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妇女之友——桂枝加芍药汤

导读:随着天气转冷,一部分女性朋友开始叫苦连连,每个月份走亲戚的日子,是越来越难过了,疼起来着实令人痛苦,什么事都做不了。因此,小编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则可治疗痛经的方子——桂枝加芍药汤。

◆ 方药组成

桂枝6g,芍药12g,大枣30g,炙甘草4.5g,生姜6g。

◆ 用法

水煎温服。

◆ 运用要点

证属表邪内陷太阴

症见发热汗出恶风、腹满时痛、腹部冷痛,腰酸,痛剧则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喜温喜按,舌红,苔薄白,脉细或脉缓。

临证以发热、汗出、恶风、腹部冷痛、喜温喜按、脉细或脉缓为运用眼目。

【 六经方证病位 】

主治表邪内陷太阴,以脾络不和为主之证,划归太阴病之方。

【 方证辨析 】

本方出自《伤寒论》,由桂枝汤倍芍药而成。方中桂枝汤补虚和营,托邪外出;倍芍药益阴,缓急止痛。

诸药合用,共达补虚和营、理脾调中、缓急止痛之功。

【 临证札记与拾遗 】

桂枝加芍药汤见于 《伤寒论》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一、桂枝加芍药汤证焦点析

桂枝加芍药汤证为太阳病误下,表邪内陷太阴。但此方的特点是太阳表邪不甚,并以太阴腹满时痛为特征,六经方证病位属太阴病之方。

与此对应的是,在桂枝加芍药汤证基础上又见阳明实痛的桂枝加大黄汤证,六经方证病位属阳明太阴合病之方。

二、桂枝加芍药汤治痛经原理

桂枝加芍药汤临床用于治疗痛经,要充分解析其原理,需溯其源头:

1.从条文云属太阴看,太阴病的提纲证为“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太阴病本质为里虚寒,水饮停。而痛经发作时,契合太阴病主证之一“时腹自痛” 的特点,剧时则恶心呕吐也不少见

2.桂枝加芍药汤为桂枝汤倍芍药三两而成,含小建中汤之意。桂枝汤“外证得之,调和营卫以解表;内证得之,调阴阳以和里”。此方倍芍药三两,深入阴分,既补络虚,又调气血,可解虚寒性痛经之腹中挛急。诚如柯韵伯云:“桂枝加芍药,小试建中之剂。”

3.与桂枝加大黄汤相对应,太阴虚痛用桂枝加芍药汤阳明实痛用桂枝加大黄汤

4.桂枝加芍药汤中含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汤功擅解除内脏痉挛性疼痛,且其腹证的范围极其宽广,既含剑突下中脘部,又含脐下腹部,甚至还可深入胞宫,以除痉痛,是以作为主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桂枝加大黄汤方证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桂枝加芍药加大黄汤
太阴病坏证桂枝加芍药汤及桂枝加大黄汤证
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经验录—习方心悟(156)
脾虚腹痛的另一种情况-《伤寒杂病论》学习笔记25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