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促进我市实体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市委政研室(改革办)课题组

  近年来,我市受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三期叠加”的影响,特别是作为资源型经济地区,同时又受到了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双重约束,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实体经济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诸多困难,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省委要求、市委部署,紧密结合实际,始终把振兴实体经济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深化“供改”和“综改”,着力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实体经济发展总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但是,我市实体经济要全面走出困境,进一步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仍需要攻坚克难,下苦功、出实招。

  一、我市实体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要了解掌握实体经济的情况,必须分析把握相关行业的运行情况。

  (一)从反映经济总体运行情况的GDP增速来看。建市以来,我市经济快速增长,GDP年平均增速达11%以上。但是,从2014年起,GDP增速逐渐趋缓。2014年至2016年,我市GDP分别为1035.8亿元、1040.2亿元、1049.3亿元;增速分别为4.8%、3.3%、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3.8亿元、49.2亿元、49.9亿元,增速分别为0.6%、5.8%、0.6%;第二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08.6亿元、575.7亿元、554.9亿元,增速分别为5.2%、0.8%、2.4%;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83.4亿元、415.3亿元、444.6亿元,增速分别为4.0%、8.1%、6.3%。

  (二)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情况来看。2014年至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分别为221、229、230家;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5.0%、0.8%、2.5%,;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095.3亿元、963.8亿元、936.1亿元,主营业务增速分别为-8.4%、-12.8%、-3.2%;实现利税分别为127.4亿元、123.9亿元、133.2亿元,利税增速分别为-29.2%、-3.2%、9.0%;实现利润分别为55.6亿元、44.0亿元、53.4亿元,利润增速分别为-44.7%、-21.1%、19.2%。

  (三)从部分工业企业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国投晋城热电2014年至2016年发电量分别为13.34亿度、11.67亿度、9.47亿度,呈逐年下降趋势;金鼎煤机是我市的重要装备制造企业,2016年上半年工业产值比2015年同期下降31.13%,比2014年同期下降49.8%;兰花煤炭实业集团2016年同比2014年营业收入减少了2687.74万元,利润总额减少了107287.73万元;山西天泽煤化工集团利润总额2016年同比2014年减少了34236.95万元。

  (四)从建筑行业情况来看。2014年至2016年我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分别为106、109、113家,总产值分别为73.4亿元、59.6亿元、56.1亿元,增速分别为3.3%、-18.7%、-5.9%。其中,房屋施工面积分别为354.4万平方米、353.9万平方米、376.3万平方米,增速分别为-6.7%、-0.2%、6.3%。

  (五)从内外贸企业运行情况来看。2014年至2016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332.8亿元、358.8亿元、386.2亿元,增速分别为12.0%、5.1%、7.6%。其中,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分别为123.2亿元、99.1亿元、108.1亿元,增速分别为2.8%、-5.5%、5.2%;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分别为11.0亿美元、9.0亿美元、6.0亿美元,增速分别为19.5%、-18.4%、-32.8%。

  (六)从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讯业情况来看。2014年至2016年,公路通车里程分别为8961公里、9014公里、9134公里;旅客运输量分别为1983万人、1657万人、1416万人;货运运输量分别为5042万吨、5385万吨、5990万吨。邮电业务总量分别为22.2亿元、24.3亿元、41.5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分别为1.27亿元、1.18亿元、1.3亿元;电信业务总量分别为21.0亿元、23.1亿元、40.2亿元。

  (七)从农业产业化企业情况来看。2014年至2016年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分别为63.28亿元、68.86亿元、73.66亿元,增速为8.0%、12.9%、6.97%。其中,“513”工程企业销售收入分别为48.2亿元、42.4亿元、42.8亿元,增速分别为-0.41%、-12.0%、0.94%。

  从以上经济指标运行的情况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市无论国内生产总值、工业企业增加值还是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等均呈现出增速放缓的态势。2016年底,部分指标情况有所好转,属恢复性增长。

  二、我市实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企业内生发展动力不足。一是企业普遍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不足;二是人才短缺,特别是高新技术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少;三是规模企业少且经营管理模式滞后,普遍缺乏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与新商业模式的推动。据统计,我市规模以上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只有1%左右,远远低于国际国内平均水平。特别是全市千人拥有企业数量仅为10.2户,低于全省的10.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居全省第9位;作为实体经济核心的制造业,我市只有规模以上企业35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5%,主营业务收入仅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3.5%,这些都是严重制约我市实体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短板。

