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密282条——少阴病与少阳病及其传变的鉴别诊断

经方思维:经方辨证依据症状反应。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亦即辨证的尖端,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其主要关键就是在于方证是否辨的正确。

方药的适应证,即简称之为方证,某方的适应证,即称之为某方证,如桂枝汤证、麻黄汤证、葛根汤证、大青龙汤证、柴胡汤证、白虎汤证等等。

下图来自冯世纶冯老课件,特此说明

大家初看题目,少阴病和少阳病区别是非常大的,没有什么可鉴别的。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

一看提纲症状学内容泾渭分明,极其好识别。

但随着读书时间的延长、临床经验积累和对条文理解的逐步深入,感觉临证就没那么简单,尤其是少阴病篇第2条进行认真的学习反思以后,更觉得两者之间有许多相似的症状,需要从症状学、传变、治疗方面进行认真的辨别。

临床入手总是以症状学开始,那么我们看看少阳病的症状学和少阴病的症状学有多少的相似度。

37条:“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小柴胡汤主之。”

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

282条(少阴病篇第2条):“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我们将上诉条文的相似部分摘录出来,就知道282条本就是为少阳病与少阴病的鉴别而立论。需要鉴别,肯定有相似症状学的内容。

症状学内容摘录如下:

“嗜卧”与“但欲寐”。

“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与“欲吐不吐,心烦”。

“脉浮细”与“脉微细”

这样对比来看,是不是有必要好好鉴别一下。

紧接着就是传里太阴、阳明共有症状:“自利而渴”的鉴别诊断。

37条说的是少阳病,正气退居“胁下”与邪气斗争,故而在表的津液气血虚,抗力不足,所以脉浮细,“嗜卧”是正气抗邪不力的机能沉衰表现。真正锁定少阳,还是得有“胸满胁痛”一症。

胡老说:“这个嗜卧呀,是这个半表半里,尤其是这个少阳病的一个特殊证候”,真是临证之得,在治疗发热性疾病时应仔细体会(参后面肺炎昏迷医案学习)

有相似症状就需要鉴别,少阴病也是正气亏虚,抵抗不足的一种状态,与少阳病有类似之处。

顺着我们282条为少阳病与少阴病鉴别及传变入里太阴病与阳明病鉴别的思路,解读282条(从来没有人这么解读过,自己学习心得,不一定正确)

282条原文: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以下是顺文解读:

原文:少阴病。

解读:言少阴病者,针对后面条文中的“但欲寐”一症说,因为“但欲寐”为少阴病提纲证。

原文:欲吐不吐,心烦。

解读:此二证,与少阳病的“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形似,故而要进行后面的鉴别,但此证是因为内有水饮,欲传太阴之兆,紧接着看后面的内容,就更明析了。

原文:但欲寐。

解读:有“欲吐不吐,心烦”之证,加上“但欲寐”,如果通读仲景书,认真体会仲景少阳病相关内容(37条),两者(少阳与少阴)真不好鉴别。接着往下看:

原文:五六日

解读:时间在仲景医学中,虽然不是疾病传变的决定因素,但也有大概时日。阳性表证太阳病,一般“四五日、五六日”为传少阳病之期、“七八日、八九日”为传里之日,阴性表证因为虚寒为本,故而传里更快,在表时间更短,故此“五六日”针对少阴病,有由表传里的意味。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可反证日期在阴性病传变中的约数。

原文:自利而渴者

解读:下利而且渴,阳明病可能性最大,因为热才渴,那是“373条的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但有一个问题,少阴病一般以传太阴为常,传阳明者较少,否则就是需要急下存津液的“少阴急下三症”了。少阳病以传阳明为常,故而自利而渴,仍不能排除起病就是少阳,目前传至阳明,所以有后文的进一步鉴别。

原文: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

解读:此解释渴的原因,此种渴,绝对不是阳明病的大渴,更像是厥阴病的“消渴”,但不及厥阴之渴明显,毕竟此渴是因为津液虚,并无热,所以说“虚故引水自救”。到此我们知道少阴、厥阴都有渴,但临证还得仔细辨。以津液匮乏分析,太阴不会有渴吗?理论上讲,应该有,而且也应该是“虚故引水自救”的这种渴,既有下利,而且是虚,那是里阴证,太阴病之像。

