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校园新星(160期)|童博轩:科幻文学最宝贵的特征之一是无限想象力和与之相伴的无穷可能性

 科幻文学最宝贵的特征之一是无限想象力和与之相伴的无穷可能性 

童博轩

童博轩本科就读于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目前就读于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参加在海南陵水举办的第十一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四十二史”公众号编辑工作以及“中文科幻学术工坊”相关工作作品有科幻评论《或许,历史早已给出答案——评梁清散<新新新日报馆:魔都暗影>》,《科幻文学应当如何“二维展开”》

采 访 实 录
高校科幻:您是如何定义“科幻”的?对于您来说科幻意味着什么?
童博轩:在我的脑海中其实并没有严格的,对于“科幻”的定义。在我看来,“科幻”最宝贵的特质在于激发起超越日常经验的审美体验,并以此点燃人类想象力的火种。我个人将“想象力”视为我们当下最珍贵的一种思维特质和思想资源,以当下的疫情为例,新冠疫情蔓延至今,许多我们曾经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及其所依赖的社会运行机制已然成为“问题”性的存在。怎样想象一个“后疫情”世界?如何反思并重新组织人类社会的运转方式?如何在过去向我们挥手告别之际安放我们自己在时代、宇宙之中的位置?以上所有问题的答案在目前仍然悬而未决,而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往往都是以想象力的突破为契机的。所以,于我而言,“科幻”并不仅仅是我的研究对象,更是一种思想方式,经由“科幻”所开启的想象维度,我们或许可以获得通向未来的坐标。
高校科幻:您参加过的科幻活动中,哪个印象最深刻?
博轩:毫无疑问是参加2020年4月在海南陵水举办的第十一届星云奖颁奖典礼。那时的我仅仅算是“半只脚”涉足科幻领域,在入场人员签到的名单上发现自己的名字“夹在”各位“大佬”的名字之中多少有些“心虚”,在会场中更纯粹就是“迷弟”状态。
高校科幻:与国外科幻创作相比,您觉得中国科幻又处于什么水平?未来发展会怎样?
童博轩:于中国而言,科幻文学是“舶来品”,所以,与国外科幻文学“相较”的思维模式几乎是中国科幻的“天生特质”。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科幻文学”这一文学样态在中国的落地生根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近年来,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科幻热潮,电影《流浪地球》也创造了四十多亿的票房奇迹,中国科幻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中文科幻研究也逐步成为一支新显学。在我看来,中国科幻的发展始终与整个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紧密相连,中国科幻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逐渐获得世界关注正是中国社会整体发展的必然结果。与国外科幻,特别是国外成熟的科幻产业链相比,中国科幻的发展还有相当大的空间。我相信,中国科幻在深耕“中国现实”、激发更广泛受众共情力的基础上,必然能获得更大的成长。
高校科幻:您觉得映射现实和幻想未来是否冲突?如何将两者很好地结合?
博轩:在我看来,二者并不冲突,甚至在大多数科幻文学的创作中呈现出交相呼应的状态。我想,我们不应该将“映射现实”理解成机械的“现实主义”手法,并理所当然地认为“现实主义”乃想象力之“大敌”。须知,“镜”与“灯”并非割裂的二项“装置”。韩松的《地铁》中充满了看似是放任想象力“信马由缰”而造成的荒诞不经的文学场景,但这些文学景观却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某种奇异的“现实感”,以此为例,谁又能说看似“离经叛道”的未来图景不是立足于现实土壤的呢?任何幻想的“高蹈”都应立足于充分的现实关怀,才不致骤起骤落,才能获得持续的生命力。
高校科幻:根据介绍您是学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学习对您的科幻研究或者其他方面有什么影响吗?
童博轩:专业的影响几乎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我是经由“文学”而发现了“科幻”。以我的本科室友为例,他也是本届星火杯的评委,他在本科期间创作的科幻小说我几乎都看过,在他的小说中就可以明显地辨认出所谓“中文系”的“科班色彩”,但这绝不等于某种“匠气”,文学的视野构成了他展开想象的重要坐标。在他的小说中,读者总能发现隐藏于技术背后的细微的情绪与情感波动。我想,在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下,“文学”或可帮助我们抽丝剥茧,抵达被技术和符码遮蔽的,一个个“具体的人”,他们的喜怒哀乐和生存困境也最终得以浮出水面,曝于阳光之下。同时,“文学”的视野并非仅仅限于“人性”等早已在各式话语运作中失去了“亮色”的概念性存在,在我看来,“文学”的视野更意味着鲜活的现实关怀和真实有效的批判力量,那是可以帮助我们洞察历史、体认现实和点亮未来的视野,某种意义上,这也是“科幻”应该具备的视野。
高校科幻:科幻、奇幻、推理等类型文学,非虚构写作以及互联网时代种种新的写作实践,是否正移动着文学的边界?在您看来,未来的文学经典可能会呈现怎样的面貌?
童博:在我看来,文学本不应“设限”,或者更直白地说,文学的“边界”往往是人为设置的。当下种种新的写作实践正在动摇这一自80年代越来越牢固的(纯)文学边界,在这些新作品之中,我们看见了新的文学样式、写作模式。在我看来,王晓明老师在2011年提出的当代文学的“六分天下”之说,或可作为我们想象未来中国文学版图的参考系。在“六分天下”的版图中,纸面文学与网络文学的区分就是较为重要的问题,于是,当代文学的数码转型就成为了新时代文学研究必须直面的重大课题。在我个人看来,数码转型背后的资本因素也必须被看见。繁荣的背后难免“泥沙俱下”,这就导致我们中国读者的“宽容”度都很高,低质量的作品看多了,稍微“五脏俱全”的小说便可“封”为一时之“神”,我想,作家不应以一时之名作为写作的终极目标,文学经典虽是复杂的文学生态和文学制度综合运转的结果,但“轻舟”终会越过“万重山”,时代总会淘洗出值得被记忆的作品。
高校科幻:网络上流传“《流浪地球》打开了中国科幻的大门,《上海堡垒》却又把它关上了”您怎么看?
童博轩:对于电影,我不是专业的研究者,充其量只能说是一个爱好者。我记得我去看了两遍《流浪地球》,而《上海堡垒》却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院线排片,只好在电脑屏幕上观看。我之所以强调观看媒介的差异是因为很多科幻电影,包括许多致力于营造特效奇观的商业片,都适合在大银幕、环绕立体声的加持之下观看。或者说,特效,而非故事本身,才是电影的核心卖点。可是在我看来,《上海堡垒》在视听技术和故事叙述两个层面均告败北,这就从根本上提醒我们一点:不好好做电影是不行的。当然,我也不相信中国科幻会脆弱到会因为一部电影的失败就被“关闭”大门。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科幻面对的对象是人类与宇宙,敬畏之心是必备品。

