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霸”苏轼是怎样练成的
他是"千古第一文人",无数脍炙人口的诗歌流传至今;他的文章纵横捭阖,极尽曲折,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他创造了豪放词派,是一代词宗;他的书法转益多师,自成一家,是宋代书法四大家之首;科举考试,他本来是状元,一个误会让他当了第二名;在古代最难的制科考试中,他脱颖而出,得"百年第一"称号。当时文坛大佬欧阳修表示要避路,放他出一头地。
他就是苏轼,中国文化巨人,在他那个时代的"学霸"。那么,"学霸"苏轼是怎样练成的呢?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亲苏洵(1009-1066),就是《三字经》里"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眉山苏氏"以侠气闻于乡闾",并不以诗书传家。苏洵七岁时开始学习断句、作文,但没学会就放弃了,开始结交一些斗鸡走狗的城中少年,整日在外游荡。父亲苏序却持放养态度,"纵而不问"。
天圣六年(1027),苏洵成亲,妻子是眉山县富豪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程氏系出名门,知书达礼,性格上又非常要强,夫婿这么不上进,嘴上虽然不说,心里总是郁郁不乐,希望有朝一日夫婿能够幡然悔悟。

直到24岁那年,苏洵一家从大家族中搬出来,开了家纱榖行,经营布帛纱布生意,这才知道生活的不易,觉得读书才是一条正路。苏洵已经错过了接受教育的最佳年龄,加上他又认为自己很聪明,读书不够认真。结果两年以后,参加乡试落第,这才彻底觉醒。他搬出旧作细读,不觉汗颜,一把火将旧稿烧个干净,取出《论语》《春秋》《史记》,从头再读。
景祐三年(1036)腊月十九,程氏生下了第二个儿子;隔两年,生第三子。苏洵自己童年的教训足够深刻,所以在两个儿子的教育上下足了功夫,在他们上学的适龄年纪,将他们送进天庆观北极院小学,师从道长张易简读书。

庆历五年(1045)春,苏洵要外出游学,孩子们便从张道士那里退了学,由母亲程氏亲自教读。程氏非常重视历史教育,她认为历史不但能增长一个人的知识,更是培养品德、培养明辨是非能力的重要途径。她常常挑选古往今来人事成败的关键问题,提出来考她的儿子,儿子颖悟敏锐,都能回答得非常清楚扼要。有一次,程氏读《后汉书·范滂传》,儿子被范滂清廉正直、不畏权奸的故事所感动,对母亲说:"如果我想做范滂这样的人,母亲允许吗?"程氏答道:"你能做范滂,我就做范滂的母亲好了!"

庆历七年(1047),父亲苏序去世,苏洵回眉山守制,便重新接过了对两个儿子教育的责任。他为孩子们取了学名。二子名"轼","轼"的原意是马车前扶手,"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苏洵取其默默无闻而又不可或缺之意。他担心这个孩子才华外露,容易吃亏,希望他能够藏起锋芒,"若无所为"。小儿子名"辙",苏洵说:"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他欣赏小儿子敦厚朴实的性格,期望他对社会有用,而不必在意名声。

苏洵教子读书非常严厉,课业计日程功,一点都不含糊。苏轼聪明颖悟,天分极高,却也非常贪玩,经常跟自家兄弟、伯父家的堂兄弟、外婆家的表兄弟、街坊邻居的孩子们,结伴前往醴泉寺,爬到树上去采橘子和柚子,登石头山去拾松果。有一天,苏洵出去办事,要求苏轼在他回来之前把《春秋》读完。结果苏轼边读边玩,父亲快回来的时候,才读到齐桓公那一部分。苏轼那个急啊,就像鱼咬了钩一样难受。这感觉非常痛苦,直到50年后,苏轼远谪海南,还会出现在梦里。
苏洵的二哥苏涣是眉山苏氏第一位进士,现在也在家为父亲守制。苏轼苏辙兄弟俩常去请教二伯父,苏涣很恳切地告诉他们:"我少年时读书,不让老师烦恼。年纪稍长,学习作文,每日有一定的课程,做不完决不停止。我到街上去,规规矩矩走路;在屋子里,从不懒散。非独我如此,我的朋友也都如此,惟其如此,读书人才不会犯重大过错。你们才不如人,不妨学我的但求少过就好。"苏涣这番诚恳的话,给两个侄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眉山有个学者叫刘巨,在城西寿昌院设馆授课,苏洵便让兄弟俩前往就读。苏轼"读书狂勇",如同好马名驹,撒开蹄子,在大路上狂奔;他还每天属文作诗,训练自己的写作能力。到了弱冠之年,苏轼已经博通经史,纵笔所至,议论风发,写其所不能不写,积累起来的经论、史论、经义、经解、策论已经满满一书箱。

