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哲理故事 | 为利益牺牲品质,将一辈子抬不起头


 人物:星巴克公司创始人 霍华德·舒尔茨

格言背景

星巴克在它的发展中也遇到过数次危机,对于多种解决的手段,霍华德·舒尔茨始终坚持一种原则:绝不牺牲品质,绝不把危机转嫁给客户。

格言故事 

1964年 6月 27日,霍华德·舒尔茨从睡梦中醒来,他还不知道,他将面临星巴克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天。危机来了,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

当时霍华德·舒尔茨正在度假,这天早上他接到了公司的电话:“巴西发生了严重的霜冻。”

霜冻?舒尔茨一时反应不过来,眼前的阳光、海滩让他一时难以明白巴西霜冻会带给星巴克什么影响:“可是我们从来不从巴西买咖啡豆啊?”舒尔茨说。

“但巴西咖啡豆产量的下跌,引起了其他产地咖啡豆的价格大幅上涨。”公司同事说,“咖啡豆涨疯了。”

咖啡豆的价格在一个早上从1.26美元涨到了1.80美元,这意味着公司相关成本要翻一倍。

接下来最严峻的问题是:星巴克涨价吗?

三大咖啡烘焙商,雀巢、卡夫、宝洁都立刻涨价,而且是一涨再涨。但星巴克没有马上决定涨价,舒尔茨认为那样对顾客不公平。

虽然在几经衡量之后,星巴克在一个月之后也还是做出了涨价的决定,但幅度在 10%之内,每杯咖啡上涨了 5-10美分。星巴克的目标是: 1965财年里,价格升幅能补偿实际增涨的成本就可以了。

然而,咖啡豆的价格还是一路疯涨,如果星巴克继续随行就市,那么无疑客户就要花更多的钱买咖啡。为了抑止产品价格上涨,星巴克决定加大库存,于是用 2.74美元的“天价”购买了几年的哥伦比亚咖啡库存。但接下来的短短几个月,咖啡豆就下跌到了 1.1美元。这个决策给星巴克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

“其实当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买质量差但价格便宜的咖啡豆。 ”舒尔茨说,“但我们从来不做那样的事。我们绝不丧失品质,虽然只有 10%的客户能喝出其中的差别。”

库存决策的失误,让星巴克不得不想办法压缩成本。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星巴克通过优化产品线、提高工作效率等办法压缩了8%—10%的成本,并继续实现了赢利。

“虽然保证品质这个短期决策带来了长期成本,却最终带给星巴克长期的效益。”舒尔茨说。

(编自《将心注入》)李之澜

(编自《将心注入》)李之澜
来源:《中外管理-王者的顿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化解史上最大危机的星巴克缔造者:做一条夹紧尾巴的狗!| 企业家
星巴克的中杯、大杯、超大杯,蕴含了哪些玄机?
星巴克名誉主席霍华德·舒尔茨:如何打造一个值得信赖的品牌?
星巴克留住员工的秘密
舒尔茨的这38条思考,帮我们读懂星巴克为什么经久不衰
第4堂课:霍华德·舒尔茨丨怎样迈出奔向财务自由的第一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