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西富豪李兆会并非炒股败家:炒股十年赚42亿

本文来源:新财富

A股市场已有40余位富二代成为上市公司董事长,他们还在逐步获得控制权。而新财富研究发现,其接班进程越深入,家族企业的超额收益越低。与此同时,脱离既定传承轨道的案例并不在少数,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富二代接班进一步放大了企业经营上的风险。

海鑫钢铁的破产重整,海翔药业的易主,已成为其中的典型。遵循标准接班步骤培养的海翔药业少东家罗煜,在行业平稳发展时尚能Hold住,一遇风浪就加速撤离,且不论其是否涉赌,财富观与经营能力或是这个结局的决定性因素。

而仓促接班的李兆会多年来醉心投资,不喜实业,却没有果断将投资收益与实业运营分离开来。新财富复盘其在公开市场的操作发现,他通过民生银行、兴业证券、山西证券等金股劲赚40亿元,媒体上关于其“炒股败家”的逻辑并不成立,但其在实业运作上,确也有解释不清的疑点和玄机。

当传承如陷阱,剖析失败的案例堪称最好的警示。

陶娟/文

李兆会“败家”真相

海鑫钢铁的破产,使李兆会落下一个玩资本败家的名声。但新财富复盘他在公开市场的操作发现,其过去十年间的股权投资竟有超过40亿元浮盈,仅民生银行、兴业证券两项股权投资,获利就在30亿元以上。这与舆论中“炒股败家”的李兆会大相径庭。

不过,李兆会并非投资高手,其最赚钱的投资是民生银行、兴业证券、山西证券3只金股,收益则来自一二级市场套利。相比之下,他在二级市场的其他投资收获相对平淡。

李兆会的溃败,当败在无心实业。作为仓促接班的富二代,李兆会不喜实业,但在继承的责任下,不得不将实业挑在肩上,却又疏于打理,任由其无序发展,最终走向破产。对于家族事业,到底是这样的坚守,还是及时的退出,才算最优选择?

李兆会的另一失误在于,一直动用海鑫实业、海鑫钢铁两大主体在资本市场进进出出,而未能够成立一家专门的投资公司,将实业经营和资本运作平台区分开来,将家族企业的经营与家族财富的管理区分开来,终致是非难辨。

值得注意的是,原本由海鑫实业控股的海博鑫惠,如今已转移至李兆会之妹李兆霞名下,且资产上升至近百亿元。无论这一变动背后是否隐藏着李兆会保全家族财富的苦心,在海鑫钢铁风雨飘摇之时,这一安排看来都难起作用。2014年3月,海博鑫惠已同海鑫实业一起被债权人告上法庭,并申请财产保全。

李兆会

不管愿不愿意,李兆会的名声是坏了。伴随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海鑫钢铁”)2014年3月全面停产,6月向地方政府递交破产重整预案,“败家子”的标签已经牢牢贴在他的身上。

李兆会究竟因何“败家”?许多媒体的说法是“炒股”,“从实业大量抽血玩股票”,“海鑫钢铁被他当成了提款机”。

这当真是事实吗?如果属实,那么,李兆会究竟在资本市场进行了哪些投资,其损益到底如何?他的炒股如何拖垮了海鑫钢铁?

新财富研究员花费月余时间,从公开信息中查阅了李兆会自2005年以来进行的所有资本投资及套现行为,并对其进行了系统梳理。我们依据相关上市公司的年报、招股书、股权分置限售股份解禁股东名单、各时期前十大股东、重要股东买卖记录以及深沪交易所的大宗交易记录等数据,比对所得,以尽可能追踪其每笔交易的成交时间段,确定合理的买入成本及售出价格。

最终,我们发现,尽管李兆会无心实业有目共睹,在资本市场进进出出也都是事实,但是在资料所能复盘的公开资本市场上,他却是个大赢家!过去近十年间,李兆会不仅大举杀入民生银行(600016)、兴业证券(601377)、光大银行(601818)、山西证券(002500)等股票,入股民生人寿、银华基金等金融机构,还在二级市场小试牛刀(微博),涉足新能泰山(000720)、万向德农(600371)、益民集团(600824)等股票的买卖。而仅民生银行(600016)、兴业证券(601377)两项股权投资,其获利就在30亿元以上。加总来看,其股权投资至今仍有超过40亿元浮盈。显然,这与舆论中“炒股败家”的李兆会大相径庭。

那么,李兆会是一个投资高手吗?他从资本市场获得的收益,何以未能解救海鑫钢铁实业之急?李兆会家族和海鑫钢铁,究竟走错了哪一步?中国民企家族可以从他的故事中获得什么启示?

