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宜厚教授琐谈湿疹诊治经验

徐宜厚皮肤病临证经验笔录


琐谈湿疹诊治经验

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有明显过敏倾向、皮损呈多形性、复发性的常见皮肤病。在中医学里不论是发病的原因,还是临床表现及其治疗,都有其丰富的记载,几乎涵盖了现代湿疹所描述的一切内容。因此,在湿疹临床中不仅要熟悉现代医学对湿疹的各种分类与描述,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善于运用中医学的已有成就,使两者的作用相互益彰。

(一)分类

湿疹的分类十分复杂,从临床实践来说,通常用下列的分类方法:

1.按性质分

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

2.按年龄分

有成人湿疹、婴儿湿疹。

3.按部位分

有头皮湿疹(头部脂溢性湿疹)、面部湿疹、耳部湿疹(耳后间隙性湿疹)、乳房湿疹、脐部湿疹、阴部湿疹、皱褶部湿疹(间隙性湿疹)、肘部湿疹、手部湿疹、小腿部湿疹、多腔性湿疹。

4.按皮损分

丘疹性湿疹、水疱性湿疹、红斑性湿疹、脓疱性湿疹、糜烂性湿疹、结痂性湿疹,脱屑性湿疹(营养缺乏性湿疹)、皲裂性湿疹(家庭主妇性湿疹)、钱币状湿疹、泛发性湿疹。

5.按病因分

细菌性湿疹、异位性湿疹、脂溢性湿疹、自身敏感性湿疹、瘀滞性湿疹。

(二)治疗

总的来说在湿疹的治疗中要分清急性期和慢性期。前者用药多在清热利湿,散风止痒;后者多以燥湿散寒,化瘀通络。同时徐老在临床中主张每种类型都应有它的主方及其化裁,使之治疗更贴近病情。综合国内有关专家和个人的经验,分别介绍如下:

1.急性湿疹

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车前子、泽泻、当归、木通、甘草、生地黄);慢性湿疹:除湿胃苓汤(苍术、厚朴、陈皮、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滑石、防风、栀子、木通、肉桂,甘草、灯心草)。

2.婴儿湿疹

三心导赤散(连翘心、栀子心、玄参、生地黄、车前子、车前草、甘草、蝉蜕、灯芯)。

3.头部湿疹

泻黄散加味(藿香、佩兰、茯苓皮、栀子、甘草、黄芩、柴胡、生石膏、防风、白芍、麦冬、牡丹皮、虎杖、茵陈)。

4.面部湿疹

凉血消风散(生地黄、当归、荆芥、蝉蜕、苦参、白蒺藜、知母、甘草、生石膏)。

5.耳部湿疹

柴胡清肝饮加减(柴胡、川芎、防风、生地黄、赤芍、牛蒡子、当归、连翘、黄芩、栀子、天花粉、甘草)。

6.手部湿疹

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

7.小腿湿疹

萆薢渗湿汤(萆薢、薏苡仁、黄柏、茯苓、牡丹皮、泽泻、滑石、木通)。

8.多腔性湿疹

泻黄散(藿香、栀子、石膏、甘草、防风)。

9.丘疹性湿疹

《金鉴》消风散(蝉蜕、荆芥、防风、甘草、生石膏、当归、苦参、苍术、牛蒡子、知母等。此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证治准绳》、《杂病源流犀烛》均有消风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还有人参、《证治准绳》还有羚羊角、《杂病源流犀烛》还有僵蚕。

10.水疱性湿疹

五苓散(猪苓、白术、茯苓、泽泻、桂枝)。

11.红斑性湿疹

清热地黄汤(水牛角、生地黄、赤芍、牡丹皮)。

12.脓疱性湿疹

五味消毒饮(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

13.糜烂性湿疹

龙胆泻肝汤。

14.结痂性湿疹

十味人参散(党参、白术、茯苓、法半夏、白芍、甘草、柴胡、厚朴、桂枝、干姜、大枣)。

15.脱屑性湿疹

当归饮子加味(当归、白芍、川芎、黄芪、何首乌、防风、生地黄、荆芥、生甘草、白蒺藜、生姜)。

16.皲裂性湿疹

滋阴除湿汤(生地黄、白芍、当归、玉竹、茯苓皮、贝母、泽泻、地骨皮、苦参、蝉蜕、柴胡、黄芩、川芎)。

17.钱币状湿疹

三妙散(苍术、黄柏、牛膝)。

18.泛发性湿疹

风重于湿用消风散;热重于湿用凉血除湿汤(生地黄、忍冬藤、白鲜皮、六一散、牡丹皮、赤芍、海桐皮、地肤子、豨莶草、赤小豆、莲子心);湿重于热用除湿胃苓汤。

此外对一些发生在特殊部位的湿疹,再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方剂,仅供参考。

19.眼睑湿疹

除风清脾饮(连翘、防风、玄参、生地黄、黄芩、桔梗、荆芥、知母、赤芍、栀子、茺蔚子)。

20.脐周湿疹

芩连平胃散(黄芩、黄连、陈皮、厚朴、苍术、甘草)。

21.乳头湿疹

益胃散(沙参、麦冬、生地黄、玉竹、冰糖)。

22.外阴湿疹

女性用丹栀逍遥散(柴胡、当归、白术、茯苓、甘草、丹皮、栀子、生姜、白芍、薄荷),男性用三才封髓丹(天冬、熟地黄、人参)。

23.肛门湿疹

升阳除湿防风汤(苍术、乌药、防风、茯苓、白术、当归、白芍、半夏、小茴香、吴茱萸、川芎、青皮)。

24.特应性皮炎

婴儿期:三心导赤散;儿童期:除湿胃苓汤;成人期:十六味地黄饮子(首乌、熟地黄、钩藤、当归、炒白芍、茯苓、炒丹皮、枸杞子、泽泻、地骨皮、炒杜仲、川续断、酸枣仁、山药、生薏苡仁)。

◎经验补白

湿疹治疗的全过程,徐老认为要做到四个方面的心中有数:一是标本兼顾,二是内外并治,三是脏腑与经络,四是整体与局部。

标本兼顾:本病之本在脾,其标则有风、湿、热、毒、瘀等。在内服药中要扶脾护脾,千万不可伤脾,因此对一些大苦大寒、大辛大热的药物只能中病即止。

内外并治:皮损泛发时或者病情趋于急性期,内治重于外治,皮损局限外治重于内治,但外治时要注意两点:急性期用药宜温和,不宜猛烈;在慢性期可用渗透性较强的剂型。

脏腑与经络:按湿疹发病的部位而论,分别以脾、心、肝、肾四脏居多。但也必须注意到经络分布与皮损发生的部位,如乳头、耳部、外阴等与肝经有关。眼睑手足则与心脾两经有关。

整体与局部:整体是指病人的体质而言,如体质是晦滞型(肤色黯褐、爪甲干枯、肌肤甲错等)应加行气化瘀药;倦型(肤色白、倦怠无力、易于感冒等)应加益气养血;腻滞型(形体肥胖、口干不饮、大便不实等)应加燥湿祛痰;热燥型(形体干瘦、心烦易怒、大便干结)应加滋阴润燥;冷静型(形体白胖、肢冷怕寒、小便清长等)应加益气温阳。局部则是指皮肤的损害形态按照湿对湿、干对干的原则处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眼科方剂索引
眼底病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古代文献治疗湿疹用药规律研究
中医古籍 明目至宝 5 [卷三] 祖传明目神方 (下)
[转帖]皮肤科常用中药处方
多功能中药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