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慢性白血病脾肿大,体虚力乏,中医这么办!

导语


按:慢性白血病就是一种外周血或者骨髓出现的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白血病的病程较慢。我国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见。但在疾病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可与慢性白血病既往沿用的“痰核”“癥瘕”“积聚”等中医疾病名相互参照。

本文摘自《医道回春:张氏医门三杰秘案录》肿瘤治疗篇第二十则。

如有相关病症或其他病情,可咨询张医生助理,说明情况,有机会得到张医生的详细解读!!!(具体联系方式见下文)

01

初诊:慢性白血病

基本信息

【患者】:季某,男,47岁,2015年06月05日初诊。

【主诉】:乏力多年,脾肿大2月余。

【现病史】:患者自述身体从小一直不好,浑身无力,特别是夏天,多年来一直四处求医,就是找不到原因,到处吃药都没效果,自己总担心自己会生大病。后经骨穿诊断为髓系白血病,在医院进行了5个疗程的化疗。近半年血小板一直在降,从200×109/L降到77×109/L,并出现了脾肿大。化疗回来休养差不多两个月,医院已经通知做骨髓移植手术,患者不想手术,于是辗转找到我们诊所想用中医进行治疗。

症见】:患者感觉乏力,喉咙处总感觉有东西,矢气多,味很大,吃冷的就拉肚子,睡眠质量不好,一闭上眼睛就做梦,感觉一晚上都在梦中。查舌: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淡黄,舌下瘀阻。脉象:整体滑涩,右关小豆,左尺小豆。

诊治

【西医诊断】:白血病,血小板减少。

【中医诊断】:虚劳。

【证型】:脾虚气滞,痰瘀交阻。

【治则】:健脾化痰,消痰化瘀。

【拟方】:七味白术散,温胆汤,丹参饮,五仙散加减化裁。

【处方】:竹茹10克、藿香10克(后下)、法半夏15克、茯苓15克、陈皮15克、木香10克、山药15克、砂仁3克(后下)、丹参15克、红花15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茯神15克、炒白术10克、党参10克、甘草10克、炒神曲10克、炒麦芽10克、炒谷芽10克、炒鸡内金10克、仙鹤草30克、茜草10克、生地榆10克、阿胶10克。7剂,水煎服,日一剂,早中晚三次温服。

另外,配定制中药丸子一个疗程,以治其本。

二诊

【主诉】:患者吃了三付以后、矢气转少、只要注意饮食、放屁增多情况基本好了。喉咙异物感也好有好转、但是还一点感觉。仍感觉浑身无力、没精神、有时候状态还可以、仍寐差多梦。

在上方基础上加:升陷汤、炒山楂、西洋参、铁皮石斛、厚朴、苏叶。

【处方】:竹茹10克、藿香10克(后下)、法半夏15克、茯苓15克、陈皮15克、木香10克、山药15克、砂仁3克(后下)、丹参15克、红花15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茯神15克、炒白术10克、党参10克、甘草10克、炒神曲10克、炒麦芽10克、炒谷芽10克、炒鸡内金10克、仙鹤草30克、茜草10克、生地榆10克、阿胶10克(烊化兑服)、炒山楂20克、西洋参10克、铁皮石斛10克、黄芪30克、柴胡6克、升麻6克、桔梗6克、知母10克、厚朴10克、苏叶10克。7剂,水煎服,日一剂,早中晚三次温服。

三诊

【主诉】:患者查了个血常规、血小板从之前的77×109/L升到112×109/L了、乏力情况也有所好转、感觉不再那么乏力。在上方基础上将黄芪加到50克。再进7剂。

四诊

【主诉】:患者情况进一步好转,乏力减轻,半夏加至30克。

之后,在水药的基础上根据患者情况配制了丸药。丸药是调理患者根本体质的,像这样从小身体就不好的患者,如果体质不改变,疾病是不能从根本上根治的。而水药我就是在这个处方的基础上进行了微调,7~10天改一次处方,患者自己到当地医院或药房抓药,患者的情况逐渐改善,后来血小板升到125×109/L,以后的几个月里基本上都在这个范围内,到了11月份,脾大也恢复了正常。