高校科幻:科幻重回历史的现场这个想法很特别,您觉得在未来可能会有怎样的应用呢?
童博轩:这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想法,以中国科幻为例,以童恩正、刘兴诗等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幻作家就产出了大量的历史题材科幻小说。在未来,我想我们不妨认真思考“历史”对于科幻创作的价值,“历史”是否仅仅只是创作的资料库或故事发生的舞台背景板?我个人更期待着看见更多具有“历史意识”的科幻作品,而不是将“历史”视为想象力“振翅飞翔”的负担。在我看来,每一段历史都塑造了我们的当下,而每一个当下的瞬间都将型塑我们的未来。
高校科幻:怎样看待从“五四”发展至当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其中的经典作品在您的日常阅读中占有怎样的比重,是否构成了研究参照系?
童博轩:这是一个相当“大”的问题,我想现在也没有到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盖棺定论”的时刻。不过,在我看来,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中最为鲜明特质之一便是其鲜明的现实意识。中国现代文学发端于民族危亡之际,自其诞生之日便与中国社会现实深度勾连,中国科幻文学也发端于此,对于新技术、新世界的想象一直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题中之义”。
进入主流文学史叙事的经典作品自然是日常生活和学习重点关注的对象,由阅读现当代文学经典培养起的阅读兴趣和判断力也构成了我研究科幻文学的重要参照系。比如,在阅读梁清散老师的《新新新日报馆——魔都暗影》的时候,我就自然联想到了茅盾的《子夜》——同是信息过载、眼花缭乱的上海。
高校科幻:是否认同历史感、现实感的匮乏与经验的同质化是当代青年作家普遍面临的问题?
童博轩:作为当代青年的一员,我想这应该是我们这一代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在当下,主流文化工业使用诸如“小时代”这样的词汇来指称、命名甚至号召、动员这个时代和在这个时代生活的人们。它让我们陷入个人主义的幻象与绝境中,它掩盖了在新技术革命和生物学革命等巨大变革之下的大时代的现状和所谓“岁月静好”式理想生活的脆弱与不堪一击;它用虚假觉醒的“个人”来代替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完成了概念的偷换和对自我理性的抹除。在今天,我们丧失的不是历史,而是“历史感”:我们不再认为我们可以创造历史,不再认为父辈祖辈的历史与自己相关,不再和他们拥有共同的情感体认,社会共同体的情感纽带不复存在。同时,作为离散的“个人”,我们也不再相信我们有能力创造未来。所以,我一直认为科幻文学必须具有现实关怀,科幻文学的价值也不仅仅在于促使我们仰望星空,思考宇宙,更在于号召我们关注现实,保卫社会。
高校科幻:您在文章《科幻文学应当如何“二维开展”》中谈到IP改编,对目前热炒科幻IP的现象怎么看?科幻产业化会对中国科幻文学的未来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童博:科幻产业化的益处我想各类自媒体都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可我们仍然必须看见这一繁荣背后的资本因素,高度资本化对于中国科幻而言究竟是祸是福是每一个科幻从业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还不得不思考:伴随着《三体》获奖、《流浪地球》电影化以及科幻文学从单一文类向整体产业化转型所带来的巨大资本潮和大幅度的商业化进程究竟会将把本来担负着“突围”和“扩界”任务的科幻文学带往何处?各类优秀科幻作品的批判性能量是否会在资本一统文化市场的大背景下被迅速“无害化”释放,成为一次关于银幕特效、“美好”未来想象与资本市场共舞的狂欢?以上种种可能,我们目前仍不得而知。
高校科幻:高校科幻平台星火计划的审稿进行得如火如荼,您觉得一篇科幻小说最不可缺少的元素是什么呢?
童博轩:如上面所提到的,“想象力”。只有“外星人”和“小怪兽”是远远不够的。
高校科幻:最后有什么特别想说的话?
童博轩:“凭一口气,点一盏灯”,与诸君共勉。

采访 | 毓菲
文字编辑 | 朱毓菲
排版 | 柯珂
审核 | 王俞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慈欣:用想象力构造一个好故事
创意写作:培养消化新生活的艺术家
中国首个科幻研究院来了 科幻与现实在这里对话
书讯 | 《科幻导论》问世
科幻文学如何传递中国声音?
【素材 • 热读 • 美文】刘慈欣:让科幻文学推动创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