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麻黄升麻汤治疗厥阴咳嗽效果好

一位朋友的父亲咳嗽20多天,主要症状有:干咳无痰,不怕风不怕冷,长期大便偏烂,无鼻涕,鼻塞,腰痛、特别是咳嗽的时候腰更痛,舌红苔微黄,等等。

一诊

12月2日问诊,辨为上热下寒的厥阴病,方用“麻黄升麻汤+甘姜苓术汤+排脓散+姜辛味”。

方子组成:

麻黄10克、升麻10克、当归10克、知母10克、黄芩10克、玉竹10克、白芍10克、天冬10克、桂枝10克、茯苓20克、炙甘草6克、生石膏45克、苍术15克、干姜10克、桔梗10克、枳实10克、五味子10克、细辛6克。

二剂,水煎服。一天一剂,一剂煎两次温服。

辨证要点

(1)“舌红苔微黄”是上热,“长期大便溏、不成型”是下寒,所以这是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的厥阴病,治法要“清上热、温下寒”。

(2)《伤寒论》357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患者咳嗽不止,是“喉咽不利”,长期便溏,是“泄利不止”,故用之。

(3)《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第16条,“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患者腰痛是由寒湿引起的,是这个条文里的“腰以下冷痛”,故用之。

(4)干咳无痰,并不是真的无痰,而是痰饮闭郁、凝结在肺里出不来,可用排脓散(白芍、枳实、桔梗)稀释、融化痰饮,并通过咳吐或二便排出来。

(5)《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7条“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患者每年到这个时候都会咳嗽,像是形成了规律一样,这是内有停饮闭郁、潜伏。今年是感冒之后,外邪激动里饮,引起咳嗽,久治不愈,故用“姜辛味”三药温化之。

服药反馈:上方服两剂之后,咳嗽比之前好多了,如果没有风吹受凉,就不咳嗽。风吹受凉后还是会咳嗽。没有痰,咳嗽起来腰也不痛了,但站久了腰还是会痛。吃药后大便略能成型。

二诊

12月4日问诊,前方已中的,故前方不做大调整,但增加白芍、炙甘草的量,另加杜仲20克,重在解决腰痛的问题。

方子组成:

麻黄10克、升麻10克、当归10克、知母10克、黄芩10克、玉竹10克、白芍30克、天冬10克、桂枝10克、茯苓20克、炙甘草15克、生石膏45克、苍术15克、干姜10克、桔梗10克、枳实10克、五味子10克、细辛6克、杜仲20克。

二剂,水煎服。一天一剂,一剂煎两次温服药。

服药反馈:服上方后,咳嗽不太有了,但是见风和遇冷还是容易咳。咳起来还有一点腰痛,但比以前好了很多。

三诊

12月6日问诊,观其舌像,舌苔颜色变淡了,黄苔已去,故减石膏量,增苍术量,其他不变。

方子组成:

麻黄10克、升麻10克、当归10克、知母10克、黄芩10克、玉竹10克、白芍20克、天冬10克、桂枝15克、茯苓20克、炙甘草10克、生石膏30克、苍术20克、干姜10克、五味子10克、细辛10克、杜仲20克。

二剂,水煎服。一天一剂,一剂煎两次温服药。

服药反馈:已经基本不咳嗽了,大便慢慢成型,腰痛还有一点点。患者不想吃药了,自行停药。



温馨提示:本平台所提供的药方,均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若自行按图索骥,套用药方,则后果自负。

治病有风险,用药需谨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转载]史载祥教授应用桂芍知母汤治疗顽痹经验举隅
胡希絮痹症治验:
【鲍艳举医案】经方治疗类风湿疼痛
陈雁黎老师《胡希恕附子剂经验三则》
关节疼痛难忍,老中医首选这个方
类风湿发烧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