  (二)工业企业缺乏增长活力。从近几年情况来看,我市传统主导产业煤、化、冶、电等增长潜力已经逐步弱化。煤炭行业受市场和限产影响,产能增长空间已很有限;冶金行业受总量过剩、价格挤压、运力限制,产量增长的空间不断受到限制;电力和化工行业受资源和环境制约,直接影响了增长空间。同时,由于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企业融资成本较高,使得工业企业的获利空间进一步缩减。以上因素都对我市工业企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运行成本刚性上涨。一是原材料价格和用人成本涨幅明显,企业出现招人难、用人难、留人难等问题。二是化肥行业政策调整导致成本上升。以兰花田悦为例,取消免税优惠,吨尿素增加成本136元;上调电价,吨尿素增加成本55元;上调铁路运价,吨尿素增加成本22元;三项合计213元,企业全年要增支8500多万元。全市尿素产能大约600万吨,需多支出12亿多元;三是融资成本高。据测算,全市民营企业融资成本普遍在20%左右,一些小微企业高达25%以上,融资难已成为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市场需求明显减弱。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明显衰退,全球贸易陷入低迷,外部需求总体偏弱。欧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呈现加速向实体经济回归的新趋势,一些新兴经济体则加紧与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等领域展开国际竞争,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逆势增长,使我国实体经济面临发达国家高端回流和新兴经济体中低端分流的“双向挤压”。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国内市场需求约束明显强化,内需疲软已成为制约我市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瓶颈之一。比如,阳泰集团2016年前半年库存比上年同期增加64.05%,比2014年同期增加92%。金鼎煤机近三年库存都维持在10亿元左右。

  (五)体制机制障碍依然严重。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方面的市场化改革仍不到位,资源合理分配的体制机制尚未理顺,各种门槛和壁垒犹存,政策上的“重外轻内”现象、阻碍民间资本进入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仍时有发生。比如,锦绣河山农业开发公司,2009年就报批征地手续,3000万元保证金放在银行,至今未审批办理;盛固精工有限公司集装箱进出通行受到不公平待遇,外企的集装箱可以无限制通行,盛固精工的集装箱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交货期。

  三、促进我市实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振兴实体经济需要多措并举,在用足、用好中央、省、市各项政策的同时,需做到“五个并重”。

  (一)坚持大企业和小企业发展并重

  1. 做大做强大企业,选精扶优小企业。要建立大企业储备库,筛选一批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企业入库并进行动态跟踪和重点培育,优先安排专项资助和要素保障,并积极鼓励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增资扩产,在我市培育形成一批超百亿、超50亿的大企业、大集团;要以2016年我市相府药业、海诺科技、兰花纳米获得“新三板”正式挂牌为契机,实现我市资本市场的持续突破,制定出台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和支持优质骨干企业适时推进企业联合兼并重组和上市步伐;要鼓励行业优势企业通过吸收合并、股权收购、资源资本化等多种方式,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及投资合作,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对重大兼并重组项目可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实行“一企一策”的特殊扶持政策,加快形成一批“顶天立地”式的大企业、大集团;同时,对于那些为大中型企业生产配套、具有较好成长性的优质小微企业,要加大扶持关注力度,进一步营造宽松的企业发展环境,推动小微企业从传统的“低、小、散”状态向“专、精、特、新”转变。比如,制定出台更具含金量的扶持优惠政策,着力破解土地、金融等要素制约,切实帮助解决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融资难、投资难、创新难、盈利难等问题。

  2. 加强梯队建设,实施梯次发展。要构建民营经济“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梯次成长扶持机制,以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企业为基础,逐步培育扩大梯队规模,并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打造“标准化扶持”+“个性化服务”的模式,每年推动一定比例的民营企业进入更高层次梯队,促进重点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要鼓励和引导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构建良好合作机制,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把产业链条有关环节交给成长型中小企业加工生产,并建立稳定的供应、生产、销售等协作关系,实现互利双赢,促进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协调、配套发展。

  3. 要依托数据中心,构建服务平台。要建立我市重点民营企业服务管理应用系统和重点企业运行监测分析综合应用系统,构建全市企业数据收集、分析、咨询和个性化专业服务平台,实现重点企业服务与经济运行监测的有机结合,深入掌握民营经济和重点企业的发展动态。

