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暑

​2022-06-24    作者  林佳明

曹某,男,26岁,工人。

患疟疾病十余日,隔日一潮。现疟疾已愈,唯头痛眩晕,饮食少思,心悬虚烦,肢体酸软无力,气息不续,多眠易醒,神情恍惚,小便赤涩。诊其脉虚大微数,舌质暗淡,苔厚黄滑,舌根苔黄微燥,面色紫暗,肤似垢尘。此暑伤元气,热滞营分也。法当清暑益气,用竹叶石膏汤加减

淡竹叶9g,生石膏24g,党参18g,生扁豆9g,厚朴6g,细香薷6g,麦冬12g,五味子3g,车前子12g,鲜荷叶半张,生甘草6g。服1剂病减轻,饮食增进。共服3剂,其病若失,精神如昔矣。

阴暑

闵某,男,27岁,农民。患者沉睡握拳,躯身大热,四肢微冷,头痛无汗,遍体拘急,百节烦疼。诊其脉两寸微数,关、尺沉伏;舌质暗红,苔白厚而腻。此因天气炎热,纳凉贪快,阻遏阳气所致,即所谓阴暑证也。问之,患者四五日前午时热躁难耐,大汗淋漓,遂在冷水管下冲洗数次,汗出随止,闷热不解。后请某中医开荆、防、苏、羌、柴、芩等味,服3剂,微汗出,热稍减,倦怠依旧。此症治宜芳香化湿,辛温解表。

方用香薷饮加减,香薷9g,厚朴9g,佩兰12g,甘菊花9g,黄芩、白扁豆各9g,川芎9g,菖蒲4.5g,苍术9g,木瓜6g,甘草3g,葱白(长约3寸,连须)3根,1剂,温服取微汗。

6月23日上午二诊。上药服后得汗,热减,头已不痛,唯饮食欠佳,脉转滑数,舌红苔少,津液不足。此外束之邪虽解,内伏之热未清也。更拟清热利湿法,用五苓散加减。处方:薏苡仁、茯苓、车前子各21g,淡竹叶9g,苍术6g,木瓜6g,麦冬9g,黄芩9g,甘草3g,厚朴6g,鲜荷叶半张,粳米一撮,2剂。

随访,上药服后,诸症悉除而愈。

暑月伤寒

肖某,男,37岁,农民。1977年7月16日晚浴冷露寐,入夜即觉头痛项强,发热无汗,恶寒喜暖,拒食,强食即吐。经治二医,服药罔效,后邀我诊。诊其脉紧实之象,两寸紧盛,舌质暗红,苔白滑腻,舌根苔黄微燥,高热(40℃)昏睡,渴而不欲饮,发病已6日,服药5剂,至今无汗,自呼头痛如暴,脊痛似裂。视前医所用之药乃“四黄”、板蓝根、玄参、麦冬等苦燥阴寒之味,亦有用香薷饮加荆、防、二活者,俱乏效验,致病日甚一日。细审脉症,详析前药,患者实为暑月伤寒之太阳未罢欲传阳明证也。法当辛温解表,开腠发汗,勿使邪传入里。

方用麻黄汤加减,麻黄6g,桂枝9g,白芍9g,葛根15g,甘草6g,生姜、白芷各9g,葱白(连须)3根,水煎温服,取微汗为度。

7月17日往视,方知入药即吐,1剂2服未能下腹,病无转机。乃令其将生姜加至15g,先以陈灶心土120g煎水,滤清煎药液令服,务使汗出。

7月18日再往视之,2剂头服又未纳入,2煎勉强服下,至半夜通身得汗,次晨即觉身轻,病去大半,饮食知味,能纳而不吐矣。为调理善后,用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减3剂。5天后往访,已下地干农活2日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炎炎夏日暑湿感冒为患,这些中药方子帮你...
《时病论歌括新编》4四、备用成方(计二十三方)
这种闷热的季节感冒很难受,试试老中医的妙方
甘草学园 | 五天六诊论治当下流感1例
治霍乱症精选的药方
《时病论歌括新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