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张胜兵:发热10天意外确诊为白血病,不想化疗,三副中药就痊愈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及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脏器,抑制正常造血。
急性白血病发病较快,死亡率较高,患者生存时间较短。通常而言,急性白血病患者如果没有接受有效治疗,其从疾病确诊到因病逝世的时间大概只有几个月。
急性白血病最常见的是三大症状,即发热、感染、出血。有些患者还会有满口牙齿出血、脾脏肿大、全身皮肤尤其是下肢急性出血、产生大量“血点”等症状。
发热是白血病较为典型的一种病症,一般都在患者早期出现,白血病导致的发热症状与呼吸道感染比较类似,所以很多患者会在发热早期被误诊为感冒。
我就遇到了一个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患者,年仅5岁,当时他就因为发热被误诊为普通感冒,险些因为误诊耽误治疗时机,家属立即带着患儿到大医院就诊,但医院准备予以化疗治疗,家属不愿接受,于是他人介绍请我去医院会诊。最终我也没有辜负患者及家属的期待,服药仅3剂,患者所有症状消失,最终痊愈出院。

01

临床案例



【患者】:王某,男,5岁

【主诉】:发热10天,加重3天

【病史】:患者家属代诉,十天前不明原因发热,当地西医小诊所以为就是普通的感冒发烧,于是予以解热、抗炎、退烧处理3天,无效。后转至当地儿童医院,确诊为:急性白血病。由于此患儿乃家中独子,上面只有几个姐姐,再无男孩。家属得知后当场崩溃,医院准备予以化疗治疗,家属不甘心,遂经他人介绍请我去医院会诊。

【症见】:患儿两颧潮红,轻微咳嗽,舌红少苔,脉浮细数。

具体方药如下:




玉竹10克、白薇3克、淡豆豉10克、桔梗6克、薄荷6克、南沙参6克、铁皮石斛6克、甘草6克、葱白两根,大枣两个。

服用3剂后,患儿烧退了,咳嗽也消失了。

经查血已无“白血病”指征,痊愈出院。





诊断分析

这样的病案,在中医界,不仅仅是我,大部分专业一点的中医对于这种属于外感的“急性白血病”都很拿手,所以说治好这个病没有什么值得炫耀,也没有多么神奇。

但是西医觉得很神奇,家属也觉得很神奇。

白血病若是在古代,医术一般的医生也能够通过养阴清热,发汗解表的方法治愈患者。
纵观此病案,可以发现中医与西医治疗方法差距是如此之大,西医需要用很多生化指标才能判断患者所得的是哪一种疾病,而中医仅通过四诊八纲、阴阳五行来辨证治疗,在无形之中治好“白血病”。
可能有人要问了,既然3剂药就能治好“白血病”,是不是所有类型的“白血病”都是这3剂药可以治好呢?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这个患儿是属于外感的“急性白血病”。若是慢性白血病,或者是由于内因所引起的白血病,那绝非是3剂药就可以治愈的。
上述病案中的患者属于外感发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是阴虚的典型表现,因此患者属于阴虚外感。常见的“白血病”不会是单纯性的外感,必定会有体虚做为前提,也即所谓的正气虚弱,复感外邪。
据相关文件统计,临床上约85%的儿童、青少年所患的急性白血病的类型属于以阴虚血热,这就意味着玉竹白薇汤能够治疗85%的急性的、外感白血病。
剩下的15%白血病属于气虚外感或阳虚外感这两个证型。气虚外感的代表方剂是败毒散,阳虚外感的代表方剂是再造散,气虚外感、阳虚外感白血病在临床上均比较少见。
常见的阴虚外感型白血病可以用玉竹白薇汤进行治疗。其实玉竹白薇汤是我在加减葳蕤汤的基础之上调整自创的方剂,葳蕤就是玉竹,经过调整之后,玉竹白薇汤就变成专门针对阴虚外感型的白血病。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阴虚外感型发热都属于白血病,但是凡是阴虚外感型的疾病,皆可用玉竹白薇汤来进行加减治疗

02

白血病分型

根据临床常见的白血病所属的中医证型,我们可以进行归纳,并列出其代表方药。

第一种证型:外感
1.阴虚外感
外感分多种,但是以阴虚外感占85%。阴虚外感的临床表现会出现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者汗不多,或者有咳嗽,或者有心烦,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或者舌红少苔,脉浮细数。
代表方剂是玉竹白薇汤,它的成分为玉竹10克、白薇3克、淡豆豉10克。薄荷6克、南沙参6克、铁皮石斛6克、甘草6克、桔梗6克、葱白两根,大枣两个。玉竹白薇汤主要治疗阴虚外感之素体阴虚,外感风热。
2.阳虚外感
阳虚外感是阳气虚弱,外感风寒。《中医基础理论》里面有讲,阴虚体质内有火热,阴虚内热容易感受风热。而阳虚体质体内有寒,就容易感受风寒。所以,阳虚外感大部分是感受风寒,阴虚外感大部分是感受风热。
阳虚外感的是素体阳气虚弱,复感风寒。临床表现有头痛,身热恶寒,寒重热轻,无汗肢冷,怠倦嗜卧,面色苍白,语音低微,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者脉浮大无力。
代表方剂是再造散,成分为黄芪6克、人参3克、桂枝3克、甘草2克、附子3克、细辛2克、羌活3克、防风3克、川芎3克、生姜3克。
这是对于儿童,如果对于成年人,剂量还需加大。
气虚外感需要用败毒散,素体气虚之人,外感风寒湿邪,这种情况可能会憎寒壮热无汗,头项强痛,肢体酸痛,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苔白腻,脉浮濡,或者是脉浮数,重取无力。
败毒散的成分为柴胡10克、前胡10克、川芎10克、枳壳10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茯苓10克、桔梗10克、人参10克、甘草5克。

