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本要被消灭的书法,后来为什么又活了下来?

原本要被消灭的书法,后来为什么又活了下来?

1


工具更替

西方新工具钢笔、原子笔代替了中国毛笔。

1880年,当我们还在用毛笔抄写圣贤书的时候,大洋彼岸一个叫华特曼的家伙发明了一支钢笔,他也许不会想到,多年以后,这个发明会影响、甚至改变中国文化的发展。

后来,随着西学东渐日益加深,中国人接触到了这种极其简便的书写工具。

当时的文化人认为,钢笔和原子笔的方便,非是我们的毛笔能比,应该推而广之。

有人做过统计,从废除科举的1905年开始,到20世纪的30年代,学生中使用钢笔、原子笔的人达到80%~90%。

此时的中国人,尤其是接受过西式教育的文化人,认为不管是文化还是科技,西方都要超过我们,必须要向他们学习。

当时,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钢笔原子笔能代替毛笔,那么复杂难认的汉字是否可以用其他简单的文字代替呢?

2


消灭汉字

中国书法的载体是汉字,消灭汉字等同于消灭书法。

时任民国国文教员的郭乃岑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他说:

汉字笔画太多,写着费劲认着也费劲,不如用国音字母代替汉字,若这样定能减少普及教育的障碍。

书写上,用钢笔、原子笔、铅笔,毛笔可直接废除……毛笔不再作为一般人的书写工具。

这个观点得到了当时激进派的普遍认同。一方面,以钱玄同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们主张使用罗马字母代替汉字。

如果真的按这个方案执行,就意味着汉字会被消灭,从而书法也不复存在。

另一方面,有人不同意这个主张,认为字母不合中国人的认知习惯。对此双方争执不下,彼此都觉得自己说得有道理,怎么办?

诚如鲁迅先生所说“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既然双方都骑虎难下,那就各让一步,你也别说用新字母,我也不说用旧汉字。

3


汉字简化

消灭汉字未能实现,书法才有了喘息的机会。

改革派与保守派经过多番商讨,最终达成了简化汉字的共识:

保留汉字的基本外形,以易认读、易写、易于普及教育等实用功能为标准。

起初以章草为简化字的原型,主要因为笔画简单,书写与认读障碍最小。但是,由于流传下来的章草数量有限,不能满足简化的需要,故而放弃了章草

没有可行的方案,汉字简化又不能停,怎么办?后来于右任先生提出了《标准草书》,这才为保留汉字与传承书法找到了出口。

1931年,于右任先生成立了“草书社”,开始组织编撰《标准草书》。在全社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1936年《标准草书千字文》问世。此后,也进行了多次修正。

《标准草书》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草字模范的《标准草书千字文》,二是草法规则的《标准草书凡例》。

不但为当时的简化提供了范本,对后来的二次简化也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4


书法艺术

失去了实用价值的书法,该何去何从?当时有人提出,干脆给书法提高门槛,往艺术的方向发展。

作家梁实秋《书法的前途与独特性》:

应该更有意地把书法当作是一种艺术来看,这便是挽救书法颓运的一线生机……要把书法当作一种艺术去培养。

因为大量的具有书法基本训练的读书人既不可复得,便只好有计划地培植有志于书法的艺术天才,使他们在书法上用几十年的功夫,就像音乐、国画一样,或者还可以维持这种特殊的艺术于不坠。

这个提议的可行性,在后来乃至今天都得到了验证。

如今的美院、大学开设了书法专业,专门培养书法人才;另外,还有中国书法家协会那样的社会团体,推动着书法的发展。

艺术化让书法活了下来,而且还让它成了“国粹”。这便是毛笔退出历史舞台之后,书法能活下来的原因。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文字表现的艺术形式)的涵义
如何练好书法?
书法的起源与入门
书法不是依葫芦画瓢,而是毫无隐藏的人生修炼
为什么那么多人认为书法是线条的艺术
这套《硬笔》行书教学视频送给你,简单又实用,收好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