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方六味药,喉科72症的基本方,解咽喉不利

六味汤,首见于清代喉科专书《喉科指掌》,书中以此方作为统治喉科72症的基本方,为避免与六味地黄汤混淆,故后世用之者常称之为喉科六味汤。

现代中医耳鼻喉科鼻祖干祖望先生曾评价这张方:“《喉科指掌》……所订六味汤,组织严密,取药规范,疗效稳定,不愧为咽喉科自己的方剂,除还有养阴清肺汤的这两首专科方,找不到像样的咽喉专用方了。”

喉科六味汤,出自《喉科指掌》,原书载:漱咽喉七十二症总方六味汤,治一切咽喉,不论红白,初起之时,漱一服可愈。

原方:

荆芥穗(三钱)、薄荷(三钱)、炒僵蚕(二钱)、桔梗(二钱)、甘草(二钱)、防风(二钱)。

上药俱为末,煎数滚去渣,温好,频频咽下,不可大口一气喝完。

如煎不得法、服不得法,则难见效,须依如此为度。倘要紧之时,煎及白滚水泡之亦可,此乃总方,看症之形名,然后加减他味,临证可细查。

《喉科指掌》,清代医家张宗良所撰,刊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张氏总结清代以前医家治疗喉疾之经验,收集疗喉病之有效方药,并结合自己治喉疾之心得,著成此书。这是现存最早以“喉科”命名的专著,也是第一本喉科专业书。

马继兴先生在《中医文献学》中将这一类书籍称为“《喉科指掌》系统”,这一系统下的喉科著作包括《喉科杓指》《咽喉秘集》《喉科秘旨》《治喉指掌》《喉科秘钥》等。

《喉科指掌》在疾病的分类上,不厌其烦,将相关疾病分为72症,体现了当时医家试图从病名上对相关疾病进行精细划分的努力。但是在治疗上,却又能化繁为简,抱一守中,以喉科六味汤加减为统治喉科72症的基本方。

从六味汤配伍来看:

甘草、桔梗利咽解毒,缓急止痛;

荆、防之辛温配以薄荷之辛凉,且荆芥兼入血分,防风为风中润剂;

僵蚕祛风痰面散结毒。

全方中正平和,无寒凉之弊,无温燥之虞,故喉症初起,不论红白,均可治之。

方中甘草、桔梗、僵蚕、荆芥、薄荷五味药在古代文献中均有单味或小方配伍治疗咽喉疾病的记载。《伤寒杂病论》第311条:“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如今,甘桔汤已成为临床治疗咽喉疼痛的基本方。

《日华子本草》云僵蚕“祛风痰、散风毒,解疮肿之药”,《百一选方》治“喉痹肿涩水谷不通,用白僵蚕五钱,胆星一钱五分,共研极细末,每服三钱,姜汁和白汤少许,调灌”,《医学纲目》“治中风急喉痹欲死者,白僵蚕捣筛为末,生姜自然汁调下,喉立愈”。

清代疫症名方升降散,治疗温病“如咽喉肿痛,痰涎壅盛,滴水不能下咽者”、方中亦用白僵蚕二钱。白僵蚕利咽解毒之功由此可见一斑。

荆芥为轻扬之剂,散风清血之药,据郑日新氏考证,以荆芥疗咽痛,盖始于南宋医家陈无言,其《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有“荆芥汤”一方,“治风热肺壅,咽喉肿痛,语声不出,喉中如有物梗,咽之则痛甚。荆芥穗半两,桔梗二两,甘草(炙)一两,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煎六分去渣,食后温服”,开咽痛初用荆芥之先河。

其后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治疗咽喉痛喜用荆芥,尝谓:“喉痛,必用荆芥;阴虚火炎上,必用玄参。”《本草汇言》引陈孟明方,“治喉闭肿胀,水饮不下。用荆芥八两,水五六碗,徐徐饮之立消”。

薄荷散上焦风热,入头面眼耳、咽喉口齿诸经,《本草纲目》附方利咽膈,清风热,以“薄荷末,炼蜜丸芡子大,每噙一丸。白沙糖和之亦可”。

以上5味治疗喉症的特效药,取效机理涉及了风、热、痰诸方面,本方合而用之,恰恰切中了咽喉疾病多风热痰为患的病机特点,使此方成为治疗咽喉疾病的专方。

本方为煮散剂,诸药为末,轻煎即可,盖与银翘散“肺药取清,过煎则味厚而入中焦矣”意同。然古人云:“走马看咽喉。”咽喉科时有急症,故必要时白水泡服,服用时连连漱下,是取其局部治疗作用。

全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喉痒干咳---六味汤
重新发现中医经典名方太美之——喉科六味汤
张亮亮 | 咽喉效方六味汤
续喉源性咳嗽(咽痒咳嗽)(三)效验方:本...
止咳嗽【加味侯科六味汤】: 风燥伤津,咽喉失濡,喉痒呛咳,越咳越痒 越痒越咳,痰少难咯者,祛风润燥,宣肺祛 痰,加味喉科六味汤主之。 加味喉科六味汤方 荆芥10g,防风10g,桔梗10g,甘草6g, 薄荷10g,僵蚕
13.祛风润燥治疗喉源性咳嗽验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