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寒食节最初不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清明踏青食青团

寒食节,为冬至后的105日,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最初并非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而是源自远古时期的“改火”旧习。

远古时期,人们钻木取火。每到初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这个季节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

苏轼《望江南 超然台作》中的“且将新火试新茶”,说的就是这个意义上的“新火”。

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寒食”,故名“寒食节”。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

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独介子推不愿受赏,携老母隐居于绵山。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进山里。晋文公命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

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唐代诗人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官终中书舍人。其诗节奏琅然,但乏情思,亦无深致。笔法轻巧,在当时传诵很广泛。

唐代制度,清明日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以示恩宠。据《本事诗》记载,唐德宗十分赏识韩翃的这首诗,阅后,特意赐予他“驾部郎中知制诰”的显职。由于当时江淮刺史与韩翃同名,德宗特意亲书此诗,并批道:“与此韩翃”。

无花无酒过清明——宋·王禹偁

最有名的就是这首: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更多经典唐诗见《大美中文课之唐诗千八百首》,台海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

《大美中文课之唐诗千八百首》上中下,附赠《古诗手账》一本

清明

〔宋〕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明时节,人们热衷于踏青,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明代《帝王景物略》记京效踏青场景为:“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可谓盛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诗学习之六十:韩翃《寒食》
唐代寒食诗词里的“火”
寒食节有哪些风俗?与清明有什么区别?
《唐诗鉴赏辞典》第四百五十首《寒食》(韩翃)
不止扫墓与祭祖,清明节的来历与习俗,你真的知道吗?
寒食节的由来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