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任一医案解读或病例研判的原则
userphoto

2023.10.31 安徽

关注

庆萌堂 我从来处来 2023-10-31 05:36 发表于安徽

中医学书籍浩如烟海,可谓汗牛充栋。各家学说各具特色、各领风骚,无论您是中医入门级人物还是中医“大咖”,在如此浩瀚的海洋上泛舟,若无航向,必赏不了“彼岸花开”。

系统地整理一下中医学术,虽各个历史时期所展现的学术特点不同,但大致不外乎三大辨证体系,即脏腑辨证之时方体系、六经辨证之经方体系和揉和了脏腑辨证、六经辨证为一体的经、时方融通体系。


先说脏腑辨证体系,它是以经络-脏腑为生理、以外感六淫-内伤杂病(含痰饮水湿瘀)-不内外因为病因病理的时方辨证体系。它的内涵,以经络走向包括穴位、子午流注和脏腑功能及定位,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含时疫病)及五运六气之天地气交变化和内伤情志饮食及病理产物(痰饮水湿瘀)以及不内外因的跌仆虎蛇毒伤。因而,也就有了分科意义上的之于内科、外科、骨科等等分科之细。

注意,这是从生理、病因、病理学角度分科,也是人们的常规认知规律体现,契合现代“科学”之分科精神,因而,也是现代官方中医主流思想。

其实,现代官方中医主流思想与传统中医思想是有岐义的,美其名曰“与时俱进”、“创新思维”。试问,若偏于生理、病因、病理对中医学术进行解构或重组,其细致能与现代医学之分子、原子媲美吗?其结果,沦为现代医学的附庸是必然。

再来说说六经辨证体系,它是以临床“六病”所生疾病为内涵,从症状反应入手,不谈生理、病因、病理,将人体分为表、半表半里、里三个病位和疾病的阴、阳两个病性,从而注重于“治疗”的辨证体系。

我这么解读六经辨证体系,有人就要有异义了,这个异义与经时方融通体系诞生的初始是相同的。那就是,《内经》至高无上,《伤寒论》是它的产物,《伤寒论》从属于《内经》,《伤寒论》是外感病专著。

所谓经时方融通体系庞杂无序,各家各张其说,主要内涵,大致以脏腑经络为体,以《伤寒论》为用,即《伤寒论》之诸如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就是太阳经病、少阳经病、阳明经病、太阴经病、少阴经病、厥阴经病。甚而造出了“足太阳经,一身之外藩……”、“寒先足,热先手……温病者,自手太阴经肺先犯之……"、“六经言足不言手者,以足经长而手经短,言足即赅手矣……”、“厥阴乃阴尽阳生之藏,体阴用阳……"等等诸多之说,不胜枚举。因而,并不承认人体病位之表、半表半里、里之三元思维,更不承认“少阴病是表阴证”。

关于这点,敝人拜读诸多大家传世之作时总犯迷糊就是最好例证。为此,愚樾常自怨愚钝,自艾之余,旧雾未除,新霾又增。

孰是孰非,我们暂不置辨。

张景岳、朱丹溪之“阳常有余,阴虚不足”“阳非有余,阴常不足”以及清代而降至今的“寒温分立”与“寒温一统”等等争鸣之端并未有确论便是应不予置辨的明证。

所以经方、时方、经时融通之辨仅为学术分类,而妄起争执并无实质意义。

实质意义在于,在诸多辨证法如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辨证、八纲辨证中要找出一个共同的法则,用以有效指导临床。

这个法则就是八纲辨证,它是我们学习、解读医案和病例研判的原则。

八纲者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何为阴证?

——凡病症现不及表现、虚寒性质的为阴证。

何为阳证?

——凡病症现有余表现、实热性质的为阳证?

何为表证、里证?

——是病位概念,表指表面,里指极里,还略言了介于表里之间的“半在里,半在外”(详见《伤寒论》第148条)之半表半里。

何为寒证、热证?

——寒者畏寒,热者恶热;寒热有真假,通过自感(喜、恶衣饮)、他感(寒、温)、体征(溲清黄赤)可以鉴别。寒热不辨则阴阳不分,阴阳不分则虚实莫测。

溯本求源——八纲者,虽由祝味菊氏首题,而实则自陈修圆及以上许叔微等乃至张仲景,均是“八纲”学说传人,齐派医学,亘古有之。

临床中,针对表现为心慌(不及)、失眠(阴阳失衡,更多的是热扰)、健忘(瘀血征,血运不足、不畅)、多梦(魂不守舍,可为热扰,可为血虚)、头晕(可为饮逆,可为脑供不足)、目眩(可为饮逆,可为血供不足)、脉细(津血不足)或细数(津血不足而兼热)的证候用脏腑辨证法判定为“心阴虚证”,予以滋养心阴药物,效或不效。试问,根据八纲,是阴证还是阳证?“心阴虚者”病位在“心”,那“表、里”又是个什么概念?是寒证还是热证?既是“虚证”则当议补,为何又补而“效或不效”呢?

这仅是简单的“心阴虚证”,照本宣科尚且乏效,那复杂的“肝肾阴虚”、“阴虚阳亢”等等又何以求证呢?

扑朔之外,更添迷离。

有人或许又要说了,体系不同,难以圆说。

——是吗?

——那中医硕博们个个都是“精英”,代表的是官方主流却为何一上临床连普通感冒都寒热不分、徬徨无措呢?

个人图书馆ApP,充斥着各种不开明、潜规则,安装它,请大家慎重。

换言之,针对任一医案和病例,若不能明辨八纲则要反思自己学术真伪、学识偏颇了。

敝人喜欢读医案,也常碰到文人们沽名钓誉的“伪案”,个别伪案竟然寒热不分却妄谈疗效神奇。

嗟乎,“中医”们真不可自掘坟墓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达夫的《中医眼科六经法要》
中医辨证方法体系的历史沿革与现代发展
用八纲理论解释伤寒论六经体系
伤寒论六经辩证的辩证体系
方证辨证可摆脱一证多方困局
​陕西宝鸡常卫江:略谈《伤寒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