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周只读一本书 · 人类史上最惨烈的技术悲剧之一,来自切尔诺贝利的悲鸣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58秒,位于白俄罗斯边境附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炉发生爆炸,8吨多强辐射物质随风飘散,爆炸所释放出的辐射量是广岛原子弹的400倍以上。这是人类史上最惨烈的技术悲剧之一。

苏联公布的这起20世纪最大的核灾难死亡人数只有几十人。事实究竟是什么样?《切尔诺贝利的悲鸣》的作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用三年的时间逐步访谈切尔诺贝利核变的相关人士,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文体,让这些原本有着不同命运、不同生活的人们,缓慢却真实的诉说着“切尔诺贝利人的故事”。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中有谁的声音?有回家偷走自家门板用来放置女儿尸体的父亲,有把工作帽送给儿子结果令他死于脑瘤的清理人,有独居在“鬼村”只为守护家人坟墓的老妇人,有射杀大量辐射区猫狗甚至活埋了一只贵宾犬的猎人,有寻找迁移时失散的哑巴邻居的好心妇人,有用虚假辐射值糊弄老人骗酒喝的士兵,有为灾难多方奔走求告无门的物理学者……他们的独白,变成切尔诺贝利隐隐轰鸣30年的悲歌,还将传达到更久远的人类历史长河中。

在当时鼓吹的英雄献身主义的风潮中,大家都争抢着去做危险的工作,甚至还在反应炉屋顶插上一面苏联红旗,昭示着伟大的苏联已经战胜了核灾。纪录片中他们看着红旗欢欣鼓舞,在反应炉的墙壁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与其说是纪念,不如说是墓碑。这座反应炉,埋葬着数十万死于辐射的生命,数百万受灾民众的健康,以及几十万因辐射畸变的残障儿童。

历史上总有一些容易被人忽视掉的存在,但是会有人去揭开,被世人所忽视的真相。事故如同污垢,每一个政权都想要极力去掩盖的污点。而真实的文字却又如同一张色彩斑斓但是破损的画卷,展现在当下社会面前。

几年前,凤凰卫视上有过一个关于切尔诺贝利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深入灾难发生地,拍摄20年后的切尔诺贝利。大风吹乱了主持人的头发,她一手拿着测量辐射的工具,一手举着话筒面对镜头说话,她的背后是空旷的废墟,有绿色的草地,但是没有人烟。那个节目给人最大的印象,是寂静。放眼望去,一切都再正常不过,绿树、房屋,但是除了风声,几乎没有别的声响,那是一片被抛弃的土地,人们都已撤离。你可以感觉到旷野里站着一只巨兽,但是人们看不见它。

历史始终都是这样,只有亲眼见过毁灭,才会明白人的心灵为什么会荒芜。阿列克谢耶维奇说,“这本书并不是在写切尔诺贝利,而是在写切尔诺贝利世界。我想捕捉心灵的常态,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我所写的,是那些被忽略的历史,在地球和时光里那些我们存留时悄悄留下的印记。切尔诺贝利对这些人而言,不是比喻,不是象征,它是他们的家园。”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
作者: [白俄] S·A·阿列克谢耶维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些微不可闻的声音,才是最深沉厚重的哀鸣
曾经的人间地狱切尔诺贝利,终于也变成ins打卡拍裸照的网红地…
梁文道:切尔诺贝利,被迫沉默的悲鸣
因为权力的傲慢,他们或者饿死,或者被毒死
切尔诺贝利的战争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灾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