  (二)坚持外资企业和本土企业发展并重

  1. 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在“引外”上下功夫。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引导外资投向,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利用外资格局,不断提升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要塑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形成尊商安商、聚商活商、兴商富商的浓厚氛围,为企业发展提供精准高效的“保姆式”服务,吸引富士康等一批海内外企业做大做强;要坚持用系统和定向的观点,采取专业化、精准化、主题化和集群化模式,按照签约引进一批、建成达效一批的思路,把招商引资作为我市开放合作、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精心谋划储备一批好项目、大项目;要把“大开放”战略作为促进我市对外开放、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的力量源泉,充分利用我市的资源、环境、产业等比较优势,继续扩大招商引资的领域,建立招商引资项目效益评估制度,加强项目管理,切实提高项目的带动性;要把美国德纳公司与山西清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合作的轨道交通新型材料结构件项目“复制”好,作为引进大项目、好项目的成功实践在全市大力推广,引导一批企业在和国内外大企业强强联合发展上闯出一条新路,全面提升实体经济质量;要突破传统招商的思路,由“项目招商”向“产业集聚”、由“用地招商”向“综合招商”、由“遍地撒网”向“重点突破”等招商方式的转变。实施“招强引优”战略,开展产业链招商活动,引进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产业龙头项目,带动配套产业发展。

  2. 进一步完善政策,在“扶内”上做文章。要进一步创造公平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用人环境等,充分激发本土企业投资地方的积极性。创造条件积极支持晋煤集团、江淮重工、晋能集团晋城公司等本土骨干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和运用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对现有产业进行改造提升的力度,提升以产品质量、标准、技术为核心要素的市场竞争力,真正形成一批拥有知识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和一批品牌影响突出、质量水平一流、具有晋城特色的本土现代企业和产业集群。

  3. 进一步创优营商环境,在服务上出实招。要把我省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和我市开展的加快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机关干部入企服务常态化等9个专项行动抓紧落实好、落实到位,使我市的营商环境率先进入全省乃至全国第一方阵,成为各类市场主体竞相进入的投资热土、开放高地和政策洼地,集聚更多的先进生产要素,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对标发达地区、对接国际惯例,树立“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意识,在“放管服”改革、优化服务上下功夫,进一步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加强监管的“加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既强化“抓项目”的老本事,更要提升“造环境”的新本领,充分激活各类市场主体投资的积极性;要充分借鉴发达地区先进做法,搭建重大项目招商信息平台,建立全市招商资源动态数据库,围绕不同企业项目发展的资源需求,提供我市可用土地、厂房、商务楼宇等信息资源,打造集信息查询、项目咨询、对接和跟踪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三)坚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并重

  1. 抓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从晋城现状看,工业经济占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其中传统产业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要以装备制造业为突破口,依托我市在铸造方面的优势,加快产业集聚、技术研发、产品集散三个平台建设,形成铸造—机加工—装备制造产业链条,推动晋城铸造向晋城制造全面升级,促进传统制造业向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切实提升产业的竞争力;要重视政策导向,深入推进品牌强企和质量强企建设,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加快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推广应用;要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研发新技术,应用新工艺,生产新产品,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引导推动企业生产经营模式创新,促进生产加工企业加快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拓展。

  2. 培育加快新兴产业发展。要以“转型升级突破年”为总抓手,瞄准高端,开展转型升级突破行动,以全力推进的富士康光学相机模组项目、中船重工风电总装基地等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快完善新兴产业布局,推动“晋城制造”向“晋城智造”转变;要把培育壮大传统产业新动能作为重点,在实现“升”,“转”两字上下功夫,立足产业基础、人才状况、环境资源以及与传统优势产业的关联度,培育和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相结合、与产业集聚区的建设相结合、与资金投入的引导相结合,做大做强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和物联网产业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服务业创新发展,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新优势。

  3. 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要紧紧抓住全省推动开发区“整合、改制、扩区、调规”的大好机遇,把开发区打造成转型发展的新载体,区域经济的强力引擎,鼓励产业相同或相近的企业集聚发展,提升产业专业化分工与社会化协作水平,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要打造公共创新服务平台,针对企业普遍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改造投入不足、技术装备水平偏低等问题,积极构建由政府主导的共性技术共享机制和供给体系,主动瞄准行业共性、关键性和前瞻性技术,整合行业科技力量攻关,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要推广兰花集团、晋城煤运等煤炭企业转型投资开发王莽岭、珏山等旅游业发展的成功实践,充分利用国家支持文化创意、旅游、体育休闲等新兴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完善支持企业创新转型的配套政策,放大政策支持的杠杆效应。

