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带您认识钩虫
本文图片资料由段爱军老师和罗晓成老师提供,茹进伟老师提供了钩蚴培养法,先一并致谢!



直接湿片×400


未染色×100

(焦距调整)×100

未染色×400

未染色×1000

碘染色×400

(焦距调整)碘染色×400

钩虫卵

饱和盐水浮聚法

图片由段爱军老师提供


第一张

钩虫的病原学诊断


   定性检查:从粪便中检出钩虫卵或培养出钩蚴、或从痰液中检出幼虫是确诊的依据。

(1)粪便直接涂片法:此法操作简单,但轻度感染者常易漏检。


(2)饱和盐水浮聚法:

   此法最适用于检查钩虫卵,亦是检查钩虫卵最常用的方法,检出率高。钩虫卵的比重小于饱和盐水,易浮于液体表面而检出。


操作方法:

   用竹签取黄豆大小的粪便(约 1g)置于漂浮瓶中(高 3.5m,直径 2cm 的圆筒形小瓶),也可用青霉素小瓶代替,加入少量的饱和盐水调匀,除去粪中的粗渣,再缓慢加入饱和盐水至液面略高于瓶口,但不溢出为止,在瓶口覆盖载玻片一张,静置 15 分钟后,平持载玻片向上提起后迅速翻转,使有饱和盐水一面向上,立即镜检,以防标本干燥和盐结晶析出。


注意事项:

①盐水的配制一定要饱和,将食盐徐徐加入盛有沸水的容器内,不断搅动,直至食盐不再溶解为止(100m1 沸水中约需 38~40g 食盐),冷却后用两层纱布滤去杂质,饱和盐水比重约为 1.20。

②粪便太多或太少都会影响浓集效果。

③玻片要清洁无油,防止玻片与液面间有气泡或漂浮的粪渣。

④漂浮的时间须按规定,载玻片翻转要平稳、迅速。


(3)钩蚴培养法:

   此法的检出率接近饱和盐水浮聚法,同时亦可鉴别虫种。其缺点是出结果慢,粪便标本经培养 2~5 天后才能孵出幼虫,另外温度低时需要温箱等加温设备。


操作方法:

钩蚴培养法

图片由罗晓成老师提供


   取 1cm×10cm 试管一支加入冷开水约 l~2ml,将滤纸剪成与试管等宽但较试管稍短的“T”形纸条,横条部分用铅笔写受检者姓名或编号及检查日期,取粪便蚕豆大小,均匀涂在纸条上 2/3 部分,将滤纸条插入试管中,下端浸入水中(注意不能接触管底,也不使粪便混入水中),加塞置于 20℃~30℃ 条件下培养。培养过程中每天用滴管沿管壁滴入冷开水,以补充管内蒸发掉的水分,加水时勿冲在粪膜上。2 天后用肉眼或放大镜检查试管底水中有无钩蚴。钩蚴虫体透明,作蛇形活动。如为阴性,或需要鉴定虫种,应继续培养至第 5 天,如气温太低,可将培养管放人温水(30℃ 左右)中数分钟后,再行观察。检查时应将滤纸条取出,摇动管中液体。如需作虫种鉴定,可吸取培养管底部的沉淀物(置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



培养的钩蚴图

钩蚴

与粪类圆线虫鉴别要点:口腔比较长,生殖原基小。

图片由罗晓成老师提供


罗晓成老师讲解

   钩虫卵:椭圆形,无色透明,能看见(4~8)个卵细胞,卵壳与卵细胞间有空隙;若患者便秘或粪便放置过久,卵内细胞可分裂为多个,成为桑椹期,甚至发育为幼虫期;钩虫卵卵壳很薄,单层;有时候蛔虫卵脱了蛋白膜,和钩虫卵难区分,就要看卵壳是单层还是双层了。

   钩虫感染临床上以贫血、营养不良和胃肠道功能失调为主要症状。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小肠,以十二指肠和空肠为多,也有寄生于结肠的报道。钩虫感染期幼虫丝状蚴主要经皮肤或黏膜感染人体。成虫经常更换吸附部位,并分泌抗凝血物质,故被钩虫吸附的黏膜不断渗血,引起慢性失血和血浆蛋白丢失。




罗晓成老师补充图片:
请输入标题
请输入标题


该图片来自于网络




欢迎到君安医学细胞平台查询更多资料并参学习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寄生虫病原学诊断技术(1)
诊断寄生虫病
钩虫病
钩虫皮炎的诊断与治疗
钩虫病禁忌
患者腹泻到底是什么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