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语文:修辞构成+表达效果
userphoto

2023.05.05 福建

关注
一、比喻: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如·····一般、仿佛··.··似的”等联结。常见形式是:甲像乙。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典型形式是:甲是乙。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A.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B.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4)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A.一枝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表达效果: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①生动形象,突出特征。②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③引发读者联想,激发读者共鸣。
答题模板: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xx比喻成xx/本体是xx,喻体是xx,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二、比拟
种类:
①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例如: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
②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例如: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孙犁《荷花淀》)
表达效果: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不仅对所描述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答题模板: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xx以人的情感或动作/ 或使xx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或描绘了xx物( 特点/情态/形态/姿态),表达了作者(谁,什么样的)(哪些)感情。
2.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赋予xx以物的状态或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xx或描绘了xx物( 特点/情态/形态/姿态),表达了作者(谁,什么样的)(哪些)感情。
三、借代
表达效果: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练,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答题模板: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本体是xx,借体是xx,本体和借体具有相关性,使xx更形象具体/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特点鲜明。
四、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如: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如: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表达效果:突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引起联想,以创造意境;强化作者的某种感情。
答题模板: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突出xx(特点),① 使(什么形象)更加鲜明,给人印象深刻; 生动地写出xx感觉。② 强调语气,引起读者的联想/引起读者强烈共鸣。
语文匠,赞349
五、对偶:
对偶的对称性体现在:上下句字数相等,上下句同一位置上词性相同、意义相近或相反、平仄相对。
表达效果:
1、形式整齐,结构匀称,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具有音律美,读来朗朗上口,便于吟诵和记忆;
2、语句凝练概括,抒情酣畅淋漓,表意集中,富有表现力和概括力;
3、能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也使对立事物间的对比更加强烈,褒贬分明。
答题模板:运用对偶手法,xx句和xx句字数相同,句式相同,都是xx结构,xx对xx,xx对xx,词性相同,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富有美感。(如两句构成对比,表达效果则为:对比强烈,褒贬分明/突出xx
六、排比: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增强语势、强调内容、加深感情的一种修辞手法。
表达效果:①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②增强语势,使说理更加严密透彻,抒情更加流畅感人: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答题模板: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由“xx”一词引出三个结构相同/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构成,突出强调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对象) + xx(特点),增强语势,强化感情,句式整齐,节奏感强。
七、反复:
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感情,而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的一种修辞手法。
连续反复(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间隔反复(例: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表达效果:突出内容:行文前后呼应,突出某种意思;强调情感:内容反复咏叹,强调某种感情;有韵律美:句式回环跌宕,加强节奏韵律。
答题模板:运用反复修辞手法,x个“xx”词/句(“xx”词/句多次反复出现),加强了语气,突出/强调了xx,句式整齐,增强气势/富有节奏感/充满韵律美。
八、设问
(1)概念。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紧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有时不说出看法)的一种修辞手法。
(2)种类。①一问一答式。例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贾祖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②几问一答式。例如:啊,是谁,这么早就把那亲爱的令人心醉的乡音送到了我的耳畔?是谁,这么早就用他那吱吱哇哇的悦耳动听的音乐唤来了玫瑰色的黎明?是一个青年人。(峻青《乡音》)
表达效果:①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②使语段层次分明,结构紧凑;③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注意】①开头设问:点明写作对象(内容),吸引读者注意,带动全篇,引出下文。②中间设问:承上启下,引发读者的注意和思考。③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答题模板: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一问一答,提出……,然后从……回答。引出/强调_______(提问的内容),引起读者思考和注意,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如在一段或一节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设问,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如在说理文章中设问,能使论证进一步深入)
九、反问:
反问也叫反诘,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
(2)种类。①用肯定句表达否定的内容。例如: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吗?
②用否定句表达肯定的内容。例如: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表达效果:反问修辞可以加强语气,强调所要表达的意思,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还可以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为文章奠定激昂的感情基调。
答题模板: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提出“xx”(问题),意思说(把问题转为陈述句),突出强调了xx/引人思考xx,加强语气。
十、通感
通感又叫“移觉”,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构成: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手法。
表达效果:运用通感,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作用。
几种特殊句式的作用
1.倒装句:突出与强调被倒装的内容;强调的是前置或后置的部分。
2.短句:结构简单,铿锵悦耳,能表达强烈的感情和快速的节奏。与长句结合,能使句子错落有致,富有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
3.整句: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易于上口。与散句结合,能使句式灵活,参差有致。
4.设问句:常能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5.反问句:常能给人语气强烈、掷地有声的感觉。
6.双重否定句:肯定的意味更加浓烈。
7.改变语序:起强调、突出作用。
8.语体特点:
口语:自然亲切、活泼生动,灵活简短。
书面语:庄重严谨。(要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语体)
9.精妙用词:动词、形容词、拟声词、叠音词、名词罗列等都是极富特色的,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往往能够使语言生动形象;
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事物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
拟声词可以使描写生动逼真,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名词罗列,形成多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及多个意象叠加的现象,如一个特写的镜头,营造出特定的意境。
另外,还可分析其中的两字短语、四字短语等。如连用四字短语,概括力更强,使文章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10.语言特色:形象生动、简练传神、简约含蓄、淡雅自然等。
11.人称使用:
第一人称——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使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便于抒发情感和进行心理描写。
第二人称——增加亲切感,这种方法的效果就好像是作者面对我们娓娓而谈一样,无形之中拉近了读者的距离。
第三人称——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进行叙述,客观公正。
12.表达效果:可从内容、情感、意境等方面进行分析。除了个别的,要答出对整个段落的效果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九种常见修辞手法类型归纳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
主要修辞手法构成+效果+典例分析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提分小技巧
修辞手法及作用讲练
图文详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