02

了解:史料记载

有关积聚论述始见于《内经》,《灵枢》中“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皮肤薄而不泽……”是最早对于积聚的记载,类似于慢性白血病中的脾脏肿大。对于积聚病因,有以实证为主,也有虚证为主的记载。如“夫百病之始生也,皆属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

后世医家也有不少关于“积聚”的描述,如《济生方》中“忧思喜怒之气……过则伤乎五脏……留结而为五积”的描述多由情志引起。《重订严氏济生方》中“夫积者,伤滞也,伤滞不久,停留不化,则成积也”是指伤食可以导致积聚。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指出:“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脏腑之气所为也……诸脏受邪,初未能成积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活法机要》:“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胃怯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医宗必读》也指出:“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明·张景岳《景岳全书》也具体提出脾肾虚损易患积聚,“凡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

以上论述充分说明虚损是疾病发生的内伤基础;感受寒湿,客于风邪,伤于食滞是疾病发生的外在条件。关于积聚治疗,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认为:“治积之要,在知攻补之宜,而攻补之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凡积聚未久而元气未损者,治不宜缓,盖缓之则养成其势,反以难制,此其所急在积,速攻可也。若积聚渐久,元气日虚,此而攻之,则积气本远,胃气切近,先受其伤,愈攻愈虚”。《医学心悟》明确提出按初期、中期、末期三阶段治疗积聚,“治疗积聚者,当按初中末三法治焉”。

有关癥瘕论述见于唐容川《血证论》,其曰:“瘀血结在经络脏腑之间,则结为癥瘕。”明确指出癥瘕源于血瘀。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对癥瘕作了明确定义,其曰:“癥瘕……其病不动者,直名为癥……瘕者假也,为虚假可动也。”这些论述虽未明确指出癥瘕发生部位,但描述的病因与临床表现与慢性白血病之脾脏肿大症状十分相似。

机体内在功能失调是内伤发病基础,情志抑郁是重要继发因素,外感邪毒是外在必然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其发生关键在于机体内在功能失调而导致邪毒入侵,累及骨髓,毒瘀相聚,损伤气血。

03

学习:辨证论治

本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疾病首发部位在骨髓,而后侵袭肝脾,最后可侵袭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而出现全身性表现。疾病枢机在于虚、毒、瘀三病理环节相互衍生和转化。

疾病稳定期具有邪毒内伏,郁而待发的特点;加速期多为血瘀正衰,气阴两虚表现;急变期多为毒血搏结,阴阳失调,或阴竭阳微证候。

在疾病演化过程中,也可以出现一些兼症、并发症或转化为其他疾病,如在稳定期由于毒邪入侵,气血逆乱于上可出现中风病;加速期由于气血亏损,气不摄血可出现血证;急变期由于气血阴阳俱伤可出现虚劳病。

本篇患者,从小就身体不好,正气不足,加之化疗了5个疗程,身体正气亏虚更重,在化疗以后血小板减少,脾胃气机紊乱,脾虚则生痰湿,气滞则血瘀,致使痰瘀交阻,故成虚劳。患者虽是虚证,但因虚致实,还有痰凝血瘀,如不消痰化瘀,则会虚不受补,越补越差。所以作为医者,在补与攻之间必须仔细思量,权衡利弊。

由于患者所有方剂都是常用方剂,且多种药物的使用经验在前面已做了介绍,故在此不再赘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慢性白血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不然真会后悔,像他一样...
白血病早治早防,曾有一方转乾坤
中医对白血病的起因的解释
【医门传薪】龙家俊辨治难治性疾病思路
冬季严寒,注意预防脑梗塞
实习助教有感:做新时代有志青年(附砭调肺部疾病一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