一般的太阴病应该是“277条的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下利与渴已经属于里证,尚不能完全鉴别太阴与阳明,故而下文再通过小便进行鉴别。

原文: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解读:小便对里证的阴性病、阳性病鉴别具有决定性作用,小便的鉴别包括小便颜色,此为最主要,当然小便量、有无尿痛等,临证时应该详参。

解读完毕。

总结以下本条。

起始症状:“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难分少阳与少阴,传变入里后症状:“自利而渴”难分阳明与太阴,最后以小便鉴别里证的阴阳,终以“小便色白”确诊传里之病为太阴病,反推“自利而渴”为里阴证,再反推起始的“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为少阴病。可见临床症状之难辨。

理论解读总是枯燥乏味的,我们看一则胡希恕胡老用小柴胡汤加石膏治疗过的最重的肺炎、用最重的石膏医案,体会一下少阳病与少阴病。

医案内容来自网络,与电子版《胡希恕讲伤寒论》中“小柴胡加石膏汤病例举要”中也有记录,内容基本相同,今将两者相互补充,使病案相对更完善。

“还有一个小孩也是得这个肺炎,不过那个岁数是七八岁,这个孩子在我治过的肺炎病人里病情是最重的,那孩子眼不睁、口不开,光昏迷就四天(马培锋注:比嗜睡、但欲寐更重)了,人事不省,吃什么,都滴水不入(马培锋注:不能吃,是小柴胡汤证),就像个死孩子一样。我看他吃过的方子,就是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马培锋注:半表半里不能单用清、下、汗法,半表半里以阳明里热治,自是不行。后世都以此方为肺炎专方,不辨表里由来已久。)这些药,我听他的呼吸,“嘶啦嘶啦”的嘶鸣,就是痰鸣呀。我说他都这样子了你怎么还给他吃发汗药呢?当时我也是用小柴胡汤加石膏,石膏用了4两(120克),这是我用石膏用得最多的时候,小柴胡汤还是照原方这么用。我告诉他,别一次让他都吃下去,这一宿频服,把这一剂药吃完。他说那得灌了,孩子不会吃药了,就拿调羹一点点往里头灌。我说你别一回给他灌多了,这一宿两煎吃净,我看这个病人危险。他就是这么给他用的。后来有一两个月了也没给我信,我想这孩子可能已经死了。后来他又找我会诊,是治其他病。那阵我大概每个礼拜都要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患儿所住医院),那回去时我还想着那个孩子呢,我说那个孩子你好久没说了,他是不是死了?他说你放心,那个孩子可好了,就吃那个药逐渐好起来了。我也没改方子,按你这个治法一直治疗到他出院,好得倒是挺快。这在我治过的肺炎中,是最重的了。” 

最后,让我们再体会胡老的一段话:“在太阳病,由于治疗不当,本因发汗而吃泻热,使热陷于里,也能转为阳明病。即便依法发汗,如果病相当的重,也不一定在太阳病的阶段把病治好的,这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真正的伤寒,伤寒为大病,大病好的时候全在少阳的末期和阳明病初期,就在大柴胡汤、白虎汤的阶段,甚至调胃承气汤的阶段可以好的。但在太阳病的阶段常常不好,即使治疗得当,不过是杀一杀病势,使病势减轻,使转里或半表半里,不那么猛暴。一般轻病表证的时候可以好,如轻微的感冒,喝点姜汤也可好,就说弄点姜水喝一喝,出点汗,吃点茶叶出点汗都可以好的。真正的重病不是随便吃药就可以好的,就得按规矩,该用麻黄汤非用不可,用桂枝汤就不行,该用桂枝汤用麻黄汤更不行。所以此书辨证严的很,不但要辨六经、八纲,而最后要辨到方证,方证就是咱们讲的这套,即一个方剂有一个适应证。不这样则达不到疗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阳经找病第七证——颈椎病
【新提醒】黄仕沛该方医案——小柴胡加石膏汤案(两则)
小柴胡加石膏汤治验一则
伤寒论最有启发意义的,当属症状的鉴别。 ...
方证相对医案解读———刘渡舟医案(一)
大柴胡汤河麻黄汤加减治疗少阳发医案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