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春季容易上火、风热感冒、温病呢?

理论依据有二:

1.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反过来的意思就是冬藏精则春可不病温。这里的精指的就是阴阳的阴。藏精了,阴不虚,阳就不会亢热。否则,冬不藏精,就会出现阴虚阳热的情况,春季就容易发生热性温病。

2.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属阳,秋冬属阴,为何春夏要养阳、秋冬要养阴呢?历代很多医家都进行过讨论。简单说,秋冬季节,外寒而内热,如冬季农村的水井,水温并不低。秋冬季节,因为严寒,所以人们穿的暖、吃的饱,而且是高热量的饮食,反而容易内热。同时秋冬养阴也就是让人重视藏精,以免伤阴、伤精。

如果冬不藏精、冬没有养阴,反而熬夜(强烈建议点击查看科普:熬夜,熬的是什么?),就会出现阴虚内热的情况,在春季的时候自然界阳气上升,人体内的阳气也是上升的,再加上春季多风,风干则物燥,所以春季多温热邪气,那么人体也是一种容易阴虚内热、容易上火的状态,这时候呢,你稍微吃点辛辣刺激的食物,或者熬个夜,或者饮水不足,就特别容易得温热类的疾患,大家想想,是不是春季容易上火、容易热性感冒呢?

在温病体系当中,春季有风温、春温,都是常见温热类疾病。怎么预防呢?一个是我们要顺应自然界的阳气升发,适当的锻炼身体,有助于阳气升发,饮食上一定要注意清淡,不熬夜,适当饮水,避免上火,因为你一旦上火了,就很容易外感风热邪气,就会病温。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如果口干舌燥症状相对比较明显,可以适当的吃一些甘寒濡润的水果,如梨、苹果之类的,适当喝一些花茶,也都还不错,再明显一些,可以用小剂量的桑叶、菊花、麦冬煮水喝,起到辛凉清热甘寒养阴的作用,能够降低身体的内热,有助于预防温热类疾病。当然如果体质虚寒的,上述方法并不合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邪气内陷证
头晕耳鸣是肾阴虚,要滋补肾阴
也谈“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杂谈)
从“冬伤于寒,春必温病”辨析温病伏气病因说
《黄帝内经》“病因病机”的智慧解析
“秋冬养阴”,阴虚之人不要错过冬季调理时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