李兆会股权投资成绩单

李兆会的主要财富,为李氏家族控股99.3%的海鑫钢铁(图1)。他的投资大戏,也以海鑫钢铁及海鑫钢铁控股90.93%的山西海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鑫实业”)为主体展开。而正是实业平台与投资平台重合的这一安排,为李兆会日后的“败家”名声埋下了伏笔。

民生银行

李兆会在资本市场声名鹊起,自民生银行一役始。其入股成本仅为6.1亿元,套现金额约为32.13亿元,整笔交易浮盈26亿元。

2004年,海鑫实业豪掷6亿元,受让当时的民生银行第十大股东—中色股份手中持有的全部民生银行股权。这些股权于2004年12月15日、2005年9月17日、2006年12月29日分三批进行交割(表1)。

2006年10月26日,海鑫实业持有的20160万股民生银行解禁。当年12月29日,中色股份又将第三批6809.922万股民生银行股份过户给海鑫实业。而民生银行2006年报则显示,截至当年底,海鑫实业仅持有其1.8亿股,这说明2006年10月26日至年末的两个月间,李兆会已大举减持了8969.7万股民生银行股份,按月末收盘价均价7.625元/股来算,这一期间其入账6.839亿元。

根据民生银行股东持股变动数据,也能推算出2007年第一、第二季度海鑫实业减持的股份数目,按减持时段的股价均价,海鑫实业此两季分别套现约3.575亿和10.046亿元。

自此,海鑫实业从民生银行十大股东名单中消失,留给投资者的最后背影是民生银行2007年中报里,其持有8330万股股权。由于此后民生十大股东的持股数一直高于此数,所以我们无法断定,海鑫实业是进行了减持,还是一直持有。如果其2007年当年完全减持,那么海鑫实业可一次性获得12.26亿元;若持有至今,经过历年配送等,海鑫实业当持有民生银行15593.76(=8330×1.3×1.2.×1.2)万股,历年分红税后约为8413.3万元(表2),以6.57元/股的现价(2014年8月1日收盘价)计算,这部分剩余股权的价值约为10.245亿元,股权现值及历年分红相加为11.086亿元。我们不妨取12.26亿元与11.086亿元二者的均值11.673亿元,将其理解为剩余8330万股的价值。

这样算下来,李兆会在民生银行一只股票上,成本仅为6.1亿元,套现金额约为32.13(=6.839+3.575+10.046+11.673)亿元,浮盈在26亿元。

这一切发生在2004年底至2007年底的3年间,此时,年轻的李兆会春风得意。

兴业证券

海鑫钢铁2007年以1.03亿元入股兴业证券,最后总套现约为9.682亿元,净收益约8.652亿元,同样不低。

2007年9月,兴业证券进行增资扩股,23 名股东参与认购,其中,海鑫钢铁成为本次增资过程中新增的5 名股东之一,以1.5元/股、总计1.03亿元认购兴业证券6871万股,占股4.61%。2009年2月,兴业证券将未分配利润4.47亿元转增股本,海鑫钢铁所持的公司股份变更为8932.3万股,持股比例仍为4.61%。

2010年9月27日,兴业证券上市,每股发行价10元,海鑫钢铁以8932.3万股为其第四大股东,2011年10月13日,其所持兴业证券股份解禁。此后,李兆会开始了快速抛售。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作者:陶娟 责任编辑:NF01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2岁是首富, 33岁破产,山西首富是怎么败光祖业的?
山西最坑爹的富二代,败光百亿家产,竟因“炒股”败家?
三个“老赖”的前半生,都曾是首富!
这是有多败家 “11年耗尽百亿资产”落魄打车出行
山西钢企首富的生意圈:结盟鲁伟鼎 联姻史玉柱
海鑫钢铁重组困境:30亿巨额债务谁来兜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