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益气升清话“补中”(二)

今略举病例五则,以说明补中益气汤的部分功效。


(一)益气升清,头痛可医


某商店艺徒杨女,数年来苦前额疼痛,时发时止,屡服川芎茶调散及西药不效。一日痛复增剧,相邀余治。诊见脉细苔薄,自诉略有感冒。余诊此女中气虽弱,而当时以治标为急。投疏表、祛风、止痛、化痰之剂不应,感冒亦无好转。因思患者体倦乏力是中气之衰微;额痛作止不常为气虚清阳不升使然;而感冒之药非借元气以行其药势,则药效难以发挥。故治疗之关键当益中气、升清阳以健脾胃、实腠理。投补中益气汤加白芷,两帖感冒解,头痛大减,又三帖头痛如失,后竟不复作。


按:《医宗必读》云:“头为天象,六腑诸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会于此。故天气六淫之邪,人气五脏之变,皆能相害。”因而头痛原因有外感,有内伤,有虚有实。而虚证之中,气虚下陷清阳不升,可见头痛作止不常,且多绵绵而痛,兼见倦怠乏力,易于感冒。上述病证即属此类,故用补中益气汤补气升清,佐白芷既除风寒又善治头痛。古方神白散用白芷、甘草、姜葱、豆豉治风寒外感,杨吉老以一味白芷为丸,治头痛如神,名曰都梁丸,已成千古名方。加入补中益气汤中,则标本兼顾而药到病除矣。


(二)升脾化饮,痰嗽能治


于部徐某,年届四旬,常患咳嗽,入冬辄发。每服开肺化痰之宁嗽露,可以渐安,因而发必服之,已成案头常备之物。咳止后稍感寒邪又必复作。如此经历数个冬天,病终不除。1975年2月间就治于余,询知平素精神不振,胃纳不馨,饱食即胀满不舒、心下塞闷,大便软溏,日行二、三次。脉则细小,两尺软弱,舌质暗淡,苔呈薄白。闻其咳声轻浅无力,痰多而稀薄,断为气虚脾阳不运,兼水寒射肺而咳也。投补中益气汤加干姜、五味子,三剂而安,后亦不发。方为:


党参9g、黄芪9g、当归9g、焦白术9g、陈皮4.5g、升麻3g、柴胡3g、炙草3g、五味子3g、于姜1.5g


按:此为气虚下陷兼有痰饮之证,故以补中益气汤健脾升阳,配入干姜、五味化饮敛肺,双管齐下故收捷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头痛
益气升清话“补中”
自己体质
跟孙曼之学习朱丹溪的临床技巧
寿世保元卷三咳嗽明·龚廷贤
四、太阴头痛1.部位:头痛部位不定,或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