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琴真正存在快乐教育吗?

        近些年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乐器特长的时候都遵循一个“快乐教育”的理念,想让孩子在快乐的基础上把琴拉好,但是对于学琴而言,真正存在快乐教育吗?在经历了无数各式各样的个例分析后,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但凡是当初抱着“学着玩玩”、“不用太严,让孩子开心”、“靠孩子自己”、“绝不强迫孩子练琴”的理念学琴的孩子,几乎没有一个把这个特长坚持下来的,最后都是学个皮毛就被迫放弃了。但更有趣的结论是,多年之后,其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后悔过当时为什么没能坚持学下去,后悔当时父母为什么没能逼我一下。

        我们不可否认“快乐教育”是全社会追求的一个方向,是教育行业中最理想的一个境界。我们本着“快乐教育”的理念,其实是为了让孩子可以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下成长。现今社会给予孩子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不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有着很大的竞争和挑战。即便国家多次出台政策大力减负,但教育资源的匮乏和不平均也造成了“越减越负”的普遍现象。在我们无法改变这种万人过独木桥的社会现状时,我们所幸就提出了一种“快乐教育”的教学理念,从而试图迂回的缓解孩子压力大的现实问题。

        “快乐教育”的根源来自西式教育,西方在高等教育之前,尤其是初中小学阶段更多的是采用快乐引导、自然传授、激发兴趣的教学方式,想让孩子在玩着乐着的过程中就把知识掌握。这种学习法对于老师有更高的要求,需要老师能够有寓教于乐的本事和知识迁移的能力。但是“快乐教育”其实是有一定局限性的:(1) 一是教学手段快乐,并不意味着理解掌握的过程快乐。教学手段上我们可以融合更多有趣的理念、游戏、场景,但对于大多数知识技能而言,孩子的掌握还是需要自己大量的重复练习和长期坚持,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真正掌握。(2) 二是某些知识点传授的快乐,并不意味着整个技能掌握的快乐。我们发现社会上很多“快乐教育”方法或课程其实都只是针对某些特定知识点或某个特定学习阶段,很少有针对某项知识技能全生命周期的快乐教学体系。(3) 三是短暂的学习体验快乐,并不意味着长期的成就回报快乐。我们可能可以从快乐教育中获得传授过程的短暂快乐,但相比其他人努力付出、扎实掌握后获得的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所带来的快乐相比可能是微不足道的。

        快乐教学其实更多的还是运用一些比较讨巧、与众不同、或吸引眼球的方式方法来传授一些相对浅显的技能点,其真正的作用主要还是体现在前期引导和兴趣激发上面,对于一个成熟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还是远远不够的,所有的成熟知识技能所带来的快乐都是相对滞后的。我们都知道学游泳要先扒边,要被教练扔水里,要被教练用竹棍纠正,要喝水,要憋气,试问这个过程快乐吗?我们学芭蕾舞,上来第一个动作就是劈叉,拉伸肢体,反复练习基本功,试问这个过程快乐吗?其实并不快乐。而我们真正体会到快乐的时候是学会之后和朋友去大海里玩耍的快乐;是学会之后在舞台表演获得掌声鲜花的快乐;是学会之后划船戏水丝毫不畏惧溺水和风浪的勇气和成就感。

        说回我们日常的提琴学习,其实提琴学习主要还是一个完整成熟的技能培养,是一个知识体系,需要的是长期的深度学习。“快乐教育”的手段当然可以运用在提琴的学习中,但是也仅仅能应用于初期的技能引入、习惯培养、兴趣激发上面,在形成正确的练琴习惯之后,还是会转入相对没那么快乐的长期坚持、完整体系学习的道路中。学乐器特长其实就是学习一门手艺,它是一个获得真正快乐过程中的一个手段而已,懂音乐、感知音乐、享受音乐才是目的。学习乐器过程的快乐是短暂的表面的,真正掌握乐器后从音乐中自我感知的快乐才是长久的深层次的。


        作为老师,我们的确应该融入“快乐教育”的方式方法,但更多的应该是能够实现高级的“快乐教育”:(1) 一是给孩子树立一个崇敬的形象和可信任的榜样,让孩子期待到你那里去学习,每次见到你跟你上课都清楚的知道他能获得更多的积极成长,让上课的过程从单纯的快乐上升为信赖。(2) 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孩子在提琴学习过程中体会不同类型的快乐,比如技能提高的快乐、舞台表演的快乐、考级通过的快乐、比赛获奖的快乐、四重奏合作的快乐、交响乐队排练的快乐、出国交流的快乐等等,让孩子可以从丰富的群体活动中自己的去发现快乐、体会快乐。(3) 通过上述场景孩子所获得的东西,引导孩子去感知并认识到真正掌握提琴特长后,能从中获得的源源不断、无穷无尽的快乐才是人生更大的宝贵财富,才是真正的快乐成长。

        这种高级的“快乐教育”给孩子提供的不是短暂的快乐,而是一个长期持久的快乐回馈,是个人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所带来的快乐,是一种良性循环所带来的快乐和成长。这种快乐是真正的快乐教学,真正把快乐的激发点从老师转移到孩子身上,从老师的快乐式教育转变为孩子的自我驱动式快乐,真正实现长久的快乐输出。

“One good thing about music, when it hits you, you feel no pain.” – Bob Marley

        总而言之,短暂的快乐满足一时,长久的快乐成就终生。没有一个孩子不愿意玩耍,没有一个孩子愿意吃苦去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没有一个孩子没有惰性而愿意主动去练琴,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尝试用不同的快乐教育方式去激发并保持孩子的学琴练琴习惯,用真正长远的高级快乐教育去引导孩子认识教育的真正快乐所在,再配合家长坚定的引导孩子不断去坚持,让孩子从真正的技艺提高中获得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的快乐!文章只代表个人观点,如果您有更多思考,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欢谈女儿:到现在都后悔对她进行快乐教育,应该推她一把
学会这两招“逼”孩子一把,孩子将优秀10倍
想做一个轻松快乐且有成就感的父母吗?
逼孩子学习和放任孩子,究竟哪种更残酷?你选对了吗?
8分钟展示小提琴制作-给学琴的孩子看看会对提琴有进一步的了解
孩子说不学就不学,还要父母老师做什么?!80%家长误读了快乐学习,能说透这四个字的我只服孔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