一天,刘巨做了一首咏鹭鸶的诗,得意地让他的门生们看。苏轼说:"先生的诗很好,不过我觉得最后一句'雪征逐风斜',断章没有归宿,不如改作'雪片落蒹葭'。"刘巨吃惊非小,慨然叹道:"我没有资格做他的老师了。"
嘉祐元年(1056),苏洵带着19岁的苏轼和17岁的苏辙,出剑门,穿秦岭,去京城汴梁参加科举考试。在八月份的开封府解试中,兄弟俩双双中举,苏轼还中了第二名。

第二年二月,省试在文坛领袖欧阳修主持下进行。其中有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文风清新洒脱,论理鞭辟入里,欧阳修极为欣赏。宋代省试已经改为糊名阅卷,欧阳修误以为这篇策论是自己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就把这篇文章判为第二。拆封时,方才明白自己闹了乌龙,真正的作者是眉山苏轼。
三月初五,373名省试胜出者、15个握有直通名额者一起参加了宋仁宗赵祯主持的殿试。结果建安章衡得第一,为状元,眉州苏轼得第二,为榜眼。苏辙亦得中进士。苏洵好有面子啊,两个儿子同时登上皇榜,肯定是祖坟冒青烟了!

新科进士依例致书主考官,表达感谢之意。苏轼上《谢欧阳内翰启》,说明了自己的学问渊源,表达了他力矫时弊、重振文风的决心。欧阳修读后,大为赞赏,在给梅尧臣的信里写道:"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表示要避开此人,让其高出众人一头。

欧阳修不知道《刑赏忠厚之至论》里,"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出自哪里,就不耻下问,请苏轼说说这几句话的出处,苏轼说出自《三国志·孔融传》。欧阳修翻查后仍找不到,苏轼说:"曹操灭袁绍,以绍子袁熙妻甄宓赐子曹丕。孔融云:'即周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惊,问出于何典,融答:'以今度之,想当然耳'。"孔融"想当然耳",苏轼亦"想当然耳"。欧阳修不禁莞尔,同时感服于苏轼的创新精神,说:"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制科又名制举,是只有皇帝特诏才举行的考试,十年二十年,不定期举行,目的在于拔擢非常人才。对应试者没有身份限制,但须由大臣推荐。嘉祐五年(1060),欧阳修以才识兼茂推荐苏轼,天章阁待制、知谏院杨畋推荐苏辙参加次年举行的制科考试。苏轼知道制科之难,"特于万人之中,求其百全之美,又有不可测知之论,以观其默识之能;无所不问之策,以效其博通之实。"

为了应付这项漫无范围而又无所不包的考试,兄弟俩搬到京师丽景门外、汴河南岸的怀远驿,安安静静地读书准备。七八月间的天气,暑热难当,兄弟俩挥汗如雨,不敢松懈分毫;生活也非常清苦,每日三餐只有白饭、白萝卜和盐三样食物,戏谓"三白饭"。
八月,首先考秘阁六论。六论每篇不得少于五百字,须于一天一夜之内写成。时间紧迫,一般考生但求充分表达观点,无暇考究文辞。而苏轼文思泉涌,可以从容起稿,及时完稿。考官司马光、杨畋等人都认为他是很难得的天才。

秘阁六论及格后,仁宗皇帝在大殿亲自主持"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问。策题五百多字,回答须在三千字以上,而且立时完成。苏轼本于深厚学养,痛快淋漓地议论国是,逐条而对,写出惶惶五千五百余言。

评核的结果,苏轼得第三等。可不要小瞧这个第三等,制科考试难度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北宋南宋三百年,只进行过22次,四万多进士通过者仅41人。由于一、二等为虚设,三等实际为最高等,故称苏轼为"百年第一"。
苏轼博览群书,贯通经史,所有考试都是一路过关斩将,是个典型的"学霸"。不过他所取得的成就却不是天分两个字可以概括的,在成为"学霸"的道路上,他着实下过一番"笨功夫",那种刻苦的精神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

