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手太阴肺经——孔最

 

孔最Kǒngzuì-L6
【出处】《甲乙》:“孔最……去腕七寸。”
【穴名释义】孔,孔隙也;最,甚也,聚也。穴属手太阴之郄,为本经气血深聚的所在,是理血通窍最得用之穴位,故名孔最。
《黄帝内经明堂》:“孔者,空穴也。手太阴脉诸脉中胜,山之空,穴居此脉之郄,故为孔最之也。”
《会元针灸学》。“孔最者,最主要之孔窍也。肺气通七窍最宜,起寸口上七寸,得诸经之气,故名孔最。”
《经穴释义汇解》:“穴为手太阴之郄,去腕七寸。郄为孔隙,有孔穴的含义;最,聚也,穴为肺经气血汇聚之处,故名孔最。”
【类属】手太阴之郄穴(《甲乙》)。


【位置】在尺泽与太渊的连线上,距太渊7寸。
《甲乙》:“去腕七寸。”《千金》《千金翼》《外台》《发挥》《铜人》《大全》《大成》《图翼》《金鉴》《新针灸学》同。
《考穴编》广注:“去太渊七寸,外面些。”
《金鉴》:“从尺泽穴下行,腕前约纹上七寸,上骨下骨间陷中。”
《中国针灸学》:“在掌侧前臂之上,约前臂三分之一部,当回旋圆肌之停止部。”“从尺泽穴直对鱼际穴,下行三寸是穴位。”
按:本穴位置,古今基本一致,皆云腕上7寸。但细细推究,并非尽同,此乃古今各家所定骨度有异之故。如自肘至腕为12.5寸,《新针灸学》定为12寸,《中国针灸学》定为10寸。据此,以上各说词同位异,穴位落点并不一致。今从12寸之说,不仅定穴简便,也可免定穴不一之弊。”
【取法】伸臂仰掌,于尺泽与太渊连线的中点向上1寸,当桡骨内缘处是穴。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筋膜→前臂筋膜→肱桡肌→桡侧腕屈肌→旋前圆肌→指浅屈肌→拇长屈肌。皮肤由前臂外侧皮种经分布。在皮下,针经头静脉内侧,穿前臂筋膜,入肱桡肌。在桡动、静脉及其伴行的桡神经浅支的内侧,经上列各肌,逐肌深达拇长屈肌。以上诸肌,除肱桡肌由桡神经深支支配外,其他诸肌均由正中神经支配。
【功用】理气润肺,清热止血。
【主治】呼吸系统病症:咯血,咳嗽,气喘等。
其他病症:热病无汗,头痛,咽喉肿痛,失音,肘臂挛痛,屈伸困难,腕痛,痔疮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肺结核咯血,咽喉炎,扁桃体炎,肺炎,支气管炎,哮喘,肘臂痛,手关节痛等。
【成方举例】咳逆:孔最、天泉、太溪、行间、俞府、神封、腹结、少商、浮白;失音:孔最、哑门(《资生》)。
急性咯血:孔最、尺泽、内关(用强刺激法,留针15分钟)(《辑要》)。
 

孔最
【部位】在掌侧前臂之上,约前臂1/3部,当回旋圆肌之停止都。
【局部解剖】肱桡骨肌内缘,拇长屈肌外缘,正中神经之分支,为桡骨神经与后臂皮神经之分布区,有桡骨动脉、头静脉。
【主治症】前臂肌炎(臂厥热痛)、手指关节炎(手指不能屈伸)、肘关节炎(肘臂痛屈伸难)、有发汗作用(热病汗不出)、咳嗽嘶哑失声(吐血失音)、咽喉痛(咽痛)。
主治:伤寒发热汗不出、咳逆、肘臂痛屈伸难、吐血失音、头疼咽痛。
【摘要】热病汗不出,灸三壮即汗出。
【取穴法】手臂前伸,手掌向上,从尺泽穴直对鱼际穴,下行三寸是穴位。
【针灸法】针三分至七分深,灸三至七壮。
 

