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50)——太阴病四逆辈、腹部寒痛四逆汤方证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50

章、太阴

一、四逆辈、腹部寒痛

1、四逆汤

【组方】: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生附子一枚(约10克)。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约15克),干姜三两。

此即甘草干姜与干姜附子汤的合方,用生附子温中回阳,振兴沉衰,用甘草缓急养液,佐以干姜温中逐饮。主里虚寒之四肢厥逆,恶寒倦卧,神衰欲寐,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沉或沉迟诸症。

伤寒92: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注】:病发热头痛、脉反沉,根据301条知道,这是麻黄附子细辛汤证,服用了麻黄附子细辛汤后,「若不瘥」,脉沉、身仍疼痛,意味虚寒在里,正在迅速向太阴转变,虽尚无下利、呕吐,也不能再发汗解表了,宜四逆汤救其里。这条可与301条互参。

讨论:身疼痛当是表证,但究其原因有表里之分,脉浮时由于体内水分对体表的压迫,产生了对神经刺激的疼痛;而脉沉时沉寒在里、气血凝滞也能导致身体疼痛。

伤寒225: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注】:就条文意思解释,脉浮在表,迟说里寒,为表热里寒之应,今下利清谷,为寒极于里虚热外浮可知。这是真寒假热,应舍表救里,用四逆汤。

胡老认为用白通汤更好,白通汤是四逆汤去甘草加葱白组成,葱白发汗,附子干姜温里,达到表里同治的目的。

伤寒323: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注】:这条见讲课录13的301条注,与92、301、292互参。脉沉为里虚寒,少阴病见此脉,正欲向太阴病转变。92条也有脉沉,但因为有手足不逆冷的「发热」,故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不瘥」后才用四逆汤,323的脉沉情况下没有提到有热,意味着手足冷,所以直接用四逆汤。

伤寒324: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注】:阳明中已注过这条。见讲课录42,谈了「实厥」、吃了就吐、不吃也温温欲吐复不能吐的瓜蒂散方证,和虚寒干呕不温温欲吐的四逆汤方证。还要再补充另一种情况,即在讲课录35中学习过的大黄甘草汤方证,里热实阻塞气机而吃了呕、不吃没有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可读一下这两篇讲课录,就不细述了。

因此324条涉及三个不同方证。值得我们记住这条。

伤寒353: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注】:大汗出以后一般热总会有所减退,而现在「大汗出,热不去」,阳亡于外,而邪却不退。「恶寒、四肢痛」,有表证。同时「内拘急,又下利厥逆」,里面又虚寒之甚。综合而言,阳(津液)虚脱于外,寒浸淫于内,表里并病,虽有表,当用四逆汤急救里。

这条能不能像225条用白通汤呢?不能!因为这条的外热伴随「大汗出」却「热不去」,是一种虚脱性亡阳症,同时里面虚寒下利、厥逆恶寒,必须先救里。

反过来再次讨论225条,如果225条虽然有「表热」,但却手足逆冷,又下利清谷,也就不能用白通汤了,得先用四逆汤舍表救里。对225条我们可以反推,一定有「手足温、脉反沉」这个隐而未说全面的前提。胡老说225既可以用四逆汤,也可以用白通汤,这涉及治疗的次第。用白通是表里并治,用四逆是舍表救里,然后视情况再考虑表。在225的情况下,两种做法都是可以的。如果225手足冷,但却脉浮不沉,那么也可以用白通汤表里双解。这些虽然伤寒论没有一一说出,但根据它的精神原则可以得出。

伤寒354: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注】:患者既大汗,又大下利,「两大」之后,必大伤津液,阳气虚脱,元气亡失于内外,又厥冷,只有四逆汤温里一法,胃气一振则汗收利止、津液复、厥冷自停。后世许多人在此时喜欢急「滋阴」,生地、麦冬齐上,这种做法非常有害。滋阴只能在虚热时用。也有人看到津伤,赶快用人参,像这种真正虚寒之际,人参也不要用,毕竟其性微寒。

伤寒372: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注】:腹胀满与下利并见,多属于虚寒,胡老说必定有「下利清谷」。「身体疼痛」,有表证未解。要「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这是治疗表里同病而里气虚寒的一个法则。

讨论:下利腹胀满,又有表证,如何知道是虚寒下利?要联系已学过的其它情况。如:太阳阳明葛根汤证(发热恶寒无汗下利脉紧);又如:太阳太阴桂枝汤或桂枝加人参汤证(发热恶风自汗腹满下利脉浮);又如:葛根芩连汤证(脉促、下利、喘而汗出);又如:少阳阳明小柴胡证(口苦咽干往来寒热下利);又如:少阴太阴白通证(无热恶寒而利,或手足温脉反沉下利);等等。虚寒下利自然可辩。372当然也是简文,应当还有脉沉、手足冷等条件。

伤寒377: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里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注】:呕而脉弱,这里指太阴病的胃虚。前面324条「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那么这条的「呕」是不是「干呕」?324条是为了对比开头的「实」证而设,这条「呕而脉弱」,已表明胃虚,则不论是否呕之有物了。「小便复利」者,因里虚寒不能制下而失去收纳小便之故,进一步指出是虚寒之症。至于有没有大便下利,没有提,如果又下利,就更严重了。

关键在「身有微热见厥」六字,里虚寒而厥,阴阳不相接了,虽身有微热,这是虚寒在里而伴残阳欲脱,这时的小便频数就不是一般的痰饮水气了,此为上越下泄虚脱之症,惟四逆汤振起一份胃气,才有一份生机。

伤寒388: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注】:「吐利汗出,发热恶寒」,这是霍乱又有表证。吐利汗三者皆严重伤津,致「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虽有发热,也是阳气不敛外浮,内寒外热、假热真寒的现象。与377一样,四逆汤主之。

这条也属于真正虚寒。前面说过,真正虚寒厉害了不能用人参,所以这条若用理中(汤或丸)是没有用的。用人参治虚寒危症(比如独参汤),那是后世的胡扯!

伤寒389: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注】:又吐又利,与388一样同属霍乱,同为里寒外热、表里同病,但为证不尽相同。388「汗出」,本条「大汗出」(浮阳外越更甚);388「发热恶寒」,本条「外热」(外热隐言表,里证更明显);388「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表寒里寒之间),本条「下利清谷、脉微欲绝」(更突出里寒);本条多出「小便复利」(上下内外阳脱、格阳之像)。因此这条比388更严重。

到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胡老说「本来应该用通脉四逆汤」,但是没有「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胡老说「用四逆汤还行」,言下之意,最好还是用通脉四逆汤。

这里比较一下扶阳医师对四逆汤的用量,仲景用量小,附子、干姜都在20克左右,而扶阳附子用到60克,干姜30~40克,是否由于古代附子、姜都是野生质量好的原因?而甘草用量基本没变(甘草目前很多仍是野生,即使种植,因为是多年生植物,效果变化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希恕讲伤寒论271条~300条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02条
【汉传中医基础理论系列】《伤寒论类编补遗》合并系属病篇294
从零开始学中医第25讲:中医的六经辨证—阳明病
【新提醒】伤寒六病证鉴别要点
伤寒论名词解答及简答论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