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雅礼中学王良老师关于读书的演讲

踮起脚尖

雅礼中学   王良

关于读书,我曾经讲过两次,今天继续讲,这般不怕大家嫌啰嗦的一而再再而三,实在是因为读书对人生意义重大。读书的意义在哪里呢?我想借湖南高考作文题“踮起脚尖”来说事。

我们踮起脚尖,多半是为了摸高或望远,是为了触及一个可能更新鲜的世界。读书,就是踮起精神的脚尖,触摸精神的高度,眺望生命的远方。我们的肉身总是充满束缚,并且必将走向衰老以至死亡,但,读书让精神生命获得解放,当感觉得局促、呆板、单调、狭隘、无聊、怯懦时,去读书吧,你会变得自由、鲜活、丰富、开阔、有趣、强大。一句话,读书就是踮起精神的脚尖,提高和扩张精神生命。

好奇是人的天性,我们睁大眼睛张着耳朵迈开双腿但毕竟有限,甚至,现实的生活往往是山呀还是那座山梁呀还是那座梁日子还是那个日子年头还是那个年头,总不免觉得单调和无趣。然而与大师同行,与书卷相伴,却可以品尝百味人生,经历万千世界。读书,经历无数的人事,譬如红与黑,罪与罚,傲慢与偏见,战争与和平等等,人生就饱满起来,新鲜起来。

书里乾坤大,我们踮起脚尖来吧,像婴儿睁开眼睛,像少年推开窗子,像白发的长者到阳台上去,一个神奇的、美妙的、丰富深沉的世界便徐徐在我们面前展开。

当经历诸多新鲜和美妙的时候,思想也会鲜活深沉起来。读书可以提高我们对世界和自己的理解能力,书让你发现世界,发现自己。有时,只有发现了世界我们才能发现自己。我们怎么做人处事,源于我们对人事的理解,源于对人事丰富性和复杂性的理解,源于对这个世界最本质最根本的把握。当我们拘囿于一隅局促于一己时,这种理解和把握是有偏差的。所以我们需要读书,踮起精神的脚尖,去经历,去思考。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经验,我们去看海,看长城,看布达拉宫,读孔子,读司马迁,读莎士比亚,读托尔斯泰,看完回来,读完以后,再去做事待人,会有不同。就是做和以前一样的事,也会不同。因为我们开阔眼光了,提升境界了,获得新经验了,生成新智慧了,一句话,对人事的理解力不同了。佛家讲了悟,哲学家讲觉解,我们说得通俗点,就是理解力。

人生世间,容易受到很多东西的遮蔽,容易处在一种不自知的蒙昧中,容易迷失自己。需要去蔽,需要启蒙,需要寻回自己。当代物理学认为,在多维空间比如十维空间中来探寻物理规律,会发现世界是简单的,美妙的,会更容易触及到物理的本质。相似的,一个常常踮起精神的脚尖的人,一个在书海里逍遥游的人,更容易触及生活的本真。这样的人对俗世会获得一种俯视的姿态,对人情会有更深刻的体察,对事理会有更通透的把握。这种体察和把握,是五岳归来不看山式的,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式的。这样的人,内心是强大的,他自知不迷惑,自立不偏颇,宁静不浮躁,淡定不张皇。这样的人,是智慧的,他知道怎样做人做事,并恰到好处。

踮起精神的脚尖去张望,发现一个两个三个甚至一千个新的世界,理解旧的世界新的世界是怎么回事,并同时发现和理解自己,这,是不是一种读书的意义呢?你曾经这样思考过吗?

谢谢大家,我的讲话完了。

 

                                               20124

阅读,扩张我们的生命

雅礼中学   王良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精神发育的历史。阅读,可以使我们的精神生命由单调走向丰富,由狭隘走向开阔,由局促走向自由,由呆板走向鲜活,由无聊走向有趣。一句话,可以扩张我们的生命。

要达成这样的目的,一要注意书的选择,二要讲究读书方法。

就书的选择来说,我认为,首先是要读杂一些,读得杂比单纯读得多要好,青少年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多,可能只是同类型的书读得多,比如有人专爱读文学书,甚而专爱读中国文学,甚而专爱读中国通俗文学中的魔幻武侠,这就近似严重的偏食了,人要吃五谷杂粮,书也要读得杂,才不至于褊狭,才心胸开阔,心智强健,精神丰富。人确实要有一副好牙口,钢牙铁嘴,能吃的都吃,才体格强壮。又如一条小溪,其气象何如吞纳百川的大海呢?

