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本对您有用的大型经方专著《经方学科》

杨兆林老师编著大型《经方学科》近日完成,全书500余页(精装版),51日将首发,本书全面阐述经方在各科的临床运用,按系统,按病种讲解,涉及《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论述,同时还包含杨老师经验方、秘方,杨老师医案、师承弟子医案等,以临证实用为出发点,适用于大中专院校学生、医院中医师、西转中医生、中医爱好者等人士运用,通俗易懂,一学便会,及时运用于临床。

二、编写说明

随着中医不断的被国家重视,民间对中医的渴望也被激发出来,大众对中医养生保健治病也是迫切要求,现在中医教学和培训日益密集和繁忙,社会上有中医院学正规教育,有师承,有自学,有培训等等,但所有学习教材基本都是大学教材,个别培训涉及经方,但都不系统化,严重影响了对中医的普及和临证效果的提高,为此在近二十多年经方临证经验基础上,在我师承教学经验基础上,也为了经方师承教学的系统化,正规化,特编写各科经方教学基本内容,服务于大众。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书,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重要医学著作。所涉及到的处方被后世尊称为“经方”,善用经方者无不成为临证高手,而现在大部分都是对个别经方的讲解与运用,缺乏经方对各科的系统辨证治疗,严重影响了经方的全面普及与运用。这本书可观上弥补了这一缺陷,可以为广大中医人士提供经方临证参考。

本经方学科涉及临证各科,皆是临证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杂症,基本皆是运用经方辨证治疗,单也涉及了个别时方,以中医“病名”为首,以寒热(阴阳)、六经辨证为基础,详细对每一疾病进行阐述,做到每一疾病基本包含常规辨证类型,每一疾病包含中医【病名】【证型分型】【原文引用】【处方】【用法】【功效】【主治】【方证对应】【方义】【运用】【注意事项】【附】【相似类型区别】【六经归类】,每篇基本把四大经典穿插起来系统讲解,便于记忆。不管是科班出身、师承、自学等,基本做到一看便懂,一学就会,便于临证运用。

此书编著也包含了以往【经方论文】【经验方】【学生跟诊论文】【师承病案讨论】【杨兆林病案】【学生病案】等,全面展示了经方临证和师承的学术理念和临证经验,是一本难得的经方临证专著。

此书在编著过程中,引用了刘渡舟,胡希恕,黄煌,王付等经方大家的相关论述,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是首次编著,这方面工作也是初步开展,还有很多地方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我们坚持读经典,做临床,不断努力,为经方推广尽一点微薄之力。三、杨兆林老师简介

三 杨兆林老师简介

杨兆林,男,50岁,医圣仲景故里,河南南阳人。1996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系,中西医双本科。毕业后到义煤总医院和济源市中医院从事中医临证工作,副主任中医师,中医科主任,现在郑州从事古中医经方临证工作。

    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慢病管理中央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中医药临床创新示范基地学术专家团队专家,湖南泓仁医馆河南专家组组长,特邀泓仁“明中医”经方领衔授课老师,伏羲门骨干中医讲师,《基层名医》杂志学术顾问,北京康仁堂等众多厂家特邀经方讲师,河南黄帝内经学会临证研究院经方班独讲老师,任河南黄帝内经学会临证研究院会长,医疗组组长。

    在工作中,读经典,做临床,重视对中医经典研究,钻研《伤寒论》《金匮要略》,在经方授课临证过程中,创立“四维三要素”师承授课方式,常把《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融为一体,前后贯穿进行讲解。善用经方,数剂便达到理想效果。在临床中对顽固性发热、鼻炎、咳嗽、哮喘、心悸、胸痹、头痛、头晕、口干渴、胃疼、腹痛、心下痞满、腹胀、便秘、水肿、痛经、月经失调、乳房肿胀、卵巢囊肿、不孕症、更年期综合症、慢性疮疡以及风湿痛疼等等,都有很好治疗效果。研制杨氏麝甲消瘤丸对肺癌有很好效果。   

     发表《金匮要略脉论》等30余篇论文,其中《中西医结合成功抢救心肌梗死猝死一例》获“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主编《经方临证医案集2》一书,编著《经方学科》,此书是对经方在各科运用的全面系统总结,为普及经方中医做出重大贡献。

现创办杨兆林经方师承班,以传授经方临证为己任,每月在郑州“经方学堂”定期开班,学生现遍及全国,很多学生成为当地经方业务骨干,在基层造福百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传中医 系列专著及教材 简介
《中医新课堂》丛书
微信读书
杨兆林疑难病证寻仲疑难病证寻仲景第50案:牛皮癣案
李阳波书信(李阳波学习中医的方法和所读有关中医的书籍)|经方读书社
自学中医应该从哪里入手呢,从经络,还是医方,《黄帝内经》,怎么入门,什么步骤比较合适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