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临证一得:巧用乌梅丸治疗荨麻疹验案两则

2018-04-17 中医人都关注的 河北中医药


注河北中医药

中医大事早知道

一个实用与格调兼修的公众号

荨麻疹


俗称风疹块。它的基本症状是皮肤骤然瘙痒,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整片风疹团,颜色淡红或苍白,病程长短不一,消退后不留痕迹,可反复发作。西医认为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西药效果不稳定。但在临床中见老师灵活辨证抓住阳衰于下,火盛于上,气逆于中的病机应用乌梅丸治疗荨麻疹,疗效确切。现将老师运用乌梅丸治疗荨麻疹验案两则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病案一



杨某,男,37岁。2016年10月21日初诊。患者因为皮肤经常起风团1年余就诊,曾服中药消风散加减治疗一个月效果不明显,发作时口服氯雷他定片,服后缓解。刻诊:见前胸后背大片风团,伴瘙痒,时发时止,怕冷,遇风、生气后均加重或复发,时有太息,纳呆,口渴,乏力,舌质红胖大,二便正常,舌根苔黄腻,关尺脉弦浮。

辨证:肝火犯肺证

治法:敛肝散风,清上温下。

方药如下: 

乌梅15g  黄连9g     黄柏9g    知母9g,

桂枝9g    附子10g   干姜10g   花椒10g

当归10g  白鲜皮15g 地肤子15g 黄芪15g

 炒白术15g 防风15g。

14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2016年11月5日二诊:药后瘙痒明显好转,复发频率降低,舌仍胖大,舌苔渐退,脉较前平和。加炒麦芽15g,鸡内金15g。10付,一月后回访,已痊愈。

按:乌梅丸合玉屏风散加减。《伤寒论》厥阴篇提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刚暴,恃强凌弱而善干他脏,根据患者脉象,病理上每因肾中虚火上炎,不能温煦肾水,肾中真阳衰少,邪火盛于上,造成下肢冷痛,上焦有热象等症状;肝郁疏泄不及,气逆于中,影响阳气生发,导致阳气不能带动血液上行,造成胸闷、胸痹、太息等症状;肝郁横逆乘脾,造成纳呆、嗳气、反酸、痛泻等症状。肝旺生发有余,相对肺弱肃降不及而产生肝病侮肺之证,造成各种皮肤病或呛咳喘逆等症状。这类患者体质,一般是下焦虚寒性为主,但上焦呈现热证表现。该方主用乌梅丸,方中佐黄连泻心而燥湿,黄柏滋肾以清肾中之虚火;肾者肝之母,椒附以温肾,则火有所归;养肾涵木,肝风得敛,以固其本;肝欲散,细辛干姜辛以散之,恢复疏泄正常,且与黄连辛开苦降相伍,可以升降胃气,调和中焦;又因乌梅酸平,入厥阴肝经,有酸收敛肝风作用,肝主一身内外诸风,而突出以酸制风,酸性收敛而主阴静,风性疏散而属阳动,故“酸以制肝”,玉屏风主治卫气虚弱,不能固表之证。卫虚腠理不密,则易为风邪所袭,故时自恶风而易于感冒,用之有益气固表,扶正祛邪之功。

病案二


张某,女,12岁,2016年7月12日初诊。患者因为游泳后颈部起圆形风团伴瘙痒2天就诊,刻诊:感冒流黄涕,咳嗽,全身关节酸痛,食欲不振,因瘙痒、咳嗽,寐欠安,二便正常,舌略红苔略腻,关尺脉弦浮。

辨证:风邪犯肺证

治法:祛风除湿,调畅气机。

方药如下:

      乌梅15g   黄连9g    黄柏9g   知母9g

      桂枝9g    干姜10g   当归10g  白鲜皮15g

      地肤子15g 炙麻黄9g  桔梗9g   杏仁9g

      薏苡仁15g 炙甘草9g  桑白皮9g 款冬花15g

7付,水煎服,早晚分服。

2016年7月20日二诊:感冒咳嗽症状已痊愈,风团已好转,仍有偶发伴瘙痒,加地肤子15g,7付。一月后随访,荨麻疹已痊愈,药后未复发。

按:乌梅丸合麻杏薏甘汤加减。“肺禀坚金之性,而体反虚,肝禀柔木之性,而体反沉实,故肺养其娇,易遭侵克,肝凭其悍,每肆欺凌,是肺称娇脏,肝为刚脏”(《潜斋医学丛书》)。乌梅丸作为厥阴主方,独具敛肝熄风之功效,可以从肝治肺。从方义来看:肾中虚火上炎,肾水寒于下,不能涵木,肝疏泻失常是本,导致气机升降失常,造成上热下寒的格局。《黄帝内经》讲到“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以酸泻之”,乌梅丸集酸苦辛甘、大寒大热于一体,以辛甘助阳、酸苦坚阴、温清互用而能够调整阴阳平衡,清上温下,风木一旦平熄,肺气自复顺降;附子、干姜和黄连、黄柏针对机体阳衰于下,火盛于上的病机论治,肝藏血,桂枝当归引血归经。总体构成泄风木之有余,使风木得静,中土得安,肺气得降,脾胃得和。《金匮要略》“病者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麻杏薏甘汤主之”麻杏薏甘汤四药协力,治风湿蕴于经络,周身疼痛,对身湿身痛,效果显著。

乌梅丸方为张仲景所首创,见于《伤寒论》厥阴病篇,用于蛔厥的治疗。到叶天士时以此方灵活加减治疗脾胃病、虫证、暑病、疟病、中风、虚劳等疾病。现代疾病病机复杂多变,寒热错杂、阴阳失调者比比皆是,为乌梅丸的临床使用提供了空间,结合患者脉、舌、症的特点,只要抓住厥阴病寒热错杂病机,辨证选方,疗效奇佳。


本文作者:汤淑敏、陶运、李领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阙穴拔罐配合过敏煎加减治疗隐疹案例举隅
清营透热治瘙痒荨麻疹
全民献方抗过敏|岐黄医道
​慢性荨麻疹的中医补肾疗法
荨麻疹(2)
中成药辨证论治荨麻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