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论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逻辑哲学论》

 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逻辑哲学论》”这个话题而言,其实我早在两年前的20111022日就曾以此为题在“天涯博客”上发表过博文;随后,我还曾以《逻辑哲学论》的作者维特根斯坦为关注对象,在一年半之前的2012524日在“天涯博客”上发表了题为“对维特根斯坦及其著作相关中译本的一点介绍”的又一篇博文。时至今日,我之所以再次重新拾起这个老话题,其原因无非在于商务印书馆这个出版业的“百年老店”在刚刚进入下旬的201311月又出版了《逻辑哲学论》的最新译本—韩林合译本。

这里,说起“韩林合”这位学者的大名,虽然我是第一次专门提及,但对于很多爱好外国哲学尤其爱好维特根斯坦著作的朋友而言,其实早已耳熟能详了,而且仅仅在最近十余年中商务印书馆就已经陆续出版了其所译《战时笔记:1914-1917》(注:2005年3月出版,2013年6月最新重印)、《哲学语法》(20124月)、《数学基础研究》(20137月)、《哲学研究》(20138月)和所著《<</SPAN>逻辑哲学论>研究》(20008月出版,200612月重印)、《维特根斯坦<</SPAN>哲学研究>解读》(20085月出版,20101月重印)等六部与维特根斯坦相关的译作或著作。

为了对最新出版的韩林合译本予以全面的了解,同时也为了与已有的博文在内容上保持一脉相承,下面的论述将继续遵循20111022日已发表博文的模式,从译者(注:含出版时间、印刷字体)、底本、内容(以正文之外的内容为主)等三个方面安排具体的行文:

首先,就译者而言,韩林合虽然不是继郭英、贺绍甲之后第三位翻译《逻辑哲学论》的人,因为在此之前的20073月和20101月,九州出版社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已经先后分别出版了王平复和黄敏的译本,前者于200912月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汉英双语对照本,而后者更是《逻辑哲学论》的第一个注疏本;尽管如此,但其所译《逻辑哲学论》仍无疑是商务印书馆继郭英译本、贺绍甲译本之后出版的第三个译本。与此同时,需要说明的是,郭英译本的出版时间在19628月,贺绍甲译本的出版时间在199612月,而韩林合译本的出版时间在201311月。于是,从时间上讲,在短短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商务印书馆已经出版了《逻辑哲学论》的三个译本,其中郭英译本和贺绍甲译本均已收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同时除郭英译本为繁体横排外,贺绍甲译本和韩林合译本均为简体横排。

其次,就底本也就是译者所参考的版本而言,先前的博文已经说过,郭英所参考的是德译本,贺绍甲所参考的是英译本,而韩林合所参考的也是德译本,但根据译者的《编译前言》而仍需说明的是,“译本初稿完成于1991年左右,所据版本为德国祖尔卡姆普出版社1984年版《维特根斯坦著作集》第一卷。在1999年写作《<</SPAN>逻辑哲学论>研究》期间,我又据‘批判版’(按:这是德国祖尔卡姆普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麦吉尼斯和舒尔特合作整理本,该版本的独特之处是:《逻辑哲学论》中的评论只出现于左边的书页上,而在右边的书页上出现的则是与左边的相应评论相关的所有重要材料或者是与Prototractatus 相应评论的比较,这里的‘Prototractatus’意即《逻辑哲学论》初稿)进行了重新翻译”,而这也就意味着新译本的完成曾先后参考了两个德译本。

再次,就内容也就是译本的文字构成而言, 由于郭英译本和贺绍甲译本都曾收入包括伯特兰·罗素《导论》(一译《导言》)在内的若干参考资料,所以韩林合译本未再继续收入。虽如此,为了对《逻辑哲学论》的成书经过、流传经历、版本变动等能有一个全面的交代,译者的《编译前言》一共占用了正文之前多达28页的篇幅。与此同时,译者“还对该书的呈现形式做了不同于德文版和德英对照版的处理,一是将七个主评论拿出来,当作各‘章’的标题;二是加大了评论之间的间距”(《编译前言》)。就具体的文字处理而言,则又进一步从字体的大小、文字的加黑或涂灰,以及省略号、着重点的使用等多个角度,体现了译者本人对《逻辑哲学论》相关文字的理解和剖析。凡此种种,最终都为韩林合译本明显有别于此前的郭英译本和贺绍甲译本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到此为止,关于韩林合译本《逻辑哲学论》需要介绍的情况大致就是这么多了,而我至今也仍在为无意间看到它而莫名地兴奋,毕竟这无论如何都算作韩氏所翻译的第五部维特根斯坦著作。时在2013112515:25,去当年二十四节气之“小雪”已逾3日,去日本人首次轰炸西安75周年之1123日也已逾2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纯粹理性批判》出新译本啦
朱光潜一封信引出《堂吉诃德》翻译史
除了 “信达雅”,中国文学“走出去”还缺啥?
李秋零:酒酣胸胆译康德
【赠书】如果好人不易当,我们为何还是要当好人?|哲学史|哲学家|柏拉图|理想国|苏格拉底
还原不文艺的辛波斯卡/专访《我曾这样寂寞生活》译者胡桑/访问节录(问:大公报记者成野 答:胡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