所以古今中外文史数理的书都应该读一些,此外,应该尽可能读经典。在这个信息泛滥读物泛滥的时代,我觉得这是爱惜生命的表现。假如生命是一间房子,我们不应该用烂棉花破麻袋之类的东西来打地基,用假冒伪劣的产品来装修,生命毕竟又不可能是一间房子,房子坏了可以重修,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所以我们应该阅读经典,有时候我觉得奇怪,人们在美容的时候绝不会把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涂抹到自己的脸上,怎么就忍心随便抓一本乱七八糟的书来看,这可是涂抹到心灵之上啊,在这个事上我们太不慎重了。那么什么是经典呢?一本书出来500年或者50年大家都还在说好都还在看,这可能就差不离儿,问题是我们有些人看书如看时装,热衷看一本才出版5天的书。其实,买衣服要新式样,书,还是年纪老的好,一般不要相信什么热销的鬼话。让我们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最有价值的经典阅读当中去,这样的阅读给我们施肥浇水,让生命之树常青!而且枝繁叶茂,气象壮阔,元气淋漓!

这里再谈谈两种读书方法。

一种是延伸修正。

有同学苦恼,一本书读过后,山还是那座山,梁还是那座梁,书中的意思还是书中的意思,我的思想还是我的思想。怎么办呢?对话,积极和书本对话,或引申,补充,发挥,或修正,批判,否定。这样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就是书的精华内化为自我的过程。比如,我们读《论语》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第一,我们认识到这句话表现了孔子实在、坦诚的态度。第二,这种实在、坦诚的态度的积极意义在哪里呢?有利于我们发奋学习,变不知为知。这第二点理解,体现了一种层进思维,是一种延伸。不做这番功夫,我们就只好比一个两脚的可以移动的书柜了。当然,即便是书柜吧,它给人的感觉比起大衣柜、保险柜还是要来得好。

另一种是参合比照。

读一篇文就只是一篇文,这是阅读的起始状态。读书既多,我们就应篇章连读,聚合阅读。由某篇章的一种思想、情感、形象,或写作技巧,能想到四五篇甚至七八本书来,做一番求同求异的功夫,书就厚了,脑子就活了。举一个课文连读的例子,《兰亭集序》《滕王阁序》《赤壁赋》《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是四篇课文,散见于多个模块,然而我们可以就“生命意识”这一共有话题,玩味研索一番,会觉妙趣无穷,兴会淋漓。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有几种参合方式。一是古今参合,以今为主;一是中外参合,以中为主;一是“非我”和“自我”的参合,以“自我”为主。所谓“非我”,就是一本书展现的不同于自我的一个活力充沛的世界。

最重要的是第三种参合方式,一切阅读乃至一切学习,都应该清醒的处理“自我”和“非我”的关系,处理好了,个人成长,生命扩张。二者的关系,除开前边提到的平行滑动、两不相干外,还有“自我膨胀”“自我消失”“他我同构”三种情况。

所谓“自我膨胀”,是老顽固的读书法,什么都是我的对,书中观点一无是处,读书只增加了这种人的狂妄,空虚的狂妄,这样的人好比一只氢气球。

所谓“自我消失”,是读一本就拜倒在一本书下,自己的脑子成了别人思想的容器,读一次就失去自己一次,这样的人是书的奴才。

所谓“他我同构”,是批判的吸纳,他尊重,怀疑,积极地批判吸纳,凭借书中的“非我”和旧有的“自我”来重构一个新的“自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阅读扩张了我们的生命。这种人,就是书的主人。中国古人讲“六经注我”,就是读书懂得了书的道理,并有了自己的想法,又把前人、他人的道理作自己的参考,这是一种读书的大境界,我概括一下,就是“以我为主,六经注我,重构自我,扩张生命”,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去读书吧,你会发现,阅览室,图书馆,草坪上,柳树下,三三两两的读书人正向你走来,原来雅礼读书活动正蓬勃开展,书香袅袅满校园,这个春夏最芬芳。

                                             20094

 谈读书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今天老生常谈,谈谈读书。谈两个意思。一、洗脸还要养心。二、翻开动漫书还要关上。

