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冠肺炎恢复期经方及穴疗康复思路

新冠肺炎恢复期经方及穴疗康复思路

我2月22日曾在本微信公众号上发了一篇文章:“新冠肺炎发生与消失时段及恢复期经方应用——附恢复期经方应用”,文中谈到了新冠肺炎临床治愈恢复期的经方应用这个话题,后来省卫健委也发文转发了“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构(医疗救治组)”《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医康复指导建议》的方案,说明新冠肺炎恢复期的康复调治还是非常必要的。有不少同道让我重新发一遍我的这篇文章,重点阐述在恢复期如何应用经方。今天就突出重点再发一遍吧。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VID-19),为中医“温疫”范畴,属于风温兼挟寒湿浊邪之证,病机关键在于外感风温之邪与寒饮浊邪兼挟互结而酿温毒,逆于上焦(肺、心),损伤胃气,化燥耗伤津血。不少患者临床治愈后,虽然核酸检测符合出院标准(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但舌象还多见舌体胖大,或赤红或苔少、苔干,或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或细弱等脉证这是由于罹患新冠肺炎后人体上焦肺气亏损,中焦胃气不足,水饮不化津液气血津液消耗较重虽然现代医学检查结果正常,但或多或少还有一些不适的症状出现,所以出院后,也须有一个康复的过程。而且据最新报道显示,有部分患者临床治愈出院后体内还存在少量的病毒,还有些患者即使出院,也多有轻度乏力、困倦、纳差等症。这些证核心病机为胃虚津伤,余热(邪)尚存,为加快患者机体全面康复,特别是促使其恢复或增强肺活量,部分患者仍须服1周或1周以上的中药,或用中医适宜技术康复调整疗,这时辨治大法主要在于:养胃气,化水饮,津液,清解余热。

    一、中医药辨治(经方)

1.新肺疫恢复期虚劳(津虚血燥)证

主证:怕风,轻度乏力,出汗。

兼证:纳差,或干呕,舌苔红或暗红,舌体大或不大,苔薄白。脉细或缓或沉。

治则:建中养津祛风,调和营卫阴阳。

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升麻、藿香:

桂枝三两,炙甘草三两,芍药六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二两,膠饴一升(可用蜂蜜代)。升麻、藿香可据证酌情定剂量(一两可按3g5g应用,下同)

简析:黄芪建中汤出自《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桂枝三两,炙甘草三两,芍药六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二两,膠饴一升(可用蜂蜜代)。与小建中汤内加黄芪一两半,气短胸满者加生姜;腹满者去枣,加茯苓一两半,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病机:中气不足,津虚血燥,肺卫不固。升麻发表透邪、清热解毒;藿香化湿祛邪。这两味药都是治疫良药。

2.新肺疫恢复期胃虚寒证

主证:胸闷气短,胃脘部或腹部偏凉,或隐痛,纳差,舌暗,舌体胖大,苔薄白或白滑。脉沉细,或弦。

兼证:怕冷,轻度乏力,倦怠少气

治则:温中散寒化饮

方药:理中丸(人参汤)加藿香、佩兰

人参(或党参)、炙甘草、干姜、苍术各三两

简析:理中丸出自《伤寒论》第396条,人参汤出自《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这两方是同方而异名。病机:中焦虚寒水饮,胸阳不运。藿香、佩兰芳香化湿解毒。

3.新肺疫恢复期虚劳偏热证

主证:轻度乏力,心烦,口渴或口干,舌苔红或暗红,舌体大或不大,苔薄黄微干或无苔。脉虚数或滑。

兼证:纳差或纳可,干呕欲吐,少寐,出汗或无汗。

治则:清热和胃养津。

方药:竹叶石膏汤加银花、升麻。

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麦冬一升,人参二两,炙甘草二两,粳米半升。银花、升麻可据证酌情厘定剂量。

简析:竹叶石膏汤出自《伤寒论》397条:“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病机:余热未清,胃气不降,肺气虚损。银花为清热解毒良药。

    4.新肺疫恢复期气机郁滞,胃虚饮停津伤证

主证:轻度乏力,出汗或无汗,口苦或咽干,心烦郁闷焦虑,头晕(蒙)目眩。

兼证:纳差,干呕或无干呕,心烦或不烦,胸胁满,舌苔红或暗红,舌体大或不大,苔薄黄。脉弦细或弦。

治则:养胃生津布津,调和枢机。

方药:大阴旦汤(小柴胡汤加芍药)加银花、升麻。

柴胡八两,人参三两,党参三两,生姜、炙甘草、芍药各四两,大枣十二枚,半夏洗一升。(如果还有咳嗽,柴胡改为前胡)银花、升麻可据证酌情厘定剂量。

简析: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是辨治伤寒、疫病常用的经典名方。大阴旦汤实际上就是小柴胡汤加芍药,出自《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大阴旦汤治凡病,头目眩晕,咽中干,每喜干呕,心中烦满,胸胁支痛,往来寒热者方。”病机:火郁上焦,胃虚津伤,气机不利。

二、中医适宜技术

1、耳穴压贴法:

耳穴压贴疗法对于新冠肺炎恢复期,可扶正(增强免疫防御功能)祛邪(清除残存邪毒),有简便验廉效的康复作用。

穴位(双侧耳朵):咽、喉、肺、气管、内分泌、三焦、神门、交感、胃。

工具:王不留行子贴(每贴2粒,网上有售)贴压耳穴。

操作:酒精消毒压贴穴区(不宜用碘伏消毒,因为碘伏比较黏滑,胶布难以粘上贴紧),再以无菌棉签擦干后,用适宜的小止血钳,将王不留行子贴在耳穴上,稍用力紧压一下,以患者可耐受为度,一般3~5天更换一次。贴后嘱患者时常以手指按压穴贴处,以增强疗效。

2、穴位按摩法

新肺疫康复五要穴:大椎穴,天突穴,膻中穴,关元穴,合谷穴。

大椎穴:大椎穴属督脉穴位,正坐低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督脉汇聚人体所有阳经穴位,被称为“阳脉之海”,大椎穴为诸阳之会穴,有振奋一身之阳气、通阳解表祛邪之功。调治外感内伤虚损等证,疗效明显。

天突穴:天突穴属于任脉穴位,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有宣通肺气、化痰止咳,利咽开音之功。为治疗肺系病证要穴。

膻中穴:属于任脉穴位。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为一身之气最集中之处,又称为“气海”。有宽胸化痰,理气止痛,益胃生津之功。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刺激该穴可通过调节神经功能,可使肺气通畅,扩张冠脉血管及调节消化系统功能等作用。

关元穴:属任脉穴位。位于身体前正中线,脐中下3寸。有培肾固本、调节回阳的功效。为培补元气、调治虚损的要穴。

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有疏风解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

穴位按摩操作法:新冠肺炎康复期间,可以每天上午、下午和晚上各自我按揉一次:双手搓热,然后依次按揉上述穴位,都是顺时针、逆时针各100次,动作要轻柔力透。坚持按摩14天,任督二脉同调,可以起到强心、利肺、健脾胃,提升肺活量,增强气血循行,提高正气(免疫防御能力),清除余邪的功效。

作于2020年2月29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近现代名医验案类编(太有用了,全是名医验案)
《肺有六怕》+何绍奇;中医诊疗肺炎的心得体会(笔记版) +慢性咳嗽经方治疗体会+六淫七情伤害后咳嗽+慢性咳嗽不用怕,用药一览表一看就明!
中医透皮技术
中医治疗小儿肺炎临证经验 名家医案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侠白穴:理肺和胃,调气止痛
曾荣修经方治验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