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整理的艺术 | 学会这7个整理窍门,帮你立刻提高工作效率!

与智者对话,10分钟读懂一本好书,

点击上方书语人间关注我们哟!

文 | 武灵遥 

书语人间原创 · 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是书语人间为你解读的第114本书

《整理的艺术》

办公桌上一片混乱、重要文件总是找半天、汇报工作支支吾吾说不清……工作中的你,是否常常会遇到这些问题呢?

细节决定成败,你可千万小看整理这件事 —— 它不仅能够帮助你快速地找到你需要的东西,还能教会你清晰的思考方式,帮助你轻松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无用的加班哟。

不过,对很多新手来说,整理的的确确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尤其是,看到自己辛苦整理好的办公桌,不到半天又回到了起点,心里实在是不好受。

还好,在小山龙介先生的《整理的艺术》一书里,灵遥找到了很多简单好用的整理小窍门们。

在这篇文章里,灵遥将为大家介绍7个用后就能立刻提高工作效率的小窍门,希望大家喜欢。

01.

文件和邮件按照「项目名 + 制作日期 + 人名」的格式

来统一命名

在工作中,通过邮件的方式,来交付重要文件,可以说是家常便饭了。

不过,你知道吗?—— 不管邮件的搜索功能有多强大,如果关键词不对,不仅不利于重要邮件的查找,而且连归档管理,都可能出问题。

前段日子,灵遥接下了一个拆书高点评的工作。在打开邮箱的那一瞬间,邮件标题可谓是五花八门,有没有标题的,有只写「拆书搞」3个字的,有写了「拆书搞 + 文章标题」的,也有「拆书稿 + 文章标题 + 作者名字」的。

一般来说,第四类邮件,即「拆书稿 + 文章标题 + 作者名字」是我最先打开的。

首先,它讲清楚了这封邮件的主题,不会被当作是垃圾邮件误删,其次,我在修改了这位学员的文章后,我能够很快地答复到他/她,最后,我能从这封邮件里看到学员对点评这件事情的重视,好感也会蹭蹭上涨。

所以,不管你与老板、同事,还是与客户交流,请按照「项目名 + 制作日期 + 你的名字」去命名你的邮件吧。

毕竟,每天要在百忙中抽出时间,看上好几百封邮件的他们,也挺辛苦的。

02.

纸质资料装入透明文件夹,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尽管无纸化办公一直是各个公司里所推崇的,但是,纸质材料也有许多无可比拟的优点。

比如,有的文件篇幅太大,无法在电脑屏幕上全部显示,但是,打印下来后却能一览无遗。还有的需要仔细阅读,或是反复查阅的文件,用电脑来阅读并批注,也许并不是十分地方便。另外,有的图片文件,在电脑里,也会有颜色失真等问题。

所以,对于正在进行的项目,还是应该保存纸质材料的。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一个整理纸质材料的小窍门,那就是——将纸质材料装入透明文件夹,然后按照时间顺利排列。

除了这个方法外,灵遥推荐大家按照文件的类型来排列

比如,如果你想要变更公司的基本信息,那么,你就会有需要填写并上交给有关部门的表单、公司原有的文件,和待变更新的信息。

这时,你按照材料的清单的要求准备,并附上一张清单统计表格,查漏补缺是不是也会很方便呢?

03.

将办公桌的右边,变成激发创造力的空间

合理地规划你办公桌的使用空间,也能够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根据研究表明,人们在回忆过去的时候,会倾向于向左看,而在展望未来的时候,人们则会下意识地看向右边。

将这个理论用在办公桌的空间安排上,那么,你可以先把电话放在左边。这样,如果有人打电话给你,左手拿话筒,右手拿笔记录也会很方便了。

然后,你可以把计划书、必要的资料和参考书籍等放到你的右边,来激发你的创造力。

04.