熙宁三年(1070),秀才安惇参加乡试失利,苏轼在《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一诗里写道:"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深思"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就是反复诵读,烂熟于心,第二层意思是融会贯通,即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苏轼是这样劝告后辈的,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元丰三年(1080),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在城东的一块坡地上建起了一个小屋,取名"雪堂",用读书驱散人生的阴霾。

用读书驱散人生的阴霾
一天,文友朱载前来雪堂拜访苏轼。通报进去之后,过了足足一个时辰,苏轼才走了出来,向朱载抱歉说自己正在做功课,所以不能马上出来。朱载便问他做什么功课?苏轼答道:"抄《汉书》。"朱载大为惊奇:"以先生的才华,开卷一览,就终身难忘,怎么还亲自抄书?"苏轼说:"不是这样的。我抄《汉书》已有三遍了,边抄边背。开始抄第一遍时,每段专抄三个字做题目,第二遍每段专抄两个字做题目,现在只抄一个字做题目,只要提起这个字,我就能接着往下背诵下去。"朱载将信将疑:"您能将所抄的东西给我看看吗?"苏轼拿出一册刚抄的《汉书》,朱载随口念一字,苏轼应声背诵题下文字,没有一字差错。
回家以后,朱载讲给儿子听,说:"天分之高若东坡者,读书还这样勤奋,一般人更应加倍努力才对啊!"儿子吓得直吐舌头,他无法想象,《汉书》一百二十卷,80万字,抄写三遍,倒背如流,这等功夫谁学得了啊!

在别人看来,读书很苦,可苏轼做来却其乐无穷,常常读到三更,倦意深了,方才去睡。即使喝高了,大醉而归,也要披衣展卷,做完当日功课。有一天晚上,苏轼读杜牧《阿房宫赋》,每读一遍,就再三"咨嗟叹惜",夜半时分仍无倦意。在外面侍候的两个陕西老兵实在熬不住了,其中一个发牢骚说:"不知书里有什么好的,这么晚了,天又这么冷,还不肯去睡!"另一个说:"我知道书里有一句好的。"前一个老兵怒道:"你知道什么?"后一个老兵幽幽答道:"天下人不敢言而敢怒。"他们的对话传进苏轼耳朵,苏轼不禁哑然失笑。
一本书的内容很丰富,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为此,苏轼发明了一种"八面受敌,各个击破"的读书法,典故出自《唐摭言》里称赞吴融的话:"才力浩大,八面受敌",意思是水平太高,八面来敌也可从容应对。通俗点说,就是任凭资料铺天盖地来,我只盯着看我想要的东西。一定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带着目的读书,对资料有所取舍,反复几次。比如一部历史书,第一遍,带着探究兴亡治乱原因的目的去读;第二遍,换个角度,带着掌握历史风物的目的去读。这个方法虽有些笨,但这样读过之后,横看侧看,敲骨吸髓,才算真正做到了"熟悉深思",将书里的内容化为自己的东西。
元祐八年(1093),苏轼任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知州,少年才子唐庚路过定州,去向苏轼请教。苏轼问他最近读什么书,唐庚说:"最近在读《晋书》。"然后滔滔不绝地讲起来书中的内容,苏轼突然来了一句:"里面有什么好听的亭子名吗?"唐庚一下懵住了,仔细去想,真想不起来。回去的路上,他琢磨了半天,才领悟到苏轼这是在教他读书之法。他猜想,苏轼当年读《晋书》时,肯定有一遍是专门研究里面的建筑物名称,不由得大为感叹,苏轼读书竟然细致到了这种地步。

“学霸”苏轼是怎样练成的

晋书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天才的背后,都浸润着辛勤的汗水;他书写的每一个字,都隐含了千锤百炼的笨功夫。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曾经,有人称赞鲁迅是天才,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曾经,有人称赞艾迪生是天才,艾迪生说:"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鲁迅和艾迪生的话,或许是对苏轼一生成就的最好注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家教史话”之二百三十二:《苏洵教子成“大家”》
唐宋八大家之苏洵1二十七始发愤
还在为孩子的学习发愁?看看苏洵是怎么让顽童变“三苏”的吧,家长们都弱爆了!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2  自古英才出少年
苏轼成名微探:你知道家庭教育有多重要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