第二种证型:非外感。

非外感就是内伤型的白血病的各种证型。内伤型白血病要从阴阳的角度来看。
阳证的白血病,从气血津液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可以说它是毒热蕴结、毒邪蕴结。它的主要临床表现有:面色晦暗或面目红赤,胸胁满闷,急躁易怒,胁下胀痛,脘腹胀满,食后加重,食欲不振,或见潮热盗汗,口干欲饮,舌质暗红,舌苔薄黄或者黄腻,脉象弦数或者弦涩。
这种阳证,我们采用的治法是清热解毒,泻火凉血,软坚散结。代表方药是消瘰败毒饮,它是由消瘰丸加清瘟败毒饮加减化裁而成,给它取个新的名字叫消瘰败毒饮。
具体方药是:水牛角30克、生石膏30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栀子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生地10克、知母10克、玄参10克、连翘10克、竹叶10克、生牡蛎30克、大贝30克、鳖甲30克、红花10克、丹参30 克、桃仁10 克、青黛10克、(包煎),雄黄1克、(冲服)。
阴证的白血病,从这个气血津液的角度上讲,可以说是阳虚痰凝;从脏腑的角度讲,可以说是脾肾阳虚。它的主要临床表现有:面目虚浮,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男性可以出现阳痿不举,夜尿频多,脘腹冷痛,或见胁下癥积、瘰疬,或者痰核,或见尿血,便血,女性可以见到月经增多,经期延长,皮肤瘀斑、瘀点等等,舌体胖大,舌质淡,或者是淡白,舌苔少或者无苔或水滑,或脉细微,或沉细数。
这种虚损比较复杂,也有一些阴阳两虚,以阳虚为主的。代表方药是真武阳和汤,由阳和汤与真武汤合在一起加减化裁而成。

白血病除了阳证和阴证以外,还有其他夹杂的兼证,比较典型的兼证有两个,一个是气阴两虚,一个是精髓亏虚。
气阴两虚的情况比较常见,因为一般白血病发热居多,气阴两虚的主证:面色无华,两颧潮红,语音低微,怠倦盗汗,心悸气短,午后低热,咽干舌燥,失眠盗汗,可见,胁下癥积,瘰疬,痰核等,或见衄血瘀斑,舌体瘦小,舌红少苔,脉细数。
这种情况我们采用的代表方剂是五参消瘰汤
处方为:人参10克、西洋参10克、南沙参10克、玄参15克、丹参30克。那这就是五参。铁皮石斛10克、麦冬10克、玉竹10克、鳖甲30克、生牡蛎30克、大贝30克、生半夏10-15克、生南星10克。
至于精髓亏虚的证型,西医的“白血病”,很多都是与骨髓相关,在中医里面属于肾精,肾;肾生髓,骨生髓,肾主骨。精髓亏虚的主证:面色无华或者苍白,头目眩晕,咽干舌燥,五心烦热,失眠多梦,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可见胁下癥积、痰核或者瘰疬,或见鼻衄、齿衄,尿血,便血,皮肤瘀斑等等。时有发热不退,神识昏朦,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等等,舌质绛红,舌苔少或者剥落,脉细数或者细弱。
它的治疗方法为补肾填精,化瘀解毒,采用的代表方剂是填髓消瘰汤,根据朱丹溪的《丹溪心法》中的大补阴丸,加封髓丹,再加消瘰丸加减化裁而成。瘰是瘰疬的瘰,大贝玄参牡蛎是消瘰丸,由于证型为精髓亏虚,所以我们得“填髓”。
处方为:熟地30克、黄柏15克、知母10克、三七10克、 ,猪脊髓适量,鳖甲30克、龟胶15克、阿胶15克、鹿胶15克、砂仁6克、甘草10克、生牡蛎30克、大贝30克、玄参15克、生半夏10-15克、生南星10克、当归10克、丹参30克、红花10克。
最后一种证型:气血两虚。
也就是所谓的虚症,是所有的癌症都有的一个证型,也就最后虚弱的证型,代表方药是十全五仙汤
【开方服药请找专业医生进行咨询,切勿自行抓药服药!】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急性白血病3剂药就好,其实中医只是当外感,附白血病各种外感及出血的辨证治疗!!
三副中药痊愈白血病奇案过程及方药公布!西医当场懵圈!!!
病案16:不必谈“血癌”色变,白血病早已不是不治之症!
不必谈“血癌”色变,白血病早已不是不治之症!
《庸胜堂中医》中药三剂治好“急性白血病”的症状,医院检查白血病痊愈,并非所有白血病中药三剂都可以治愈...
多汗的病机和治法——绝非一般人所讲的那么简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