  (四)坚持涉煤产业和非煤产业发展并重

  1. 互为支撑,动态转换。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切实做好煤和非煤两篇文章,稳住煤炭产业,坚持煤炭产业与非煤产业共同发力,稳住经济增长的“阵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从生产供给端入手,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打好“革命兴煤”、“煤炭六型转变”组合拳,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要通过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通过应用新的科技、培育新的业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支持各类企业和民间资本围绕做长拓宽煤、焦、冶、电等传统产业链条,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要在煤炭产业上加强管理,控制成本,稳定市场,提高效益,在非煤产业上坚定信心,持之以恒,抓精促优、增量提质,努力做到“保煤增非”。

  2. 转型升级,高效突破。要把握我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稳步推进煤炭绿色清洁开发利用这一难得机遇,深入推进煤炭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促进煤转电、煤转化等产业发展,有效化解产能过剩,提高煤炭就地转化能力;要深入推进现代化矿井建设,着力提升装备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抓好煤炭产业的改造提升,促进涉煤产业向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实现煤炭资源开发由单一采煤向综合开发利用转变,切实提高涉煤产业和非煤产业的有力结合。

  3. 立足优势,多元发展。要在做好煤炭这一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在非煤产业上大有作为,鼓励和支持各类企业和民间资本进入文化旅游、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食品医药和现代服务业等七大产业,积极参与各类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经营,鼓励和支持各类企业、民间资本运用PPP模式进入重点建设领域,投资经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鼓励和支持各类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重点发展特色产品、旅游商品网上交易,促进“店商”与“电商”融合发展;要在加快煤电化、煤气化、煤液化步伐的同时,加快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文化旅游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积极探索“互联网+煤炭”、“互联网+煤层气”、“互联网+文化旅游”等新型市场化平台,着力打造面向中原经济区的煤炭化工生产地、清洁能源供应地和休闲度假首选地,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优化配置晋城资源。

  (五)坚持“输血”和“造血”并重

  1. 提升全方位服务,强化“输血”功效。要以我市出台的《2016“1533”工业行动方案》、《2017“1533”工业转型升级攻坚年行动方案》为指引,认真实施好9条扶持企业政策和实行“三个一”运行监测服务工作机制,加强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优化配置政策资源,构建发展实体经济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加快实现中高端智能化装备制造和煤层气综合利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支撑全市工业经济提质增效;要完善政府各类扶持资金的投资激励机制,通过针对性“输血”,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和引导社会资本为我市经济建设服务。目前,我市已设立了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等不同类型的扶持企业发展的资金。这些资金投放的准、运作得好,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各类扶持资金的专业化、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使各类扶持资金真正投向需重点扶持的产业行业,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加快发展新兴替代产业方面发挥其撬动的作用;要在金融创新上求突破,积极推进政、银、企合作交流平台建设,促进金融和企业发展的有机融合、银行资金和企业项目的有效对接,通过信贷结构调整,持续优化授信流程,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要积极创新保证保险模式,大力发展具有融资增信功能的信用保险和贷款保证保险业务,鼓励保险业在探索开发符合小微企业风险需求的保险产品和特色农业保险上取得新突破,争取建立起适合晋城经济发展的保险投资项目库,真正把保险资金引入到参与经济建设上来;要完善倒贷周转金机制,重点扶持我市新兴产业重点行业发展,有效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缓解融资难题。

  2. 激发内生潜力,增强“造血”功能。要进一步完善创新驱动发展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实体经济创新体系,加强实体经济的创新能力建设;要健全实体经济自主创新利益补偿机制,完善创新研发活动的激励机制建设,引导实体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实现商业模式和管理创新,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提高创新效率;要着力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引导企业注重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网络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变发展方式,加强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实现成本下降和技术、价值含量的提升,抢占新兴产业的制高点;要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提高科学决策水平,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健康发展;要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构建高水平人才体制机制平台,优化激发个体创新能力提升的环境,为实体经济创新提供人才支撑,夯实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基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部分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重庆经济为何能超越苏州?-微信精选-重庆时报
产业与资本是企业发展的双轮和双翼 上涌山泉 老幼乐园 渭南东胜实业何亮唐涵雪
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三座南方城市的吸金史
【关注】晋城煤化工交易中心即将投运,我市有望成为全球尿素“交易中心”
【改革创新 奋发有为 晋城的事大家想大家说大家干“金点子”】席学武:坚持“1168”工作思路 推进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