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诊病万法之源,都在这部医籍里了

导读:首部证候学专著

继《内经》、《难经》、仲景著作之后,使中医理论更为丰富。于病因方面尤多创见,使中医病因学说趋于系统、全面。
于病理及病证方面之论述亦较精审,超越古人。
在证候分类学上亦有较大发展,其别类分门系统而有条理。
征引典籍甚富,如《汉书·艺文志》与《隋书·经籍志》所载近300种、5300多卷医书赖此书而保存。为研究隋以前医学成就重要文献。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主角——《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是巢元方等所撰,书成于隋大业六年(610)。此书在当时本属官书,是在多数人的合作下完成的,也就是以巢元方为首的集体创作。

      隋代的医学成就,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一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隋代正当久乱之后的复兴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现象,是前代所未有的,反映在医学方面也有一个蓬勃的新气象,以后的唐、宋、元、明诸代合称的中国医学全盛时期,推溯其源,实自隋代开始。而其中《诸病源候论》一书,以现存医书来说,就是当时的部医学代表作品,它对以后中国医学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故后人称本书千古不朽的著作,实不为过。

      本书共计50卷,分67门,有1729条病源病候论。主要说明各科疾病的病因和症状,这后面也包括有疾病的诊断和预后。至于治疗,除附有养生导引诸法外,很少提到其他疗法,关于这点,在书中也已明白交代,说是“汤熨针石,别有正方”,故不收录,因此本书在我国古典医学中,是一部最早和最完全的病因病理学专书。书中所列主要病类有中风、风湿性关节炎、肺结核、天花、霍乱、疟疾、水肿、腹水、黄疸、糖尿病、气喘、支气管扩张,寄生虫病、淋病、肛门瘘管、瘘疽、精神病、神经官能症,以及妇人病、小儿病等,每种病证都分细目,各有详尽的记述。从其论述范围来看,我国医学早在公元7世纪以前,差不多已全面掌握了有关内科、外科、皮肤科、五官科、妇产科、小儿科、神经精神科等各科疾病的医疗知识,足见我国古代人民的临床经验是非常丰富的。

      由于本书对病因、症状方面的记述,具有很高的真实性,所以时至今天仍为我们研究医学的重要文献。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发现劳动人民在医学上的许多惊人成就,现在试举数点,作为简单的内容介绍。

      1.对病源的认识

      如温病候中说:“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故须预服药及为法术以防之。”这就是说明传染病是由外界有害物质(戾气)引起而可互相传染的,并对传染病的发生,知道可用预防方法加以控制的,故说“须预服药以防之”。此外,对传染病的发展规律,也有很正确的认识,如说疫疠皆由“岁之内,节气不和,寒暑乖候...民多疾病,病无长少,率皆相似'。可见古人早就知道传染病的流行,和季节、气候有很大关系。

      对某些创伤性感染的传染途径,本书也已经明白地指出,如“马毒人疮候”说:“凡人先有疮而乘马,马汗并马毛垢,及马屎尿,及坐马皮鞯,并能有毒,毒气人疮致鍁肿,疼痛烦热,毒人腹亦毙人。”

      对过敏性病患,知道是和人的素质有关,如“漆疮候”说:“人无问男女大小,有禀性不耐漆者,见漆及新漆器更着漆....也有性自耐漆者,终日烧煮,竟不为害也。”

      对寄生虫病的感染,也已清楚地认识到和饮食有关,如说寸白虫(类似绦虫)是因“饮白酒以桑枝贯牛肉炙食”而引起,这就是说吃半生不熟的牛肉,是要发生寸白虫病的。

      此外,如说石淋(类似肾结石)的病源,是在肾脏,并还指出,是由体内物质代谢失常所致,故说:“淋而石出,谓之石淋,肾主水,水结化为石,故肾客沙石。”

      2.对症状的描写

      本书对各科疾病症状的描写,其精密细致是历代医书中最突出的,其中还有不少是世界上最早的记载。

      如关于中风(脑溢血)的记述:“风疟,其状奄忽不知人,喉里噫噫然有声,舌强不能言,汗不出,体直。”描写瘫痪:“其状半身不随,肌肉偏枯,小而痛言不变,智不乱。”“偏客于身边,其状或不知痛处,或缓纵。”

      描写伤寒斑疮(类似猩红热)日:“热毒乘虚,出于皮肤,所以发斑疮隐,如锦文,重者,喉口身体皆成疮也。”描写伤寒登豆疮(类似天花)曰:“伤寒热毒气盛,多发皰疮,其疮色白或赤,发于皮肤,头作瘭浆,戴白脓者....紫黑色作根...疮痂虽落,I其瘢犹厌,或凹凸肉起,所以宜用消毒灭瘢之药以敷之。”

      其中描写麻风的症状,尤为全面,所有各期麻风的典型症状均已包括。“初觉皮肤不仁,或淫淫苦疮如虫行,或眼见物如垂丝,或隐轸,辄黑....人顽痹,或汗不流泄...身体偏废,搔之生疮......如钱大...锥刺不痛...睫隐落,鼻柱....从头面起即为皰肉,如核桃...技节堕落。”

      又如阴中生息肉候(类似子宫颈息肉)说:“状如鼠乳。”足见古人对妇科方面的检查,也是十分细致而翔实的,由此更可证明中医学的内容,主要是从实际观察中累积起来的。

      尤其可贵的,从本书记述中,可以看到我国医学在外科手术上的发明,也是很早的,如金疮肠断候说:“肠两头见者,可速续之,先以针缕如法,连续断肠...物令气泄,即推内之....但疮痛(创口痛)者,当以生丝缕系,绝其血脉....由此足证我国医家至少在7世纪以前,已经在临床上施行缝肠术及结扎血管的手术了。此外从拔齿损候的记载来看,在当时拔除病牙的方法,也早已推广了。

      因此,中医学对治法方面,不仅有丰富的药物治疗,也有外科手术治疗,所以中医“辨证论治”的医学体系,是有可靠的临床实践为基础的。

      本书自从刊行以后,在国内即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如唐代的《外台秘要》、宋代的《太平圣惠方》等,多是引征本书理论作为病因病理的解释,宋朝政府也曾明令规定本书为出题依据,所以此书对国外也起了-定的推动作用,如在本书出版后不久,日本、朝鲜等国,即作为经典而学习。根据历史记载,日本的由神衹医学进人实践医学,本书起有很大作用。

      由于本书具有很多科学内容,是中医学遗产中部珍贵的医学文献,今天我们展开学习和研究中医学,本书就是不可缺少的参考资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民族名医像:巢元方
巢元方
国医巢元方丨我国现存第一部官方医著《诸病源候论》的主编
我国第一部病因学专著《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在线阅读
(拼音L)第二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