刷地开始打商业广告了,惹得京东"北三县"和部分朝阳群众都往这儿跑,销售额蹭蹭地往上窜。

闸桥十字路口 摄影 左岸

改革开放把老通州人经商的潜能激发出来,这不难理解,因为通州本来就是水路要道漕运码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何况他们的前几代人本来就是顺着运河来的北漂。

通州人懒得争那些虚头巴脑的名分,但那时通州事实上创了很多的京郊第一,记得京郊第一家肯德基就开在老通百一层。给笔者记忆最深的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闸桥西南角的光明商场一层,还开过一家超市。没错!比现在习以为常的超市时代还要早。

记得当时还引起轰动,这种只在外国发达国家才有的东西,被作为先进事物引进来,太新鲜了。笔者也曾经和家人过去体验过。印象中这儿以前就是一家卖小百货的日杂商店,突然改成超市以后,在大门处安装了一个跟现在地铁闸机一样的东西,人们必须排着队一个一个进入,里面的售货员全部改为理货员(应该还兼保安),他们如临大敌,紧紧盯着顾客们的手。所有的货物(当然在那个年代也没几样),破天荒似的都摆在货架上,打上价签,售货员不断提醒,不买勿动。其实小小的笔者根本不敢动,因为那些货品的价格,比对门商场同样商品的价格要高出不少。估计那时所有顾客跟我一样,都抱着一个想法,只看不买。

果不其然,这个超市没多久就关张了。也不能叫关张,是又改回去了。如此看来,有些事情不能做得太超前,要和经济发展匹配,和人们的意识匹配。

笔者从小就有个疑惑,闸桥是个横平竖直的十字路口,哪儿来的"闸",哪儿来的“桥”?及至长大成人,才从老一辈通州人口中知道答案。

原来笔者未出生的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之前,新华大街不是这个模样。那时的新华大街东段是条河,而闸桥确实是既有闸,又有桥。

清代通州城池图标示如今新华大街的位置

这条河的历史可以上溯到通州古城建城之时,通州古称潞县,最早的古城很小,在现在的新华大街东段的北侧,大街在金代以前是潞县南城垣外的护城河,河水引自蓟城(广安门一带)北面的高粱河。明洪武元年(1368),燕山侯孙兴祖镇守通州,将通州城越河向南扩增一倍,使原来的南城护城河变为穿城河。

这条河后来成为了通惠河支流。元代郭守敬主持修建了通惠河,那时它的终点不在通州老城,而是张家湾,在通州古城东南就提前拐弯流向张家湾漕运码头,明嘉靖七年(1528),巡仓御史吴仲排除了礼部尚书桂萼等势要的异议,提议重修通惠河的得到嘉靖皇帝的首肯。 2 月4 日开始施工, 5月 22 日告竣, 用时仅 4 个月。重修后的通惠河在杨闸处不再向南拐, 而是直接向东延至金代曹望之所开闸河旧迹,自普济闸直向东开,至通州城北门迤东入潞河(北运河),如此一来,穿城河便成为通惠河一条支脉。

闸桥就是在那个时候修建的。位置就在今通州城中新华大街闸桥西侧约20余米处,不过它的功能不是提闸过船只,而是节制通惠河水,可蓄河泄,保障通惠河主航道想北京驳运漕粮,称为通流闸。后于闸上建造三官庙,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三神,以护漕运,以佑民居,为北京地区独有。清顺治二年(1645)易建为阁,额作"灵显",康熙十二年(1673)起火自焚。又明代于石闸东侧建木桥一座,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废闸改建石桥,称通流闸桥,久之俗称闸桥。

老闸桥位于通州旧城的中心,不仅是调节里漕渠道的主要水利工程,更是沟通古城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因此,闸桥周边一直以来都“ 商贾辐辏,百货骈阗”,逐渐形成了通州城里最为繁华的商贸中心。

1900年南漕停运,仓储废黜,通惠河漕运的历史任务完结,通流闸失去节制水位的作用而被废弃,但闸桥并未失去往日辉煌。据记载,1936年,伪冀东傀儡政府为邀买人心,粉饰通州街巷,闸桥也被修葺一新,桥面拓宽并改为水泥结构,易木栏为铁栏,安装白罩电灯。当时曾有一段唾骂汉奸的民谣:“殷妆耕,坐冀东,不下雨,净刮风,修马路,挖大坑,闸桥又把洋灰承。”从闸桥往西到老城西墙,河北岸大约500多米的路段,曾经是近代通州最繁华的“小天桥”万寿宫。当年这里曾有金店、花鸟店、鞋店、文具店秀文堂、马姓中药铺、润身照相馆、半施医院、茶社书馆等四五十家商店,还有各种地摊,各地特色的小吃、游戏娱乐、曲艺杂耍等。

1952年改造中的新华大街

1954年通州市地图局部标示新华大街东段

1952年6月,为改善通惠河支流以及万寿宫一带的环境,通县镇政府启动万寿宫河沟改建工程。在施工条件较差、劳动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经与各界人民代表协商,进行全民总动员,人人参加义务劳动。经过5个月的奋战,终于顺利完成臭沟的清淤,并砌成直径1.5米的砖拱下水道,运来32万立方米的城墙土将沟填平,建成了通州城内的一条主干街道一新华大街东段。西段则自新城北城墙向西延伸而修,1955年全线通车。总长3700米,宽50米,车行道宽20米,为横贯镇域中心的主干道。路成之后,依新中华之意称“新华大街”,算算到今年正好70岁了。

新华大街西瞰 摄影 左岸

改革开放后,原闸桥附近的通州百货商场、物美商厦、人民商场、华联大厦等一幢幢商业大楼拔地而起,1991年的通县小吃节,更让这里在全国都名声大噪,仍不失为通州商贸中心的历史地位。随着副中心建设的加快,通州新的商业聚集区此起彼伏出现,闸桥有些冷落,如今的老“通百”已经拆除,现在这里是中国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通州园区。新华大街两侧的商业建筑,更具有国际范儿。

新华大街两侧的数百株银杏树是著名的“通州一景”。1968年春,当时的通县机关干部群众义务在新华大街的两侧路边栽植了数百棵银杏,2013年,新华大街改扩建,这些已经生长数十年的银杏树曾经进行了一次“搬家”和“回迁”。如今,他们依然屹立在大街两侧,给老城区增加了些许厚重和浪漫,每到秋天,金黄色的树叶漫天飞舞,成了通州人的打卡胜地。

新华大街街景 摄影烟火大叔


作者 左岸

编辑 柒玖陆十三

邮箱:547842807@qq.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蔡蕃I民国时期北京河湖水系治理
通惠河(通州段)
太珍贵了!难得一见的通州老照片!
北京境内的大运河遗产点都有哪些?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十二卷
什刹海边上的后门桥,元大都水文化的起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