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二个“科技泡沫”即将到来?


美国风投对“科技热”的主动降温,体现了资本对新一轮科技泡沫的担忧。

文/PengfeiLi

科技公司一向是美国风投机构的偏好。但这个偏好,却在2015年下半年之后出现减弱。其原因何在?

2014年和2015年,可以说是美国科技创新公司的“疯长期”。根据美国国家风投协会PricewaterhouseCoopers的数据统计,美国对软件和IT服务的投资在2015第二季度达到自2000年科技泡沫破碎后的峰值,约82.5亿美元(但并未超过2000年第二季度的历史峰值:99.4亿美元)。之后,美国风投对科技公司的投资开始大幅回落。资本似乎自2015年中期开始自动地回避第二个“科技泡沫”。

热情高涨的“独角兽”

2015年年初,几乎所有的投资者和媒体都在为硅谷的“繁荣”叫好。以《纽约时报》2015年4月1日刊登的一则特别报道为例,该报道列出了排名前十位的科技公司的最新估值和融资额。优步(Uber)以400亿美元的估值和63亿美元的最新一轮融资排名第一(这需要和老科技巨头进行比对:微软4066亿美元,Amazon2896.4亿美元,Facebook2801.4亿美元,阿里巴巴1757美元,Twitter134.2亿美元)。《纽约时报》评出的这10家杰出公司,只是70多个获得10亿美元以上估值的一小部分。

在2015年4月份的舆论和投资氛围下,《纽约时报》将这些获得高估值的科技新创公司称作“Unicorn”(独角兽),并声称很多小的新创科技公司正走在加入“独角兽”俱乐部的路上;更重要的是,这些“独角兽”都可能成为新的谷歌和新的Facebook。

而有些“独角兽”真的在为成为新的Facebook和谷歌奋斗着,至少它们的创立者和背后想获得巨大资本收益的风投集团是如此认为的。以Dropbox为例,它是一个专注于存储文件(文档、照片、视频)的IT服务公司。这样一个成立于2007年的新创公司在《纽约时报》列出的“独角兽”名单中排名第七,估值100亿美元,并且在2015年又获得11亿美元融资。

Dropbox的创立者之一兼首席执行官Drew Houston曾公开为Dropbox的100亿美元估值辩护,他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曾说:“谷歌经历过这样的时期,Facebook也经历过这样的时期。”其他一些“独角兽”,诸如Snapchat、Square,还有2015年笔者在《中外管理》上讨论过的新创公司邻居(Nextdoor),都有着和Dropbox同样高涨的热情。

冷却:从“叫好”到“担忧”

但是,投资热从2015年第四季度开始冷却,媒体们的关注也从“叫好”转为“担忧”。Fidelity Capital,一个管理着2.5亿美元专注于科技领域的投资公司,将Snapchat的估值下调了25.4%;而BlackRock,一个控制着4.5万亿美元的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将Dropbox的估值下调了24%,虽然BlackRock提供了3.5亿美元的融资给Dropbox。

美国资本巨头对科技公司的主动降温,体现了资本对新一轮科技泡沫的担忧。目前的下调不同于2000年的科技泡沫,而是显得更加理性。实际上,美国的科技市场的确存在着非理性的因素。“独角兽”的创立者们都梦想着像Facebook、Twitter,以及新创公司中的成功者Uber和Airbnb那样,垄断全美市场并且在全球开拓市场。

但并不是所有的“独角兽”,都可以像其佼佼者Uber和Airbnb那样在全球攻城掠地。

更重要的是,美国资本(甚至政府)是否支持美国IT服务公司新一轮的全球扩张明显存疑。因为从2016年全球经济形势来看,美国的资本巨头们担心一个增速下滑甚至动荡的世界经济是否支持美国公司的进一步全球扩张。这种消极情绪自2015年年底便主导着美国的舆情。

就“独角兽”们自身的情况来看,其估值明显被风投资本抬得过高。Snapchat,一个被美国媒体热捧过的科技新创公司,是一款在2011年问世的社交软件。它的吸引人之处,在于用户用Snapchat发出的消息或图片在接受者浏览之后便会自动消失。就因这个App,Snapchat的估值被推高到150亿美元。而这个在2015年底只有330名员工的公司也成了全美(甚至全球)“最值钱”的科技公司,人均价值4800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每个员工都是亿万富翁。这种“疯狂”已经让美国媒体和资本惊叹并反思这股新的“科技热” 是否走过头了。从运营的情况看,Snapchat和其他很多初创公司一样没有利润,目前只是资本市场的宠儿和工具。Snapchat的创立者和管理层也在公司无限美好“未来”的前提下大举扩展新业务并购买广告公司,但这些扩张能否带来新的利润,现在已被投资者打上问号。这也是Fidelity Capital将Snapchat估值下调25.4%的原因所在。

“科技热”回归理性

整体来看,2016年美国科技新创公司正在经历一个阶段性的下调。这是华尔街资本对其疯狂逐利行为的一次主动回撤。资本开始从激进地支持所有的新创公司转向那些已经获得成就并且有增长点的公司,比如民宿旅游软件Airbnb,打车软件Uber和Lyft等。

这对于还在“高烧”中的不少“独角兽”来说是件好事,因为它们终于可以专注于自己的技术更新,而非资本膨胀和疯狂并购了。但对于更小的科技创业公司来说,它们很难在2016年的投资环境下成为新的“独角兽”俱乐部里的一员。并且很有可能,现有不合格的“独角兽”还会被踢出该俱乐部。

(本文作者系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纽约城市技术学院讲师)

特约编辑:周颖

来源:中外管理杂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杉资本的Dropbox上市,国内哪些产品会跟着受益?
你成天谈论科技,但你一定没听过这几个名词
独角兽上市潮步入尾声:泡沫争议不休,高估值的钱谁赚了?
我年轻,但是我估值过100亿
盘点:2017年可能IPO的美国科技公司TOP8,两大创新必不可少
为什么投资人不去AI大会?不是不看了,只是看懂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