孔最
【位置】腕侧横纹上7寸,尺泽穴下55分。
【解剖】在桡骨前面,上层是肱桡肌之内缘,下层为拇长屈肌之外缘,深部有桡动脉和桡神经通过,由前臂外侧皮神经司感觉。
【主治】壮热无汗,头疼咽痛,吐血失音,肘臂厥痛。
【取穴】伸臂仰掌,从尺泽穴对太渊穴直下55分处取之。
【针灸】针5分,灸5壮。
【附注】此穴为手太阴肺经之郄穴。
 

LU6孔最Kǒngzuì
1)定位:微屈肘,掌心向上。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
2)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肱桡肌,桡侧腕屈肌,旋的圆肌,拇长屈肌。浅层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头静脉;深层有桡神经浅支,正中神经肌支及桡动、静脉。
3)功效:润肺利咽,解表清热。
4)主治:咳喘、咯血、咽痛、失音,热病汗不出,肘、臂痛屈伸不利。
5)操作:直刺,针0.51寸。
6)配伍
①配少商,治疗咽痛。
②配大椎、合谷可解表清热。
③配风门、肺俞,治疗哮喘。
④配曲泽、肺俞,治疗咯血。
⑤配列缺,治疗支气管炎。
7)临床体验
①治疗咳唾有血,喝喝而喘:孔最、列缺、肺俞、膈俞、肾俞、太溪为主穴。孔最,随刺0.51寸,施捻转补法1分钟;列缺,随经斜刺1寸,施平补平泻;肺俞、膈俞、肾俞,向正中线斜刺1寸,施捻转补法1分钟;太溪,直刺1寸,施捻转补法。有补益肺肾、止咳平喘的功效。
②治疗咳嗽:鱼际、列缺、孔最、肺俞、大椎(刺络)为主穴。鱼际,直刺0.51寸,施捻转泻法30秒;列缺,逆经斜刺0.5寸,施捻转泻法30秒;孔最,直刺11.5寸,施捻转泻法30秒;肺俞,向脊柱正中线方向斜刺1寸,施捻转补法1分钟;大椎,用三棱针点刺35点,加火罐,至出血5ml左右为度。可以宣肺止咳。
③治疗臑臂前廉痛厥,掌中热:尺泽、孔最、侠白、太溪、极泉为主穴。尺泽、孔最、侠白,直刺0.51寸,施捻转泻法1分钟;太溪,直刺0.5寸,施捻转补法1分钟;极泉,沿经下移2寸,避开腋毛,直刺1寸,施提插泻法,以手臂抽动3次为度。可以滋阴清热,疏通经脉。
8)附注:手太阴经之郄穴(《针灸甲乙经》)。
 

孔最(KǒngzuìLU6)郄穴
【国标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7寸,尺泽与太渊连线上(图2-4)。

【其他定位】《杨甲三取穴经验》:掌后第一横纹上7寸,在桡骨的尺侧边。
【详解】
取穴指南
《国标》的统一称谓“腕掌侧远端横纹”,较之以前的“腕横纹”、“掌后第一横纹”更为准确、明了。
另外,关于穴位的定位,用两穴的连线为依据有不方便和不准确的缺点,因此寻找最近的自然标志,如《杨甲三取穴经验》“在桡骨的尺侧边”这种取法更为可靠、实用。
主治归纳
1)部位主治:肘臂挛痛。
2)脏腑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热病无汗等肺系病证。
3)穴性主治:咯血、鼻衄、痔血(阴经的郄穴善治出血性疾病)。
【操作】直刺0.51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最穴
孔最:手太阴肺经,郄穴
郄门穴
孔最穴在哪里?怎么找孔最穴准确位置图
经络穴位,一日一学——孔最,久坐不痔的秘诀
急病找郗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