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9-08-30

01

头痛1个月

患者诉一个月前出现头痛,主要以顶部头痛为主,每次发作时间4-6小时,每次发作的时候有头顶部发热感,查头颅CT未见异常,经过输液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还是反复头痛,头痛部位不固定,每次发作时间不定,口苦,纳差,没有胃口,无表症,无胸闷,二便正常,舌质尖红,苔黄腻,右脉弦细,左脉沉细。

六经辨证:少阳阳明太阴合病

辩方证:小柴胡汤加石膏合吴茱萸汤

柴胡30g,黄芩20g,半夏15g,党参12g

生姜15g,大枣10g,甘草6g,石膏45g

吴茱萸12g,茯苓30g,白术18g

三剂,日一剂,水煎服

结果:患者经过治疗 后症状已经明显好转,头痛减轻,在此方基础上治疗三次,电话随访头痛基本没有。

对于茵陈的认识,最早来源于《伤寒论》里,治黄疸的茵陈蒿汤。其中的茵陈六两要先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临床多年,读众多名家医案,却不见有大剂量使用的。

按当代柯雪凡教授的考察,汉时一两为15.625克,取整数15克计算,六两亦为90克。显然后世医家远远未达到张仲景的用量,故临床效果参半。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读过一本小册子,《提高中医疗效的方法》书中讲到重用茵陈的问题,王辉武老中医谈到:茵陈蒿汤用于治疗阳黄是常法,但如何用好茵陈蒿这昧主药的剂量则大有学问。

经我会诊治疗的几例重症肝炎,至今令我久久不能忘怀。重症肝炎,病情危笃,黄疸消长是病情向愈或我久久不能忘怀。重症肝炎,病情危笃,黄疸消长是病情向愈或恶化的指征,医者、病家对退黄都要求甚切,多数情况都可用茵陈蒿汤化裁,其中茵陈蒿用量30-40g不等,可谓大剂量。

但经反复诊治,虽利湿、活血、解毒并进,仍不见黄疽消退,在技穷之际,想到了“经方”的剂量问题,在《长沙方歌括》“茵陈六两早煎宜”指导下,按原方剂量4. 6:1.5:1的比例,即茵陈90g、熟大黄30g、栀子20g。因为茵陈质轻,嘱将其先另用容器冷水浸泡,另煎,以保证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通过剂量调整以后,退黄疗效倍增。

此后每见常法乏效的阳黄,都参照这种方法,调整全方剂量比例,比常规用量疗效好得多。

后又看到辽宁名老中医陈国恩重用茵陈的资料,更令人咋舌。陈老颇推徐灵胎“一病必有一认方,一方必有一主药”之说,主张精方简药,重点突出。尝谓:“用药如兵,贵乎选帅用将不可随意拼凑,以图面面俱到,如此则互相牵掣,药力难以集中,何以愈病?一方之中君药用量必重,任之以权,否则即为无制之师,焉能取胜乎!”寒热虚实,辨证已明即应大胆用药。

陈老在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时,自拟茵陈退黄汤:以茵陈1250g、栀子l0g、大黄l0g、胆草15g、红花l0g、白茅根50g、柴胡l0g、茯苓30g组成。

陈老体会茵陈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味苦性微寒,阳春三月,百草生发,山野村民常以茵陈嫩苗煮食代菜,味美适口,多食无碍。该药疗效确切,退黄迅速,非大剂量不可,成人每剂不少于1000g,儿童不少于300g。

每天背诵三条伤寒论

02

51、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52、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春宏老师中医讲堂

03

上次说的90岁老人家的痔疮,当天仅知明显见效,过后忙忘了,没问后来如何,今天见到朋友了,我想起来问了一下,他告诉我说:杏核那么大鼓包,三四天就不见了。第一次以丹桅逍遥为主治痔疮。开始用一天龙胆泻肝丸和补中益气丸,之后改丹桅逍遥丸。

老人痔疮属脾虚气陷,而肝必乘之,痔核又涉及血分瘀热实在是高明的变通。

老人家舌嫩暗红,脉弦,重按无力,人痛的全身颤抖。舌嫩,重按无力,为本虚,脉弦,舌暗红为标实。即您说的中气下陷,肝火随之下串,用补中益气丸将下串之火提出来,再用龙胆泻肝丸泻出去,剧痛大减,脉弦消失,舌嫩暗红未变,暗红是热入血分标志,用丹皮,将热从血中掏出来,再用桅子泻出去。继续理肝健脾,故用丹桅逍遥丸。

饭前吃补中益气丸,饭后吃龙胆泻肝丸。之后丹桅逍遥丸,早饭前,晚饭后。

一般诊脉,分浮中沉三个位置,而清庭御医脉法分浮,中,按,沉四个位置,浮中诊标,按沉诊本,我诊此病人脉就是这么诊的。

痔疮根本病机,通通是中气不足,恒久不变之理。肝火乘机下串。我就这样认识的,见一个,根除一个。

年轻人,中年人,一般饭前用龙胆泻肝丸,饭后用补中益气丸。

用龙胆泻肝丸目的是绝痔疮瘀热形成之源——肝火,这样痔疮局部瘀热极好解决,随便用个什么痔疮膏就完活了。

丹皮配桅子,很多名方都用,是绝配,特别好使!

气与血中之热同清。

水,血,痰,火等,全都随气跑,气往哪里跑,他们就往哪里跑。

中医说治痰先治气嘛,又说气行血行嘛,从诸多之论述中,总结出“气起主导”,这样就理解了张景岳说的“行医不识气,治法何所据?”。

气,不外乎升降二字,该升的不升,该降的不降。假如气逆,你不把气降下来,随气逆而上去的火,你泻不出去。

边治病,边总结,边研究,总结来总结去,只两字升降,很多病治起来简单!

猫上棚顶了,把他拉下来,再踢出门去。猫掉下水道了,把他捞出来,再踢出门去。否则踢不出门去,是吧。

有时你没用泻火药,一味也没用,你一降气,小便就黄了,火自动出去了,很有意思。

今天中午与顾老板聊天,后项开始左侧痛,聊完天右侧也痛了。去药店买一瓶消炎利胆片,又去超市买瓶水,吃了六片消炎利胆片,现在不痛了,大中医真是太好了!哈哈哈……。《内经》说:病在肝,俞在颈项。

那些数十年如一日阅读的人

数十年如一日锻炼的人

他们每天做的事都很普通,人人都可以做到。

但是因为其坚持,时间让他们变得伟大。

愿你飞向向往的生活

漫漫人生路, 走着走着,就成了陌路。不管人也好,事也罢, 一切就像散了场的电影, 往事成为回忆里的故事, 别人成了回忆里的路人!

 走着走着,就剩下了回忆, 活着活着,就忘记了过去。回不去的是曾经, 留不住的是风景, 得不到的是真情, 悟不透的是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用丹桅逍遥丸治痔疮(肖春宏老师)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63期):聊一聊中医治''痔疮''
中内心系巧记忆
十全大补丸的五种搭配不仅能补气血,还可健脾益气,除湿清肝火。1柏子养心丸,可补心养心安神。2玉屏风散颗粒,可补益肺气。3补中益气丸,可补中益气。4龙胆泻肝丸,可治疗失眠。5香砂六君子丸,可健脾益气和胃
脑鸣临证诊治五法
苦降辛开妙方--左金丸解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