一、洗脸还要养心

同学们明白一个常识,人每天要洗脸,三天不洗脸令人生厌。同学们还要明白一个道理,人要常读书,三天不读书,面目可憎,这是黄庭坚说过的话。有点夸张,但很有道理。只注重洗脸的人,如有些帅小伙美少女,五官也许还看得,但不能开口说话,一说话就暴露他的浅薄和低俗,让人替他难过。所以,洗脸之外,还得洗心,或者说养心,拿什么来洗涤心灵滋养心灵?读书是最好的。脸上有灰尘,要洗掉,而心上有灰尘呢?当然更要洗掉,至少应该说,脸蛋的白净和心灵的纯净同样重要吧。我们的心灵,是蒙着很多灰尘的,比如,浮躁,油滑,懒散,冷漠,偏执,狭隘,仇恨,逃避责任,自我中心,等等。久而久之,我们的心成了一片干涸的沙漠,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原。其实,我们对这样的生命状态已然感到焦灼和无奈。那么,读书吧,读一本好书,就是引来一泓清泉浇灌心田,读一本好书,就是开启一片阳光照亮人生的房间,就是身入芝兰之室,头顶灿烂星天。于是,灵魂不再漂泊和彷徨,精神不再挣扎和流浪,情怀变得纯洁和高雅,生命沉静而又飞扬!同学们,读书可以安身,读庄子的“自然”,读孔子的“仁爱”,读马丁路德金的“梦想”,读海明威的“永不言败”!读书可以立命,读太史公的“一家言”,读顾炎武的“匹夫责”,读范仲淹的“天下忧”,读欧阳修的“与民乐”……读书是灵魂的壮游,随时可发现名山大川、古迹名胜、深林幽谷、奇花异卉,这样,打下我们精神的底子,打下文化的底子,打下做人的底子。一个人的阅读的历史,成就一个人精神成长的历史。

以上是我谈的第一个问题,即要重视读书。

二、翻开动漫书还要关上

“翻开动漫书要关上”这话的第一层含义,即读书要有选择。我们不反对俗文化,但特别强调要读经典,什么才叫经典呢?圣洁的、美感的、雅致的、庄重的、忧郁的、悲悯的东西,便是经典。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便是经典。经典常常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经典走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时留下的足迹,也就是说,它们穿越过也正穿越着时间和空间。当然,语文教材的文章是经典,教育部规定的30部中学生必读书是经典。阅读经典,是为了体会人类生命深处的共鸣,思想深处的结晶。阅读经典,是为了传承民族文化,阅读经典,是为了鼓舞我们的智慧和心灵。

那么,什么又不叫经典呢?卡通书和动漫书大约不叫经典。当红影视明星写的书不是经典。正吵得火爆的书难成经典。而据说一读就可变得聪明成为天才考到高分,这样的书肯定不是经典。同学们却偏爱读这些书,也不能全怪同学们,社会是这么浮躁和功利。文化也要快餐,道德也要速成,这是急功近利的毛病,是脚痛医脚的错误。思想贫乏、情感苍白,几乎是人文上的不治之症,是癌症;词不达意、语言干瘪,终将成为同学们发展道路上跨不过的铁门槛!

所以,要读经典,要宁静而从容的阅读,要沉醉而投入的阅读。“翻开动漫书要关上”第二层含义就是,确保读书的充裕时间和安宁心境。媒体的多元和出版业的发达,有时也是坏事。我们的眼球和脑半球常常被换来换去的频道控制了,或者,是网站,是卡通动漫书,是时尚的花花绿绿的书。我们消遣,感到快捷和轻松,却也感到乏味和无聊,轻浮和浅薄。所以,打开电视还要记得关上,开机上网还要记得关上,翻开动漫书还要关上。于是,读书就有了时间和空间,有了心境和氛围。我常常怀想一些境界,像叶灵凤在《书斋趣味》中说的,在这冬季的深夜,放下了窗帘,封了炉火,在沉静的灯光下,靠在椅子上翻着白天买来的新书,我是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为自己搜寻着新的伴侣”。像冰心女士在《寄小读者》中说的,夜渐长了,正是读书的好时候。愿隔着地球,和你们一同在晚餐后用功 。像林语堂先生说的,或在暮春之夕,与你们的爱人,携手同行,共到野外读离骚经;或在风雪之夜,靠炉围坐,哲学经济诗文,十数本狼籍横陈于沙发之上,然后随意所之,取而读之。我自己也常常庆幸,自己少年时双手不是操作遥控和鼠标,而是翻开发黄或洁白的书页,行走在唐诗深处,融化在宋词里边,曾在《三国》里金戈铁马,曾在《红楼》中陨泪伤怀。

以上,谈的是要读经典和宁静读书的问题。

同学们,人间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世间除开读书都可让人。阅读经典,宁静读书,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我们不负读书,读书终将不负我们。

                                     王良

                             2005111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阅读,让心灵飘香(原创)
海量阅读,让你的人生更完满
踏着圣贤的足迹成长
国旗下的讲话 | 校长冯小强:莫负春光好,读书正当时
老书《王良常正草千字文》
王良:良言如烛,照亮学生成才之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