用后即扔,提高信息的吸收能力

有很多人会习惯性地在办公桌和家里囤放一堆材料,仿佛在向周围人证明自己是一个多么爱学习的人。

但是,这样做,往往会给自己留下一个错觉,那就是,这些资料我不用急着去看,反正都在那里。结果,过时的旧资料,反而是越堆越多,阅读的积极性,反倒是越来越低。

所以,毫不犹豫地扔掉旧的东西,在这个信息大爆炸时代,显得特别重要

比如,灵遥每读完一本书,就会把它卖到多抓鱼上去,然后再买第二本。这样不停地迭代更新带给我了很多很多的成就感,阅读速度兴趣也就越来越大了。

在刚开始扔书的时候,灵遥也会问自己:「是不是应该保留一些笔记以防万一呢……」。于是,我便把书里值得留下的的内容,记在了电脑上,形成了大家现在看到的读书笔记的雏型。

而且,当你能够以输出倒逼输入时,你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同样会蹭蹭上涨哟。比如,灵遥到现在都记得20181116日,我读的第一本书《少有人走的路》里的第一句,人这一生,注定是充满苦难的。

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资料中,也拿出一支笔,记下重点内容,然后分享给你周围的人吧。加油~

05.

1.5倍的速度听网课

相信有不少热爱学习的朋友,都会在上下班的路上,或是回家以后,听听网课来给自己充电吧?

不过,如果你按照正常的速度来听,可能要花整整1个小时,才能听完一节课,对你的精力和时间都是巨大的消耗。

但是,如果你换成1.5-2倍速度来听课,理论上来讲,11小时的课你听完只要40,甚至不到30分钟。

并且,当速度提高后,不仅信息浓度会翻倍,你听课的专注力也会提高。

如果你还在关键处按下暂停记记笔记。在一节课后,你所要带走的也就是几句对你有帮助的知识点,想要熟记并运用,也会变得很简单啦。

另外,灵遥会等着一门网课全部更完后,用半天听完这门网课的全部内容。这样做,知识的吸收不仅会更加地成体系,还很好地回避在等待更新过程中的体力和耐心的消耗,可谓是一举两得。

06.

输出信息时,集中精力做一件事

在同一时间里,如果你同时做多件事情,要么会焦虑,要么会头昏脑胀,最终无劳而获。

这是因为,当你在做输出性工作,如,写方案,或是报告的时候,其实,你是在将大脑里整理好的复杂信息小心翼翼地提取出来。

这就过程就好比,打开水龙头,并借助水管道把水送到合适的地方去。一旦你被打断,就相当于在水流前进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块绊脚石,或是一个缝隙,这时想要重新找回灵感,也会变得十分困难。

所以,最好的方式,在输出信息时,不要同时输出多条信息,而要就一个点,反复思考,直到你彻底地把这个事情想清楚了。

07.

在休息中,整理思维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当我们太过于去纠结一件事情的事情,我们反而容易陷入僵局。这时候,与其继续坐在工位上和报告死磕,不如去给自己倒杯水,或是到处走走。

因为,我们的大脑在大部分时间里,是在无意识中工作的,要使我们大脑无意识的部分更活跃,最好是动动身体,或是适当接受外来的刺激,选择步行,或是洗脸等不用太考虑太多的事情比较好。

所以,在一段时间的深入思考后,你可以让你的思绪飞一会儿。因为,你考虑得越多,反而越会容易陷入思维的死胡同里。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多数人都处于紧张忙碌的混乱状态,以至于时间和精力总是不够用。结果,许多事情总是要留到也许永远都不会到来的「将来」去做,很容易让你身心俱疲。

这时,我们就需要整理的艺术,从资料、环境、生活开始,让我们的生活井井有条起来。毕竟,你每从不必要的事情里节约了1分钟,就能多用1分钟在有价值的事情上了。

加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年人社交的3条潜规则,越早知道越好
是谁,在制造焦虑?又是谁,在消费焦虑?
真正会赚钱的人,都懂得正确选择行业,你的赛道决定了你的天花板
为人处事的关门过节(2)-决策者的方略
为人处事的关门过节(3)
成年人最清醒的活法:不盲从,不比较,不内耗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