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针基础班学习小记
 五天的黄帝内针现场学习一晃而过,紧张而充实,每个人都收获满满。喜欢杨杜成老师清晰生动又不失幽默的讲解,感恩每位带教老师的认真负责,惊喜真海老师的开场箴言。

全身心的投入学习过后,感慨老师们真的是揣着一颗赤诚之心在把一枚异常瑰丽璀璨的珍宝捧在我们面前,苦口婆心地一遍一遍从不同的层面向我们展开。

至简至深,它简单到下至八岁稚童上至八十老翁,哪怕不识字的人都可以学会,效果确如犹拔刺、犹雪污般立竿见影。

但至简的背后承载的是传承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及思维方式。我不敢说已经领悟到它的真谛,谨将自己几日来所获几点心得进行整理和分享。

▎黄帝内针,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接地气

真海老师开篇即教诲到:“来这个课堂学的是一种思维,领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内针的思维依托于此。”

说实话,虽然中医传统文化经典看过不少,但并没有很深的质感,总觉得阴阳、五行等概念,说的都是文化层面。是这次课程,让我知道,传统经典是可以落地的。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句出自经典的名言,以前听过看过很多次,却一直不甚理解。

当老师说“内针简单到只用两个字——阴阳”,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总结内针建立在方位基础上的使用法则“上症下治,左症右治,同气相求,阴阳倒换求”时,我真的是瞬间激动了!

浅薄如我终于对“阴阳”有了一丝感受,看似简单之理法实则可以变幻无穷!这种感受不是偶然产生的,是由黄帝内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呈现形式而引发的。

正是因为它具备易学难忘、至简至深之特点,才能让大众能够由浅入深地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随“症”治之,学习的是思维方法

课堂上杨杜成老师反复强调,他教我们的是一种思维方法,一种“游戏规则”,只有建立“内针思维”,临床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内针人眼里没有疾病,看到的是“症”。“症”是内针人的耳目,是身体给我们的一个信号,是五脏六腑之不调在身体上的投影,是阴阳的其中一端。

老师生动明了地讲解“内针是在调人体的风水——适宜人体生长的内环境”,告诫我们要“走出疾病”,不被病名所惑。

又用“五脏六腑皆为虚位”“胃疼与胃癌在内针看来治疗思路是一样的”来讲解需要我们“走出脏腑”,甚至 “走出穴位”。

因为内针法脉,用的是规律(阴阳),是彻头彻尾的六经辨证,在此之下,穴位只是定位的坐标,脏腑只是需要破除的迷障。

回到规律上来解读内针,才能好学好用。“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老师告诉我们的就是那个“要”!

▎执两用中,针只是工具

“针不在针”,初听拗口,其实是想告诉我们“针只是验证真理的一个工具,是‘道’外在表法的一种形式而已” 。

“允执厥中”“执两用中”何解?“症”和“针处”分别是天秤的两端,执其两端相当于矛盾对立双方的确定,“中”则自然呈现。

内针时刻做的是纠偏,内针法脉不讲补泻,“中”确立后老天(天道)自会“泄有余而补不足”。何其妙哉!

“学习内针要体会‘形、神’,‘形神合一’则无病。”在用内针时经常在进针的一瞬间就能体会到不适症状(痛、酸、麻等)的消失,身体的瞬间清明,是“形神合一”的具象化表述。

我联想到人们在生病时常说“好像身体不是自己的了”,才明白这其实是在说“形”与“神”分离了,健康时的状态应该是“形神俱足、形神合一”。

关于这点,最后一天的课堂上,内针又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那天中午因为吃错东西,胃部剧烈疼痛连带着整个腹部都胀痛不适。

带教老师轻巧的几针下去,引导我深呼吸,一次深呼吸疼痛瞬间去除百分之九十五,真的感觉身体又属于自己了,再留针半小时,症状全无!

对内针钦佩之情无法言说,只能词穷到不住感叹 “太美太美”,实如刘力红老师所说:“(内针)妙不可言!”

▎感而遂通

针的繁体为“鍼”:右部为咸,即感,意指感而遂通。课堂上杨老师用实例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感而遂通”:一位学员多年腰痛双手够不着地,带教老师按压肩贞后,导引其同时用力跺对侧脚,再弯腰时双手已轻松下移很多。

又联想到开课第一天时头痛剧烈,带教申老师指压我手心劳宫处,头痛瞬间减轻。真正是“犹拔刺、犹雪污”!针不在针,感而遂通,瞬间即明!

行针者要引导患者去感受,把患者的神识调动到患处,想办法让患者明,这就是导引的作用——感而遂通。

“量子纠缠”改变人们唯物至上的定性思想,佐证了意识是能量、是物质。我们祖先真的太智慧,几千年前就认识到并且在生活中应用,内针无疑是其中的典范!

▎莫贪天功,不负传承

“明”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患者明方能感,二是行针者自己要明。行针者要明白,所有的病都是自身自愈的,我们做的是改变环境。

奇迹的出现不是个人技术的关系,而是天道所为,切记“莫贪天功”!用带教李老师的话说,行医的路是修行(修心)的路,我们要“不忘初心,守住简单”“莫折己道,勿扰他心”。

“简单”到“听(师)话照做”,在“知”与“行”层面一步步建立信心,不断地“去‘我执’”,让自己“君火以明”,才能不负传承、不断求得内针的真义!

上过课后方知确实《黄帝内针》一书已“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是不上课光靠自己去琢磨真的太难!

可能看书时你昼夜冥思苦想而不得解或读书时毫无感觉的一句话,在老师的讲解下便会有瞬间顿悟或惊艳的感受——捅破那层窗户纸的意义大抵如此,老师即是那位带你透过窗户纸看到真相的领路人,传承的重要与不可替代性即在于此。

课堂上及结课后,同学们不断被内针的神奇惊艳到!不断感叹:中医太美!中国文化太美! “君亲有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从此我们多了一把保护亲人的金钥匙。同有三和、黄帝内针的愿景“人人知医,天下少病”,必然能够实现!

感恩诸位恩师的无私引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针 | 何谓中?
我的2017:中医的左膀右臂方和针
学针札记:如何读《黄帝内针》
灵枢经第七十五篇剌节真邪之三解惑
黄帝内针的法理是什么?
1分钟读懂刘力红老师新作《黄帝内针》 书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