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曾引进英制六角怪炮可打2743米
在厦门胡里山炮台,除著名的280毫米德制克虏伯巨炮外,还陈列有一门外形奇特的古炮,其最大特点是内膛为六角形,可起到令炮弹自旋稳定的作用。这门独特的“六角炮”实际由英国人惠特沃斯(另译威斯沃斯)爵士设计,是后来线膛炮的鼻祖之一,中国于洋务运动时期曾引进该炮,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本文就此解读。
在介绍六角炮前,先来了解历史。惠特沃斯爵士(右小图)被誉为“十九世纪最优秀的机械技师”,其最大贡献之一是于1853年提出了多边形膛线原理(作用是令弹头自我旋转,在出膛后保持弹道稳定,但受限于当时加工技术,只能加工成六边形)。他最初想在火炮上应用六边形炮管,结果被英军于1856年拒绝后,率先在步枪上应用。左小图可见步枪独特的六边形枪管。
南北战争时期,南军的神枪手使用装配了多边形枪管的“惠特沃斯步枪”(Whitworth rifle)在战场上取得了很大成功,甚至在910米距离外一枪狙杀了北军在战争中阵亡的最高将领约翰·塞奇威克将军(他生前最后一句话是“这么远的距离,他们连大象都打不到”)。惠特沃思步枪远超同时期其他枪型(比如夏普斯步枪)的远程精度使其成了“神枪手”的代名词,并且被后世定义为最早的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狙击步枪。
在步枪上大获成功后,惠特沃斯很快将多边形膛线技术应用到火炮上,并将多种前膛炮和后膛炮出口到内战时期的美国。图为南北战争期间,当时部队装备的惠特沃斯后膛火炮资料图。
这其中就包括本文的“主角”的原型,“70磅惠特沃斯海军炮”,其采用了惠特沃斯独特的六边形炮管,以及前膛装填设计,口径为5.5英寸(140毫米),极限射程超过2700米。该炮首次实战是在美国内战期间,1863年1月,南军从走私船“皇家公主”号上缴获了4门该型炮,并将其中2门运到了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用于炮轰北军控制的萨姆特要塞,打响了南北战争第一战。图为今天陈列在华盛顿造船厂的六角海军炮。
中国清朝于洋务运动期间进口的这种“六角炮”是惠特沃斯爵士于1840年在70磅海军炮基础上改进而来,口径增至160毫米,可发射68公斤重的实心炮弹,理论射程超过2743米,实际测试据称可在730米距离内击穿127毫米厚的装甲。胡里山炮台展出的这门实为1比1复制品。
图为胡里山炮台内陈列的“六角炮”专用炮弹,也被称为惠特沃斯炮弹(维斯沃斯弹头),可见为了能够装入“六角炮”内,炮弹也进行了特殊加工,可看到弹体表面六条带有一定弧度的突棱,便于在炮膛内自旋。小图展示了该炮弹的细节图。
尽管外形奇葩,“六角炮”作为早期滑膛炮和后期线膛炮的一种过渡产物,还是使用了60年(1840年至1900年),在人类战争史上留下了独特的一页。图为“六角炮”炮口特写。
在1966年拍摄的南北战争题材电影《黄金三镖客》中,“六角炮”也有出镜。图为影片截图。
图为“六角炮”正面特写。
图为“六角炮”侧面特写。
图为“六角炮”后方特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款老炮的炮弹和炮膛为何呈六角蜂窝形状?这样的设计还用了60年
世界上第一把狙击枪什么样? 使用六棱型子弹射程超千米
一个父亲的狙击战争:60岁老汉为子复仇,孤身狙杀130名正规军
联盟军的那些步枪(三)——惠特沃斯步枪
前装线膛枪发展史
轻兵器:维多利亚时代遗物:英国惠特沃斯步枪&雅各布步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