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读 · 被深埋的记忆终会呼啸着拂散去尘埃、昭然于日光


幸运何堪?苦难何重?或许生活早已注定了无所谓的幸与不幸。


曾经我对纳粹大屠杀知之甚微

只知道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民族清洗

直到偶然的一次,我看了《苏菲的抉择》这部老电影

女主角苏菲的亲身经历让我对集中营的苦难和纳粹的罪恶有了实感

如果说良知能够在历史的宏大善恶中挽救出个体的生命纹理

那么苏菲的良知认同,则在战争残酷的选择中遭到了毁灭

从此,她的生命便如枯叶一般,只剩下绝望的经脉

所以当我在看书讯的时候,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这些在战争中存活下来的犹太人们究竟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

他们是个人和家庭遭遇的无辜承受者,也是这场文明灾难的见证者

他们希望通过对纳粹的归罪来安抚自己的回忆和亲人的亡灵

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难逃绵绵不绝的记忆侵袭和不可复原的心灵创伤

或许,在战争中生存下来有的不只是幸运,还有忍辱负重甚至是难以启齿

“我”的外祖父母是二战时期从集中营里幸存下来的犹太人

外祖父杰库布从小思想活跃、喜好读书,是一名年轻的法学博士

战争开始后被送往奥斯维辛的集中营经历各种暴行和虐待

许多人死在了集中营,外祖父却活了下来

知识渊博的他参与整理灭绝的种族博物馆的工作

纳粹军官给予他“特权”,不仅配给充足,还可以帮助自己的亲人

在战争结束后,外祖父携家辗转去澳大利亚重新生活

外祖父离世后,一次偶然的出版报道让“我”发现外祖父的另一段人生

继而在探寻中知晓纳粹对外祖父的所作所为……

如果不是偶然的契机,外祖父母的故事将会就这样被遗忘

被遗忘在岁月的长河里,被遗忘在代代相传的血脉里

“我”通过各方途径搜集犹太民族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

把这段历史展现在大众面前来,是为外祖父母的故事伸张正义

也是给受迫害的犹太民族一个郑重的交代

虽然这段历史沉重残酷得让人窒息

但也是因为它太过残忍伤及无辜才不可以被遗忘

尽管《尘埃之书》是一本小说

但它里面使用了诸多珍贵的历史图片与文件正本

图片与文字的巧妙结合让这本书变得更具震憾的厚实之力

外祖父扬·兰德的一生更是将近整整一个世纪的缩影

作者布劳姆·普里瑟尔还在书里塑造了众多的人物

较之于普通民众的视角,更多了一种充满冷酷的温情

在这些人物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着生活中你我的影子

平凡的生命似如尘埃般微不足道

但却让人类的历史得以充满活力、富有生机

《尘埃之书》成为经典现实文学的魅力在于

虽是一个沉痛的故事,是整整几代人的悲剧

但在这悲剧之下顽强存活的生命,却蕴含鼓舞人心的力量

这世上真正的勇敢者,是在认清社会现实的真相之后仍能热爱生活的人

敢于直面曾经的苦难并不屈从,哪怕眼含热泪也微笑前行

媒体推荐

这是发自内心的创作尝试,普里瑟尔将真实的历史与想象相结合,试图弥合历史,记忆和沉默之间不断扩大的裂痕。

——《澳大利亚人报》

《尘埃之书》中所传达出来的丰富情感及道德力量,可以和犹太作家弗兰兹·卡夫卡的作品相媲美。

——《星期六报》

这部作品的广度和深度,很难简单用文字概括出来。它讲述了造就历史的过程。关乎传说、历史以及人生。绝对是一次深刻的阅读体验。

——《悉尼晨锋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万人关集中营,被纳粹蹂虐
重温“华沙之跪”
战争对女性多残忍落入德军的犹太妇女,穿衣服是最大的奢望!
辛德勒的名单
二战期间曾救助2500名犹太儿童的波兰女护士
二战时犹太女人到底有多惨?被德军抓获后她们经历了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